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部队订单要漫画说明
第33章 部队订单要漫画说明 (第1/2页)早饭刚摆上桌,药厂门就被推开了。赵队长穿件洗得发白的军装,肩上挎着军用挎包,身后跟两个战士,风尘仆仆的,裤脚还沾着路上的泥点。
“苏主任,没打扰你吃饭吧?”赵队长笑着把挎包往桌上一放,里面的文件袋露出来,“上次送的青霉素,战士们用着效果好,这次要5000支。”
苏瑶赶紧挪开碗筷让他们坐:“不打扰,快坐。小张,给赵队长倒碗热水。”
赵队长接过热水喝了口,才说正事:“有个特殊要求——咱们部队战士大多是农民出身,没读过多少书,‘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这些词看不懂。能不能给每支药配个通俗说明,让人一看就知道咋用、啥时候用?”
苏瑶愣了下。之前的说明书都是按科研所规范写的,满篇专业术语,确实没考虑战士们的实际情况。她看向旁边的陆诗涵,小姑娘正拿蜡笔在纸上画小太阳,嘴里还哼着儿歌。
“赵队长,你看这样行不?”苏瑶指着陆诗涵,“让孩子画点漫画,发烧多少度用就画红脸蛋,过敏了画个打喷嚏的小人,战士们一看就懂。”
赵队长眼睛亮了,看向陆诗涵:“小朋友,愿意帮叔叔们画画不?”
陆诗涵停下笔,仰着小脸问:“画好了,战士叔叔就能用好药了吗?”
“对呀。”赵队长点头,“画好了叔叔们能更快治好病,保卫国家。”
小姑娘立刻打开蜡笔盒,拿出红、蓝蜡笔和几张糙纸:“那我现在就画!娘,我要画红脸蛋,还要画打针的地方。”
苏瑶摸了摸她的头:“好,娘教你。发烧38度以上画红脸蛋,旁边写‘38℃↑’;肌肉注射画个胳膊打勾,静脉注射画手背打勾;过敏了就画小人打喷嚏,旁边画叉,说明不能用。”
陆诗涵听得认真,拿红色蜡笔先画个圆圆的脸蛋,涂满红颜色,又在旁边画温度计,水银柱指到38度以上,还画个小箭头往上指。接着画个小人,胳膊上画小圆圈,旁边打勾,歪歪扭扭的,却格外可爱。
“娘,你看对不对?”陆诗涵举着画给苏瑶看。
“对,真好看。”苏瑶点头,“再画个过敏的,画小人打喷嚏,旁边画叉。”
陆诗涵换蓝色蜡笔,画个小人张着大嘴巴,旁边画几个小圆圈当喷嚏,然后画个红色的叉。画完还在旁边添朵小花:“给战士叔叔的药,要漂漂亮亮的。”
赵队长凑过来看,忍不住笑:“画得真好!比文字说明清楚多了。苏主任,就按这个来,每支药盒里都放一张。”
可5000支药要5000张说明,公社没复印店,唯一的复印机在县教育局还不对外用,只能手工描摹。苏瑶皱了皱眉:“赵队长,复印店不好找,只能手工画,就是有点慢。”
“慢没事,我们能等。”赵队长说,“这批药给前线战士用,能让他们看懂,多等几天也值。我们留两个战士帮忙一起画。”
旁边的战士立刻点头:“我们会画画,能帮忙。”
苏瑶心里一暖,让小张找更多糙纸和蜡笔,分几沓放桌上。陆诗涵当起“小老师”,教战士们画红脸蛋、打喷嚏的小人:“红脸蛋要涂满,不能留白;温度计水银柱要画直,不然叔叔们看不懂。”
战士们学得认真,画得不如陆诗涵可爱,却也一笔一划清楚。陆星辰和陆宇轩吃完早饭也来帮忙,陆星辰裁剪画好的说明,陆宇轩把裁剪好的按10张一沓放好,方便装盒。
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蜡笔划过纸的沙沙声、孩子们的笑声、战士们的交谈声混在一起,格外温馨。苏瑶看着这场景,想起部队里战士来自各个地方,方言不同,说不定有些词还是听不懂。
她把想法跟刚从武装部回来的陆战野说,陆战野正帮着裁剪纸张,想了想说:“我把关键信息翻译成方言,比如陕北话、四川话,贴在药盒内侧。咱们部队陕北和四川的战士多,这样他们看着亲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