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风云 第31章 小小方帕,内含乾坤
外滩风云 第31章 小小方帕,内含乾坤 (第2/2页)顾寿松喘着气,梗着脖子:“那又怎么样?跟我顾家有什么关系?”
“因为我今天来,就是要送你顾家一场泼天富贵。”陈林的声音掷地有声,眼神死死盯着顾寿松:“不知道顾兄作为顾家的长子,能不能做主拒绝这份大礼?”
这话像块石头,砸得顾寿松踉跄着退了两步,“咚”地坐回椅子上。
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身上散发出的气势,竟让他这个快三十的人慌了神。
一旁的珍妮看得眼睛都直了。
手里的淑女扇不知何时停了,扇面垂直向上,刚好遮住嘴巴——她生怕别人看见自己快要惊掉的下巴。
就在这时,花厅的后门外传来一声咳嗽,沙哑得像破锣。
陈林眼角的余光瞥见,顾寿松的脸“唰”地白了,刚才的嚣张劲儿全没了。
他也抬头往后门看,只见一个年近半百的老者走了进来。
老者精神矍铄,穿件青色缎面夹袄,立起的毛领护住脖颈,露出张瘦削的脸,眼睛亮得像鹰,扫过来时带着压迫感。
“顾先生好。”陈林没等对方开口,先拱了手。
来人肯定是顾福昌。
这种自己不出面,派个分量轻的儿子来试探的伎俩,太常见了。
顾福昌摆着架子,毕竟年纪在那儿。
他冲陈林点了下头,声音慢悠悠的:“小陈先生请坐。”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顾寿松。
顾寿松像见了猫的老鼠,立马弓着身子,头低得快碰到胸口。
“孽障!”顾福昌的声音陡然冷了,“让你招待贵客,就是这么招待的?有辱我顾家门风,给我滚回去跪祠堂!”
顾寿松哪里还敢顶嘴,低着头,几乎是逃跑似的快步走出花厅,鞋底在地上蹭出“沙沙”的响。
“顾先生,这位是我们颠地洋行的大小姐。”陈林侧过身,指了指珍妮,“不知道府上可有女眷?方便的话,带我们小姐去参观下豫园。”
他这是要支开珍妮。
有些话,不方便外人听。
顾福昌比顾寿松识趣多了,立马点头,冲门外喊了声“来人”。
没一会儿,一个穿着蓝布衫的妇人走进来,恭恭敬敬地引着珍妮出了花厅。
现在,花厅里就剩陈林和顾福昌了。
很难想象,眼前这个精瘦的五旬老汉,就是身家巨万的南浔四象之首,湖州丝业的扛把子。
他坐在椅子上,背挺得笔直,手指轻轻敲着桌沿,没说话,却透着股威严。
“小陈先生,现在就剩咱们两人。”顾福昌先开了口,语气直截了当,“在商言商,不用拐弯抹角。”
这正合陈林的心意。
他转身,从身后的包裹里掏出块亮紫色绸布——只有手帕那么大,材质看着也普通,边缘还缝着简单的针脚。
可顾福昌的眼睛,瞬间亮了。
在绸布行当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他对布料的敏感,比猫对鱼还强。
那块紫绸布,在昏暗的光线下,竟像块闪闪发光的金子,牢牢吸住了他的目光。
他忍不住站起来,脚步有些急,走到陈林面前。
顺滑的胡须下面,嘴角控制不住地抽动,眼睛瞪得滚圆,连呼吸都变重了。
陈林恭敬地把绸布递过去,指尖轻轻一放。
顾福昌接过来时,手竟有些抖。
他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风浪多了,养气的功夫早就练得炉火纯青,可此刻,却压不住心里的激动——指尖传来的顺滑感,还有那鲜亮却不刺眼的紫色,是他从未见过的。
布匹这行,流程一环扣一环:丝绵种养、缫丝纺纱、素布织造、染色扎花。
越是往上走,利润越高,技术含量也越高。
在化学染色剂出现之前,世界各地用的都是植物染料或矿石染料。
这些天然染料,最怕光照和洗涤,一不注意就会褪色。
尤其是大红、亮紫、金黄这些颜色,更是金贵——金黄色早年还是皇家御用,寻常人根本用不起。
豪门富户的女子,都以穿大红大紫为荣,后来才有了“大红大紫”形容人飞黄腾达的说法。
可这块紫色方帕,用的绝对是他没见过的染料。
颜色鲜亮,摸着手感顺滑,看着就染得扎实——要是顾家能拿到这种染料的方子……
顾福昌的心跳得更快了,忍不住用指甲轻轻刮了下绸布。
没掉色,也没起毛。
他忽然有些后悔,刚才不该让长子来试探。
要是顾寿松真把人轰走了,顾家岂不是要错失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抬眼看向陈林,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这个十四岁的少年,绝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