第137章 沪上孤狼
第137章 沪上孤狼 (第1/2页)前几天桂军第21集团军的仓促猛攻,伤亡实在太过惨重,精锐损失殆尽,整个战线已经千疮百孔,士气也受到了沉重打击。
10月26日,拂晓。
在鬼子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力的持续猛攻下,苦苦支撑的大场防线最终被突破,陷入敌手。
至此,鬼子兵锋已经直逼沪上市区。
第9集团军司令张冶中将军无奈之下,只得下令。
方默的独立第21旅,以及第36师、第87师、第88师等残余部队,放弃外围阵地,节节抵抗,缓慢后撤,退入沪上市区,准备进行残酷的巷战,死守沪上。
仗,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
令人扼腕的是,金陵方面的最高决策者,考虑的依然不是及时止损,保存这几十万精锐部队的有生力量,主动后撤至预先构筑的吴福、锡澄等国防工事进行持久防御。
而是像赌徒输红了眼一样,为了所谓的“国际观瞻”和政治面子,继续将宝贵的兵力填入沪上这个无底洞。
强行命令部队在即将被鬼子海陆空三军火力完全覆盖的沪上市区,与优势敌军硬顶、死拼。
方默接到命令后,望着地图上那不断收缩的防线,心情沉重无比。
他知道,最残酷、最血腥的阶段,即将来临。
他的独立第21旅,即将在这座东方第一大都市的残垣断壁间,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展开一场前途未卜的殊死搏杀。
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部队开始有序后撤。
-----
远处,鬼子的炮火已经开始向沪上市区延伸。
隆隆的炮声如同闷雷,天际线处不时腾起巨大的烟柱和火光,滚滚浓烟遮蔽了天空。
10月29日,天气骤然冷了不少。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稀稀落落的雨点飘洒下来。
方默搓了搓手,感觉周身寒意不减。
虹口公园此刻早已面目全非。
草坪被纵横交错的战壕和铁丝网割裂,假山和亭台被改造成了机枪堡垒和观察所,到处可见沙袋垒砌的工事和官兵们的身影。
在一片相对空旷的场地上,独立第21旅旅部以及附近休整的官兵们,正肃立雨中。
队伍前方,一根临时制成的旗杆巍然矗立。
方默站在队伍最前方,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
他的身后,是周卫国、孟烦了、钱明、赵雷等一众军官,再后面,是无数经历了连番血战、军装破损、面带硝尘的官兵们。
“升旗!”方默的声音穿透雨幕。
两名身材高大的士兵用力拉动绳索。
一面军旗,在军号声中,缓缓升起,迎着冰冷的秋风和细雨,顽强地舒展开来。
“敬礼!”
所有官兵,无论军衔高低,齐刷刷地向军旗敬礼。
目光追随着那面伤痕累累却依旧飘扬的旗帜,许多大夏军人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方默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他能清楚地看到周卫国、孟烦了等军官脸上难以掩饰的沮丧和低落。
接连的后撤,外围阵地的不断丢失,亲眼目睹友军一批批打光……
“都打起精神来。”方默举起右手,声音陡然提高,“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之前能打得鬼子哭爹喊娘,以后也一样能。”
“一时的撤退,不代表永远的失败。我说过,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早晚有一天,我们一定会打回来。”
“不仅要打回江湾,打回闸北,还要把鬼子彻底赶出沪上,一直打到他们的本土去。”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感染着众人。
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有系统在手,只要谨慎运用,不做亏本的买卖,部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打越多,越打越强。
终有一天,他能攒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精锐师。
到那时,收复沪上,反攻鬼子本土,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周卫国和孟烦了等人抬起头,看着旅座那坚定而自信的目光,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眼中的阴霾渐渐散去,重新燃起斗志的火焰。
“长官,我们相信你。”周卫国挺直胸膛,大声吼道。
“对,跟着旅座,早晚干死那帮狗日的小鬼子。”孟烦了也挥舞着拳头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