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永安
第六十八章 永安 (第1/2页)永安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城墙上斑驳的痕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战争的残酷。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城,因地处汉吴交界,近年来已成为军事重镇。昔日阎宇、罗宪镇守于此,城防森严,军民齐心。而今,邓艾坐镇此地,城内却暗流涌动。
时值初夏,潮湿的江风裹挟着闷热,吹拂着永安城的大街小巷。城内,严府书房中烛火摇曳,三个人影在窗纸上晃动。
“清田令一出,我家在江州的三成田产都被收了去!”严氏族长严朔猛地一拍案几,脸上皱纹因愤怒而扭曲,冷哼道:“那些土地是我严家几代人的积累,如今说收就收!”
是不是自己几代人的积累,只有自己知道。
田氏族长田峪缓缓捋着胡须,眼中闪着冷光:“何止清田令,那清民令更要命。要我交出家中半数佃户,说是充实边关?简直荒唐!”
刘氏族长刘擎压低声音道:“二位息怒。我得到消息,成都那边,秦王刘谌权势日盛,连陛下都让他三分。这些新政,恐怕就是他的手笔。”
“刘谌...”严朔冷哼一声,“一个毛头小子,打了场胜仗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他哪里懂得治理国家?”
书房内一时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田峪忽然道:“我听说,东吴那边对我们永安很是关注。”
严朔与刘擎同时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警惕。
“你什么意思?”刘擎问道。
田峪微微一笑:“东吴建平郡太守盛曼,上月派人与我接触过。”
严朔猛地站起身:“田峪,你竟敢私通东吴?”
他是反对刘谌,但让他背弃炎汉,还真的没有这个胆子。
“坐下!”田峪冷声道:“难道你们有更好的办法?邓艾是刘谌的人,对新政执行得不遗余力。再这样下去,我们三家百年基业就要毁于一旦!哼,现在连谯公都只能闭门读书了。”
刘擎沉吟片刻,道:“东吴那边...有什么条件?”
田峪压低声音:“盛曼承诺,若我们助东吴取永安,我们的田产不仅全部保留,还可获封官职,自治永安。”
严朔皱眉道:“这是叛国!”
“国?”田峪冷笑道:“蜀汉何时真正在乎过我们?朝廷眼中只有成都那些世家大族!我们这些边城之族,不过是随时可以牺牲的棋子罢了。”
“谯公只是让我们弄点动静出来,可没让我们叛国啊!”严朔迟疑道。
三人陷入沉默,各自权衡利弊。
最后,严朔长叹一声:“且容我考虑几日。”
夜深人静,严朔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天上那轮残月,心中矛盾重重。严家世代居住永安,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背叛蜀汉,他心有不甘;但想到家业将毁于一旦,又心如刀绞。
“父亲为何深夜不眠?”一个清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严朔回头,见是长子严涵。年方二十的严涵刚从成都游学归来,见识广博,思想敏锐,常能提出独到见解。
严朔将三家商议之事和自己的犹豫尽数告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