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 第387章:典礼结束!出发!前往西点军校当教官!(三章合一)

第387章:典礼结束!出发!前往西点军校当教官!(三章合一)

第387章:典礼结束!出发!前往西点军校当教官!(三章合一) (第1/2页)

李雯的眼眶微微湿润,她调整了一下呼吸,继续问道:
  
  “我们还记得,在西点军校,你拒绝了他们优厚的邀请。”
  
  “当时你说,‘我的根在华夏’。我们也知道,你即将以另一种身份前往西点。”
  
  “对于未来,你有什么样的期待?”
  
  苏寒的眼神锐利了一分,如同出鞘的利剑:
  
  “未来的挑战会更多,也更复杂。”
  
  “作为军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去了解对手,是为了更好的守护。”
  
  “我们渴望和平,但绝不畏惧任何挑战。”
  
  “我和我的战友们,时刻准备着,为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付出一切。”
  
  “付出一切”,四个字,重若千钧。
  
  现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是理解,是支持,更是无比的信任。
  
  接下来,进入了最庄重的颁奖环节。
  
  音乐变得无比恢弘和神圣。
  
  一位精神矍铄、身着军装、肩扛上将星衔的老将军,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缓步走上舞台。
  
  他正是中央军委的重要领导之一,曾多次在重大场合代表军队发声,威望极高。
  
  老将军面容肃穆,眼神中却蕴含着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无限欣慰。
  
  他走到苏寒面前。
  
  苏寒立即立正,向老将军敬礼。
  
  老将军庄重回礼。
  
  随后,礼仪人员捧上一个沉甸甸的、以国旗和长城为主要元素的“感动华夏”奖杯,以及一本鲜红的证书。
  
  老将军亲手将奖杯和证书颁发到苏寒手中。
  
  两人双手紧握。
  
  老将军看着苏寒,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
  
  “苏寒同志!”
  
  “你展现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优秀风貌!”
  
  “希望你牢记使命,再接再厉,为强军事业再立新功!”
  
  “是!首长!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苏寒的声音斩钉截铁,如同宣誓。
  
  这一刻,画面定格。
  
  年轻英武的少校与德高望重的上将。
  
  沉甸甸的奖杯与鲜红的证书。
  
  庄重的军礼与殷切的嘱托。
  
  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具象征意义的画面——那是人民军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缩影,是忠诚与使命的交接。
  
  【军区机关,赵建国办公室】,赵建国看着屏幕上的老领导和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爱将,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和欣慰的笑容。
  
  颁奖完毕。
  
  苏寒手捧奖杯和证书,面向全场。
  
  他没有再说什么。
  
  只是将奖杯和证书交到左手,然后,再次抬起右臂,向所有人,向屏幕前的全国同胞,敬上了第二个军礼!
  
  这个军礼,比第一个更加深沉,更加厚重。
  
  承载着荣誉,更承载着未来的责任与承诺。
  
  掌声。
  
  如同雷鸣海啸般的掌声,再次席卷了整个演播大厅,经久不息。
  
  这掌声,为英雄加冕。
  
  这掌声,更为所有默默奉献的华夏军人而鸣!
  
  荣光时刻,军礼无声,却胜过了千言万语。
  
  颁奖典礼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苏寒手捧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出演播大厅。
  
  门外等候的央媒记者杨帆第一时间迎了上来,她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苏寒同志,再次祝贺你!此刻感受如何?"
  
  苏寒停下脚步,面对镜头,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稳:
  
  "这份荣誉是鞭策,更是责任。
  
  我会把它化作前进的动力,继续履行好一名军人的职责。"
  
  回到下榻的招待所,苏寒将奖杯和证书仔细收进行囊。
  
  这份荣誉值得珍视,但他更清楚,明天等待他的将是新的使命。
  
  第二天清晨,苏寒搭乘最早的航班返回驻地。
  
  飞机舷窗外,朝阳初升,云海翻涌。
  
  他闭目养神,脑海中已经开始规划接下来的工作。
  
  刚下飞机,打开手机,一连串的祝贺短信涌了进来。
  
  有来自军区首长的勉励,有来自猎鹰特战大队战友们的欢呼,有来自356团老连队的问候,还有国防科大同学们的祝贺。
  
  苏寒一一回复致谢,语气谦逊而真诚。
  
  回到国防科技大学,他第一时间向校领导和中队报到。
  
  中队特意为他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
  
  "欢迎我们的'感动华夏'人物载誉归来!"中队长笑着打趣,引来全队热烈的掌声。
  
  王涛第一个冲上来搂住他的肩膀:
  
  "可以啊苏寒!现在可是名人了!
  
