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第1/2页)林砚捏着那根带金属光泽的羽毛,指尖反复摩挲着锋利的边缘——这羽毛比她见过的任何鸟类羽毛都硬,像用薄铁皮磨成似的…
刚才若不是黄鼬及时示警,夜鹭恐怕已经借着夜色俯冲下来,用翅膀扫翻菜种区的幼苗。
电网的蓝光还在忽明忽暗,苏野的指尖泛着微弱的光晕,额角渗出细汗,显然在全力对抗外界的信号干扰。
“夜鹭的能量信号没完全消失,就在西北方向三百米的断墙后,翅膀偶尔动一下,应该是在交替观察农舍和窑厂,像个移动的哨岗。”
“先把羽毛收好,说不定能派上用场。”陈溪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块洗干净的粗布,布角还缝着补丁——是上次补衣服剩下的。
“这羽毛边缘够尖,要是腐行者扑过来,往它眼睛里划,能暂时逼退它。”
林砚点点头,把羽毛小心地包进布里,塞进军刀鞘的侧袋,指尖碰到冰凉的刀身,心里才稍稳些…
刚才变异腐行者的嘶吼还在耳边回响,现在又多了只行踪诡秘的夜鹭,三天后的“汇合”,恐怕比她们预估的还要凶险。
黄鼬还在门口对着西北方向低叫,小爪子扒着沟沿的红土,留下几道浅浅的爪印,尾巴绷得笔直,像是在催促她们去追夜鹭。
林砚蹲下来,摸了摸它毛茸茸的背:“今晚不追了,天黑后视线太差,夜鹭又灵活,万一它往窑厂方向引,咱们容易掉进腐行者的埋伏。明天一早,咱们先找它的巢穴,弄清楚它到底是帮腐行者,还是单纯想偷作物,再做打算。”
张梅从草堆旁站起身,手里攥着个鼓囊囊的小布包,布包上还沾着点草木灰:“我刚才去菜种区检查,发现有只半厘米长的青虫在啃最外侧那棵菜芽的叶子,已经用薄荷粉撒在周围,虫子爬走了。捕鼠器我也重新检查了一遍,有两个闸门的藤条松了,我换了新的细藤条绑紧,还在捕鼠器旁边撒了圈草木灰,就算刺鼠闻到荞麦粉的味,也不敢靠近。”
她顿了顿,眼睛亮了亮,又补充道,“对了!柴房角落里还有半桶煤油,是之前从加油站废墟的地下储油罐里抽的,密封得很好,没变质。
明天可以倒在深沟里,腐行者怕火,万一它们硬闯沟,咱们就能点燃煤油,烧退它们!”
“煤油是个好办法!”陈溪的眼睛也亮了,她之前只想着用艾草粉和反光布,倒忘了火攻这招,“咱们还能做几个简易的燃烧弹——找些粗陶罐,里面装半罐煤油,罐口塞紧浸了煤油的破布,点燃布就能扔,威力比火把大,能直接砸在腐行者身上。”
苏野也跟着点头,指尖的蓝光闪了闪:“我今晚再调整下蓝光的输出模式,明天试着锁定夜鹭的飞行轨迹,它要是频繁往返窑厂和农舍之间,就说明肯定在给腐行者传递消息,到时候咱们可以用蓝光干扰它的视线,让它没法准确报信。”
这晚没人能睡得安稳。
林砚靠在窗边的木凳上,手里始终握着军刀,刀鞘里的羽毛偶尔会随着动作轻轻蹭到掌心,提醒她潜在的威胁。
她时不时侧耳听着外面的动静:夜鹭扇动翅膀的“呼啦啦”声从西北方向传来,间隔越来越短,显然在频繁巡逻;
风吹过篱笆上的铃铛,发出“叮铃叮铃”的轻响,却没驱散半点紧张;
黄鼬趴在门口,偶尔会发出低低的“呜呜”声。
天刚蒙蒙亮,张梅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没惊动其他人——她惦记着地里的作物,想第一时间看看它们有没有事。
走到菜种区,她松了口气,最外侧那棵菜芽的叶子没再被啃,新长的真叶泛着深绿;
黑麦草的“绿芽”又长高了半指,真叶展开得更大,边缘的绒毛在晨露里闪着光;
野豆子的第二片叶也舒展开了,茎秆比昨天粗了些,用手轻轻碰一下,能感觉到明显的韧性,根系应该扎得更深了。
“你们要好好长啊,”张梅蹲下来,用小瓢给每棵幼苗都浇了点水,水流顺着土缝渗下去,没溅到一片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