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价值百亿的“猎物”,十分钟?
第186章:价值百亿的“猎物”,十分钟? (第2/2页)有专家发出了难以置信的惊呼。
屏幕上,那些无人机不再单纯地用光学镜头去“看”。
它们将自身搭载的声呐、红外、微波、甚至是高精度气压计……所有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一种他们闻所未闻的全新算法,实时共享,彼此互联!
一张无形的大网,瞬间笼罩了整片丛林!
“请看这里。”
学生的手指在屏幕的某个区域轻轻划过。
那片区域的“网络”立刻被放大。
所有人都能清晰地看到,雨滴击打在每一片树叶上的声波振动,被蓝色的涟漪标记了出来。
泥土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细微温度变化,被红色的热力图谱勾勒了出来。
空气因为物体高速移动而产生的扰动,被青色的气流线完美地捕捉!
雨滴的声音。
泥土的温度。
空气的流动。
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这张大网的“神经末梢”!
整个控制室里,鸦雀无声。
之前还在为“幽灵”的隐匿能力而自豪的军方专家们,此刻脸上的表情,已经从自信,变为了惊愕,再从惊愕,变为了一种近乎于恐惧的震撼!
在他们的认知里,侦察与反侦察,是矛与盾的对抗。
你可以用光学迷彩,骗过眼睛。
你可以用降噪涂层,骗过耳朵。
你可以用隔热材料,骗过红外。
但……
你怎么可能,骗得过整个世界?!
在这张无所不在的“感知网络”面前,“幽灵”那引以为傲的仿生光学迷彩,成了一个笑话。它那能屏蔽雷达信号的先进涂层,更是毫无意义!
它就像一个在绝对光滑的镜面上,试图隐藏自己身形的透明人。
无论它如何伪装,它踩在地面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呼吸时带动的每一丝气流,都将它的位置,暴露得一清二楚!
“目标……重新锁定!”
一名技术员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变得有些尖锐。
屏幕上,一个清晰无比的、代表着“幽灵”的红色标记,被死死地钉在了地图上。
更恐怖的是,在那个红色标记的前方,一条由AI实时计算出的、代表着“未来三十秒行动轨迹”的预判路线,被清晰地标注了出来!
“幽灵”的所有行动,包括它为了躲避追踪而进行的每一次变向、每一次潜伏,都被这张无所不在的“感知网络”,完美地、实时地,进行了预判!
它不再是猎人。
它,才是在劫难逃的猎物!
战斗,就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这种全新侦察模式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中时,以一种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干净利落的方式,结束了。
“执行最终捕获指令。”
学生负责人的声音,平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屏幕上,数十个代表着无人机的光点,从四面八方,以一种超越了人类指挥极限的、毫秒级的精准度,朝着那个红色标记,疯狂合围!
一张由高压电磁脉冲构筑而成的捕捉网,如同天神之手,在雨幕之中凭空编织而成,从天而降!
那台还在丛林中高速穿行的机械犬,甚至连警报都没来得及发出,便被那张从天而降的大网,牢牢地锁死在了原地!
滋啦——!
刺眼的电弧在它的金属外壳上疯狂跳跃,瞬间瘫痪了它所有的动力和电子系统。
它庞大的身躯,在巨大的惯性下向前翻滚了几圈,最终重重地撞在一棵巨树上,彻底静止,动弹不得。
整个过程,从索敌、追踪,到最终的围捕、捕获,控制室中央那个巨大的计时器上,鲜红的数字,最终定格在了——
十分钟零二十七秒!
控制室里,一片死寂。
那刺耳的电流杂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落针可闻的安静。
所有军方专家,包括端坐在指挥席上的龙将军,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死死地盯着那群还在平静地、有条不紊地记录着实验数据的、年轻得过分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