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一份来自民间的“快递”
第522章:一份来自民间的“快递” (第2/2页)实验室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连赵小海都下意识地握紧了拳。
然而,就在数据即将触及100%的那个瞬间,代表材料内部稳定性的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陡然下坠。
下一秒,整个模型从内部开始,爆发出一连串细微的结构崩溃。
屏幕上,最终的结论以刺目的红色字体弹出。
“失败。”
“不!”
那名研究员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一拳砸在控制台上,整个人无力地瘫倒在椅子里。
整个团队,都濒临绝望。
他们仿佛被困在了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终点的循环里,眼前是唾手可得的成功,脚下却是无法逾越的天堑。
赵小海沉默地看着那片失败的红色,一言不发。但她指节的苍白,暴露了她内心的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
龙国,西北。
某处地图上都不会被特别标注的偏远小城。
夕阳将老旧的街道染成一片温暖的橘黄。
一位头发花白,但腰板依旧挺直的老人,正戴着一副镜腿用胶布缠过的老花镜,坐在自家院子里的藤椅上。
他面前的小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茉莉花茶,旁边是一台款式老旧的平板电脑。
屏幕上,是一个界面极其简陋、用户极少的小众军工科技论坛。
他叫陈援朝,一位退休了二十多年的老焊工。
但他并非普通的焊工。他的技术等级,是八级。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个级别,意味着“国之匠人”。
他曾是龙国早期核工业基地的核心技术人员之一,是真正意义上,“用手搓出过国之重器”的那一辈人。
论坛上,一个毫不起眼的帖子里,正有几个人在零星地讨论着龙河大学的【凤凰计划】。
字里行间,满是戏谑与嘲讽。
“笑死,还凤凰计划,我看是疯了还差不多。”
“就是,还想造出‘神仙材料’?现在的大学生真是什么都敢想。”
“超高温、超高压、还自修复?他当是炼丹呢?”
陈援朝滑动着屏幕,看着这些评论,浑浊的眼睛里,却闪过了一丝难以言喻的精光。
“神仙材料……”
他低声念叨着这四个字,思绪瞬间被拉回了五十多年前。
那时候,一群人曾经做过无比严谨的研究,虽然只是纸上谈兵,根本在当前技术无法实现,但留下了无数的设计思路。
老人站起身,在屋里翻箱倒柜了许久,终于找出了几张泛黄的信纸和一支钢笔。
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坐回桌前。
他拧开笔帽,凭借着自己那已经开始模糊的记忆,当年那些天马行空的思路写了下来。
他的手有些抖,但落笔却异常沉稳。
图纸上,没有一个精确的温度参数,没有一个标准的压力单位。
只有纯粹的,来自人类的灵感和思绪的描述。
写好后,他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吹干,仔细叠好,塞进一个最普通的牛皮纸平信信封。
他舔了舔邮票,贴在右上角。
在地址栏上,他用尽全身力气,控制着颤抖的手,一笔一划地写下:
“龙河大学,何校长(收)。”
做完这一切,他拄着拐杖,慢慢走到街角那个已经有些斑驳的绿色邮筒前。
“咔哒”一声,他将这份承载着一个时代记忆的“快递”,投了进去。
这份信,就这样,混杂在无数的账单、家书、明信片之中,开始了它平凡而又注定不凡的旅程。
它坐上邮车,穿过戈壁,进入铁路网,换乘飞机。
在经历了数天的跋涉后,经过层层分拣与转交,最终,这份来自民间的、毫不起眼的平信,被一位秘书送到了凤凰计划的总指挥室。
彼时,赵小海正对着满屏的红色失败报告,眉宇间是前所未有的疲惫与烦躁。
那封薄薄的、甚至有些起皱的信,就这么被轻轻地放在了她的面前。
它被送到了已经焦头烂额的赵小海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