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9 章 产业转型
第 379 章 产业转型 (第1/2页)工真市的清晨,市委大院内的气氛格外凝重。
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陆续驶入的公务车,心中已有盘算。
今天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产业转型问题。这既是一场工作部署会,更是一次政治智慧的较量。
"书记,这是今天会议的背景材料。"陈默将一叠厚厚的文件放在办公桌上,"按照您的要求,我们整理了近三年全市产业发展的详细数据。"
李毅飞快速翻阅着材料,重点查看了几个关键指标:"传统制造业增速放缓,新兴产业占比不足5%,这个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八点三十分,常委会准时开始。
李毅飞开门见山:"同志们,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个议题:工真市的产业转型何去何从。先请大家看看这份数据。"
投影幕布上显示出令人触目惊心的图表: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青黄不接。
赵永辉率先发言:"数据确实不容乐观。
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毕竟,这是我市的经济命脉。"
"永辉同志说得对。"李毅飞点头表示认可,"但我们不能只守不攻。我建议采取'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布局新兴产业。"
周雨婷接过话头:"我同意书记的意见。
最近我调研发现,我市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已经有一定基础,这是我们的突破口。"
会议室内顿时响起议论声。
这时,李毅飞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为了更好地推进这项工作,我决定亲自带队外出考察,重点学习机器人产业和无人机产业的先进经验。"
这个消息立即引发了不同反应。
赵永辉微微皱眉:"书记亲自带队固然重要,但市里的日常工作..."
"这个不用担心。"李毅飞早有准备,"考察期间,市里的日常工作由永辉同志主持,雨婷同志协助。
特别是作风整顿工作,要继续深入推进。"
这个安排既给了赵永辉面子,又让周雨婷保持了影响力,可谓用心良苦。
三天后,考察团整装待发。
临行前,李毅飞特意召集全体成员开会:"这次考察不是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任务去的。
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考察第一站是东省神城。在前往机器人产业园的车上,李毅飞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要重点了解他们的政策扶持体系,特别是如何解决人才和资金问题。"
到达园区后,考察团受到了热情接待。但在参观过程中,李毅飞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细节。
"王总,你们园区的企业入驻率似乎不太理想?"李毅飞直接发问。
园区负责人略显尴尬:"确实,最近受大环境影响,有些企业放缓了投资计划。"
这个发现让考察团成员开始担忧。
当晚的总结会上,有人提出质疑:"书记,看来机器人产业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正因为不好做,才更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李毅飞镇定自若,"我们要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接下来的考察中,李毅飞改变了策略。他不再只听介绍,而是深入企业车间,与一线技术人员交流。在一家无人机企业,他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
"你们的核心团队都是从哪里来的?"李毅飞问企业负责人。
"大部分是从京城、魔都引进的。"负责人回答,"我们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研发环境。"
这个发现让李毅飞陷入沉思。
当晚,李毅飞在酒店房间里与王建国长谈:"看来,人才是最大的瓶颈。我们必须拿出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
考察进行到一半时,李毅飞接到了周雨婷的电话。
"书记,最近有些议论,认为我们搞新兴产业是好高骛远。"周雨婷委婉地汇报。
"意料之中。"李毅飞平静地说,"你继续推进作风整顿,特别是开发区的几个重点项目要盯紧。"
挂断电话后,李毅飞立即调整了考察计划。
他增加了对人才引进政策和科技创新平台的考察内容,还特意拜访了几位产业专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