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军方的甜蜜烦恼与全新的挑战
第131章:军方的甜蜜烦恼与全新的挑战 (第2/2页)他只回答了这四个字,便切断了通讯。
随后,他按下了另一个内部通讯按钮。
“通知陆建华院士,方振国教授,以及材料学、高能物理学所有核心成员,十分钟后,到一号会议室开会。”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十分钟后。
一号战略会议室。
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座无虚席。头发花白的陆建华院士正与身边的方振国教授低声交谈着什么,而更外围的,是那些年轻的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是这个庞大科研体系中最新鲜、最敏锐的神经末梢。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空气中那股不同寻常的肃穆气息。
何宇准时步入。
他没有半句寒暄。
“各位。”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何宇抬手在空中一挥,那份来自军方的联合技术攻关请求,瞬间被投影在会议室中央巨大的全息屏幕上。
猩红色的“最高绝密”印章,烙印在文件顶端。
一行行冰冷的文字,清晰地陈列着军方遇到的困境。
“……动用7N级超纯单晶金刚石刀具,切割无效,刀具损毁。”
“……采用超临界流体喷射,冲击无效。”
“……尝试等离子弧蚀刻,样品表面无任何反应。”
一连串的失败记录,看得在场的许多年轻学生倒吸一口凉气。这些技术,很多都是他们只在最前沿的论文上才见过的名词,代表着人类工业加工能力的极限。
然而,这些极限,在“烛龙”面前,脆弱得如同孩童的玩具。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
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全息屏幕,缓缓地、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何宇身上。
他们创造了它。
现在,他们要亲手驯服它。
何宇的表情依旧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们的‘烛龙’,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加工难题。”
他用“小小”这个词,让现场凝重的气氛悄然一变。
那不是轻视,而是一种源于绝对掌控力的自信。
“国家战略有迫切需求。”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在每个人的耳膜上震动。
“所以,我决定……”
他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再次扫过每一个人。
“将攻克‘烛龙’玻璃的量产加工技术,确定为当前学校的首要科研任务!”
话音落下。
预想中的震惊或者畏难情绪,并未出现。
短暂的寂静之后,台下师生们的眼中,非但没有任何退缩,反而迸发出一种更加炽热、更加明亮的光芒。
那是一种被点燃的火焰。
对一名顶尖的科学家而言,还有什么比一个“不可能”的难题更具吸引力?
对一名心怀家国的学者而言,还有什么比来自国家最高层面的战略需求,更能激发他们的斗志?
“太……太好了!”方振国教授猛地一拍大腿,他性格急躁,此刻激动得脸都有些涨红,“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这东西没那么简单!常规方法要是能行,那还叫什么‘烛龙’!”
陆建华院士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没有说话,但微微前倾的身体,和那紧紧盯着技术参数的专注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不再仅仅是一项科研任务。
这是来自共和国最高武装力量的求援。
这是一种认可。
更是一种荣耀!
他们,这所大学,这群师生,再一次被国家推到了决定未来走向的关键节点上。
何宇看着台下那一张张被激情点亮的脸庞,心中了然。
他要的,就是这股气。
一股敢于向任何不可能发起挑战的冲天豪气。
“具体的加工原理,我已经有初步构想。”何宇的声音再次响起,瞬间将所有人的注意力牢牢抓住,“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理论,变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