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学术界的震动与“不可能的材料
第124章:学术界的震动与“不可能的材料 (第1/2页)凌晨零点。
《国家材料科学》的官方服务器,准时向全球注册用户推送了最新一期的电子版期刊。
就在推送完成的下一秒,一股无法用任何数据模型预测的恐怖流量,从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如约而至。
数以万计的IP地址,代表着这个星球上最顶尖的材料学实验室、大学院系与高新科技企业,在同一瞬间发起了访问请求。
服务器的防火墙甚至没能发出一声像样的警报,就被这股洪流瞬间冲垮。
过载。
宕机。
瘫痪。
全球材料科学界的网络中枢,在短短三秒内,变成了一块冰冷的电子墓碑。
技术人员的电话被打爆,紧急扩容的指令被声嘶力竭地吼出。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并非技术故障,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全球性的学术朝圣。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
那篇仅仅凭借一张分子结构图和一段摘要,就已经搅动了世界风云的论文。
来自龙河大学。
【“龙鳞”:一种基于仿生学原理的超高强度碳基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当半个小时后,经过数次紧急扩容的服务器终于恢复了基本访问功能时,无数早已等得心焦火燎的专家、教授和研究员,终于下载到了那份让他们魂牵梦绕的PDF文件。
点击,打开。
当那严谨而清晰的排版,呈现在无数块高清屏幕上的那一刻。
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紧接着,一场远比服务器崩溃更加剧烈的思想爆炸,在整个学术界,被彻底引爆了。
震撼。
这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
如果说之前那张分子结构图,是一道划破夜空的惊雷,那么这篇完整的论文,就是一颗直接在他们脑海中引爆的核弹。
论文的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严谨。
从仿生学模型的建立,到力学层面的计算推导;从原子级别的合成路径规划,到宏观材料的制备流程。
逻辑链条,环环相扣,坚不可摧。
它就像一位冷酷的数学家,用最纯粹的理性和逻辑,构建出了一座宏伟的科学宫殿。而宫殿的王座之上,端坐着的,是一个名为【“龙鳞”】的幽灵。
一个强度超越人类已知所有合金,密度却比工程塑料还要轻的物质幽灵。
它微笑着,公然向整个现代材料科学的理论大厦,发起了最优雅,也最致命的挑战。
燕京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办公室。
空气沉重得能拧出水来,连中央空调送出的冷风似乎都凝滞在了半空。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静静地显示着论文的最后一页,那是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参考文献和致谢。
办公室里,汇聚了整个华夏材料科学领域的最高权威。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名字都足以让任何一本专业期刊的编辑奉若神明。
然而此刻,这些站在学术金字塔顶端的泰斗们,已经对着这篇论文,沉默了整整一个小时。
没有人喝水。
没有人交谈。
甚至没有人挪动一下身体。
只有投影仪风扇单调的嗡鸣声,和一声声压抑不住的、粗重的呼吸。
最终,这死寂被打破了。
白发苍苍的学院院长,同时也是华夏材料学会的现任理事长,用手撑着红木会议桌的边缘,缓缓地,极其艰难地站了起来。
他的动作,仿佛正扛着一座无形的大山。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老人张了张嘴,喉咙里发出的声音,干涩得如同被撒哈拉的狂风吹过。
“从理论上……”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着足以表达自己内心惊涛骇浪的词汇。
“我,找不到任何破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