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乱世龙渊:青铜罗盘震三国 > 第十三章阳翟访贤,荀彧指引

第十三章阳翟访贤,荀彧指引

第十三章阳翟访贤,荀彧指引 (第1/2页)

长社大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阳翟城的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烧焦的梁柱残骸在风中摇晃,时不时有灰烬簌簌飘落,如同一场黑色的雪。护城河上浮着肿胀的尸体,暗红的血水裹挟着碎布与断箭,在烈日下泛着油光。左中郎将皇甫嵩站在斑驳的城楼上,铠甲缝隙里还凝结着前日的血痂,望着城下正在休整的汉军,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轻松。这场艰苦的战役终于以汉军的胜利告终,黄巾军的主力遭到了沉重打击。
  
  皇甫嵩深吸一口气,铁手套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剑柄,转身对身边的传令兵下令:“传我将令,全军修整三天。同时,速将长社战报整理上报朝廷,为将士们请功。尤其是林渊献火攻之计,曹操斩杀波才,孙坚斩杀彭脱,此三人功不可没。”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连日征战的疲惫。话音落下时,喉咙里传来一阵刺痛,他忍不住咳嗽了几声,用手帕捂住嘴,手帕上沾了些许暗红的血迹。
  
  传令兵领命而去,皇甫嵩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远处的地平线处,阴云正在聚集,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根据探报,黄巾军的另一重要首领神上使张曼成盘踞在南阳,必须尽快将其剿灭。他握紧了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心中暗暗盘算着下一步的战略,脸上的皱纹因忧虑而更深了几分。城墙下,受伤的士兵们相互搀扶着,军医们正紧张地为他们处理伤口,惨叫声与药水的气味交织在一起,让这座暂时获得胜利的城池依旧笼罩在压抑之中。几个士兵围坐在篝火旁,低声谈论着这场战争,有人讲述着自己亲眼目睹的惨烈厮杀,有人默默擦拭着脸上的泪痕,回忆着逝去的战友。
  
  此时已是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六月。林渊站在阳翟的街道上,感受着难得的宁静。他穿越到这个时代已经快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他几乎没有片刻的安宁,不停地奔波、战斗。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的沉稳,林渊经历了太多。而最让他痛心的是,唯一跟随他的家丁林忠,在之前的战斗中不幸战死。如今,身边只剩下了赵云和许褚这两位猛将。
  
  “子龙,仲康,接连大战终于能休息下了。”林渊轻声呼唤,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的眼神望向远方,那里有几个孩童正在废墟中玩耍,他们的笑声与周围的破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用树枝和瓦片搭建着简陋的“城堡”,天真无邪的笑声在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上显得格外珍贵。
  
  赵云银枪斜挎,白马轻踏碎石路,儒雅地拱手道:“兄长征战劳心,且趁此时养精蓄锐。”他的白马不时低头啃食路边的杂草,马鬃上还沾着未洗净的血迹。许褚则虎背一挺,腰间铁棍撞出闷响:“俺老许就盼着歇脚,这几日骨头都快散架了!”说罢,他伸手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三人走到一处墙角,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用颤抖的双手修补着破损的墙壁,林渊走上前去,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递给老者,老者眼中满是感激,连连作揖。
  
  三人漫步在阳翟城中,看着街道两旁逐渐恢复生气的百姓。一位老妇人在废墟中翻找能用的物件,旁边的孩童怯生生地望着路过的汉军士兵;几个商贩小心翼翼地摆开摊位,卖着粗糙的面饼和浑浊的井水。林渊心中感慨万千,战争带来的伤痛,需要多久才能抚平?忽然,他想起阳翟乃是颍川的治所,而颍川向来以多出名士而闻名。“既然来到了这里,岂能错过拜访名士的机会?”林渊心中暗道,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他回想起自己穿越以来的种种经历,深知在这乱世中,唯有招揽贤才,才能有立足之地。
  
  他早就听闻颍川荀家乃是名门望族,家中子弟多有贤能,如荀氏八龙、荀彧、荀攸等。于是,林渊便朝着荀家的方向走去。远远地,他就看到了荀家那气派的府邸,朱门高墙,门前石狮栩栩如生,彰显着家族的显赫。林渊整理了一下略显破旧的衣装,上前叩响了大门。
  
  “何人喧哗!”厚重的朱门吱呀裂开半道缝,门房探出张油光满面的脸,目光扫过林渊磨损的衣角、赵云泛着血渍的银枪,最后落在许褚铁塔般的身躯上,嘴角扯出一抹嘲讽,“荀府岂是闲杂人等……”
  
  “在下林渊,乃中郎将朱儁帐下军侯,特来拜会荀文若荀郎君!”林渊抱拳打断,声音清朗。他的手掌因为长期握剑而布满老茧,此刻微微有些出汗。门房却突然爆发出刺耳的笑声,唾沫星子溅在林渊肩头:“就你?穿得跟叫花子似的,也配见我家主人?去去去!”说罢猛地甩门,铜环撞出巨响。
  
  “狗奴才!”许褚暴喝如雷,铁棍瞬间握在掌心,三步便跨到门前,“俺今日非砸了这鸟门不可!”他的瞳孔因为愤怒而放大,粗壮的手臂青筋暴起,铁棍即将落下的刹那,林渊飞扑过去死死抱住他的胳膊。“仲康不可!”林渊被拽得踉跄,却仍死死攥住铁棍,“荀家世代簪缨,若毁其门,日后贤才谁还敢投?”
  
  “可是这腌臜东西……”许褚眼眶通红,脖颈血管突突跳动,铁棍在林渊手中震颤不休。他的胸膛剧烈起伏,仿佛一头被激怒的猛兽。赵云已悄然挡在二人身前,银枪斜指地面:“将军所言极是,此等宵小,无需计较。”他的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防止冲突进一步扩大。此时,周围已经围聚了一些看热闹的百姓,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林渊喘着粗气,抬头望向紧闭的朱门,忽然瞥见门缝后闪过一抹青衫衣角——分明有人在窥视!他心中微动,突然放声大笑:“好!好一个颍川荀氏!今日之辱,林渊记下了!待他日功成名就,再来讨教这待客之道!”说罢转身离开,林渊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番名堂,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林渊并未就此放弃,辗转打听到荀彧常在颍川书院讲学,便决定前往一试。
  
  颍川书院坐落于城外青山脚下,清幽雅致。蜿蜒的青石小径穿过茂密的竹林,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尽头是几座白墙灰瓦的建筑,古色古香。林渊踏入书院时,正见一人立于讲堂之上,一袭青衫,温润如玉,正侃侃而谈治国之道。堂下坐着数十名学子,个个听得入神。
  
  “昔周公制礼作乐,天下归心;今汉室虽衰,然纲常不可废。诸位当以圣贤之道为念,辅佐明君,重兴汉室……”荀彧的声音清朗如玉磬,目光扫过堂下众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乃是根本。若人心不正,即便有经天纬地之才,亦是祸 国殃民之辈。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需以仁德为本,方能服众。昔商汤以仁德取天下,文王以仁义得民心,此乃治国之大道也。昔吴起杀妻求将,虽有军事才能,却因德行有亏,难称贤良;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方为千古楷模。”他一边说着,一边在讲台上踱步,时不时拿起案上的竹简,引经据典,还结合当下黄巾乱局,分析汉室衰微的原因以及挽救之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