  昨晚我们全队收看直播,你那军礼太帅了!"
  
  李振也走上前,郑重地拍了拍他的肩:
  
  "实至名归。你为我们全体军人争了光。"
  
  刘斌推了推眼镜,难得地开起玩笑:
  
  "现在找你签名的人是不是要排长队了?"
  
  苏寒笑着摇头:
  
  "我还是我,一个普通的军人。这份荣誉属于大家。"
  
  简单的寒暄后,生活很快回归正轨。
  
  课堂、训练场、图书馆,苏寒的身影依旧出现在每一个他该在的地方。
  
  不同的是,现在走在校园里,总会遇到敬佩的目光和善意的问候。
  
  而陈教授的办公室再次成为了临时的“参谋部”。
  
  桌上铺满了关于西点军校的组织架构、课程设置、最新研究动态以及鹰酱军事思想演变的资料。
  
  “西点的教学核心,始终围绕着‘职责、荣誉、国家’这三大支柱。”
  
  陈教授指点着资料,“他们的军官培养体系,强调领导力、学术能力和军事技能的均衡发展。你要重点观察的,是他们如何将最新的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网络战、无人系统融入传统的战术指挥教学。”
  
  赵建国副司令也抽空前来,他的叮嘱更为直接:“小子,别被他们那些光鲜的设备和理论唬住。装备是重要,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是人。”
  
  “你要看的,是他们学员和教官的‘精气神’,是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
  
  “特别是,留意他们在模拟对抗中,面对非对称威胁和复杂电磁环境时的应变能力。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蓝军’需要重点研究和模仿的。”
  
  苏寒凝神静听,将每一个要点刻入脑中。
  
  他深知,这次西点之行,绝非简单的学术交流,而是一场深入“虎穴”的侦察,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打造未来磨砺全军的“磨刀石”。
  
  除了理论准备,必要的“硬件”也不能落下。
  
  在征得组织同意后,苏寒前往军区某特种装备库,领取了一些用于个人研究和防身的非致命性装备,以及经过特殊加密的通讯和记录设备。
  
  一切都在低调而高效中进行。
  
  第二天,清晨。
  
  没有欢送的人群,没有媒体的长枪短炮。
  
  一辆挂着军牌的普通黑色轿车,悄然停在苏寒的宿舍楼下。
  
  他此行高度保密,行程仅限于少数高层和相关部门知晓。
  
  苏寒的行李极其精简:一个行军背囊,里面是几套换洗衣物、个人物品、必要的书籍资料以及那些经过严密伪装的特殊装备。
  
  他依旧穿着那身笔挺的春秋常服,肩上的少校军衔昭示着他的身份。
  
  秦风上校作为代表前来送行。
  
  他看着眼前这个自己一路见证其创造奇迹的年轻人,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千言万语化作一句沉甸甸的叮嘱:“苏寒,保重。一切顺利。”
  
  “放心,秦上校。”苏寒微微一笑,笑容中充满了自信与从容。
  
  他拉开车门,利落地坐上后座。
  
  轿车缓缓启动,驶出静谧的校园,汇入清晨的车流,向着国际机场的方向驶去。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城市的轮廓在晨光中逐渐清晰。
  
  国际机场,国际出发大厅。
  
  军车通过特殊通道,直接驶入停机坪附近的一个区域。
  
  这里远离普通旅客的喧嚣,显得格外安静。
  
  苏寒拎着背囊下车,一名早已等候在此的外事部门和总参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快步迎上。
  
  “苏寒同志,这是您的机票、护照、签证以及相关文件。”
  
  工作人员将一个文件袋递给他,语气干练,“您的身份是‘华夏国防大学(对外统一名称)军事观察员兼客座讲师’,赴西点进行短期学术交流。这是明面上的身份掩护。”
  
  苏寒接过文件袋,快速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明白。”
  
  “抵达后,我驻外武官处会有人接机,协助您办理后续事宜。这是紧急联络方式,非必要不使用。”
  
  工作人员又递过一张看似普通的卡片,上面只有一组看似杂乱无章的数字和符号。
  
  苏寒接过,指尖微微用力,卡片内部特殊的记忆材料结构被破坏,上面的信息在几秒钟内便模糊消失。
  
  他点了点头,将卡片碎片收入口袋。
  
  “一路平安,顺利完成任务。”工作人员向他敬了一个礼。
  
  苏寒庄重回礼:“保证完成任务!”
  
  没有更多的寒暄,苏寒转身,走向那架即将执飞京畿至纽约航班的客机。
  
  通过专用的登机通道,他很快便进入了头等舱——这是为了便于他休息,组织上特意安排的。
  
  放好行李,在自己的座位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