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敌在北京城(求收藏和追读)
第41章 敌在北京城(求收藏和追读) (第1/2页)乾清宫的朱漆大门缓缓开启,周玉凤领着田秀英、袁氏立在阶前。见崇祯踏雪而来,三女齐齐福身。
“万岁爷回来了。”周玉凤迎上两步,瞥见他眉梢喜色,“臣妾瞧着,今儿朝上有好事?”
崇祯一把攥住她的手:“好事!天大的好事!”声音清亮,“英国公府交了十三万亩田!魏忠贤献了百万亩田,一百五十万两现银!加上崔呈秀、周应秋、田吉那几个认缴的……拢共二百二十余万两白银,一百三十六万亩良田!”
他笑吟吟牵着周玉凤往殿内走去:“陕西赈灾、九边补饷、辽镇犒赏……”他掐指算算,嘴角笑意稍减,“再拨一百五十万两修皇兄陵寝,哎哟,还差了好些啊!”
周玉凤柔声道:“不是还有一百三十多万亩田么?”
“对对!”崇祯收束心思,“朕打算拨三十余万亩给御前亲军授田,余下一百万亩交给蓟镇收租。一亩年收五十斤麦租,便是五千万斤!十万边军每人分五百斤,勉强够一年嚼用。”他压低声音,自言自语“只要撑过后年的己巳......大明就能喘过这口气。”
田秀英捧来了热帕子替他净手,抿唇轻笑:“陛下神机妙算。”袁氏扯了扯周玉凤袖角,细声道:“王妃姐姐,那点麦租……真的够一家人吃么?”
“傻丫头。”周玉凤捏捏她指尖,“当兵的不光有麦租口粮,还有朝廷发的饷银。”她抬眼望着崇祯,“臣妾虽不懂军国大事,却知陛下心里装着将士们。”
四人转入西暖阁。炭火烘得满室暖融,紫檀圆桌上摆着青花海碗,鱼丸、肉糕、肉圆浮在奶白色的汤中。
“这是臣妾按万岁爷教的法子做的‘荆州三鲜’。”田秀英指着海碗,颊边的梨涡浅现,“鱼茸是臣妾打的,肉馅是袁妹妹剁的!”
袁氏急得直跺脚:“分明是王妃姐姐打的鱼茸!田姐姐就搅了两下筷子……”
崇祯大笑落座。周玉凤挨着他坐下,招呼田、袁二人:“都坐,自家人不必拘礼。”田秀英觑了觑崇祯神色,才挨着袁氏小心坐了半边绣墩。
“十七日封后大典后,”崇祯执箸敲敲碗沿,“你俩的妃位,自己去求皇后恩典。”他转向周玉凤,“后宫之事,全凭皇后做主。”
周玉凤莞尔:“两个妹妹乖巧可人,臣妾自会安排妥当。”她敛了笑,正色道,“若臣妾父兄仗着外戚身份……”
她这话,其实是问给袁妃、田妃听的......她对自家的父兄是很有信心的!
“伸手必被捉!”崇祯截断她,眸中寒光一闪,“朕的刀,砍勋贵阉党不软,砍外戚更不会软!你们三个记着,娘家人若敢贪一文钱、占一亩田......”他指尖蘸水在桌上一划,“朕绝不饶他们!”
暖阁一静,田秀英脸色发白,袁氏绞着帕子不敢抬头。周玉凤着伸手覆住崇祯手背,掌心温热,言语中充满信心:“臣妾明白。”
......
成国公府花厅,银丝炭烧得通红。
朱纯臣踞坐主位,素色蟒袍衬得面色深沉。他慢条斯理拨弄茶盏,眼底的里透着算计。
自己勾结虎墩兔汗的事儿虽未暴露,但就怕纸里包不住火!现在魏忠贤“跪了”,英国公家也“服了”,下一个难保不是自己。如果万岁爷有心找麻烦,细细一查,肯定暴露!
那可是“通番”啊......
必须得折腾一下,好让皇上知道,大明的江山离不了勋贵和九边将门!
他放下茶盏,目光扫过下首的众人。定国公徐希皋正蹙眉沉思,抚宁侯朱国弼在用指节敲桌,丰城侯李承祚端茶做掩饰,襄城伯李守锜则捻珠垂目。
“英国公府……十三万亩田。”朱纯臣声音不高,“张老公爷深明大义啊。他这一退,倒成全了世子张之极,五军营提督总兵……年轻有为。”
他啜口茶继续道:“魏公公更大气,倾囊以献,田亩百万,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崔呈秀、周应秋、田吉几位尚书,亦是幡然悔悟,家财尽出……皇上宽仁,想必会酌情宽宥,另委重任吧?”
这番话字字诛心。点明张惟贤退场,魏阉失势,崔田周倒台,勋贵与阉党的“不可靠”联盟已经瓦解!皇上下一刀会砍向谁?更点明万岁爷的刀子是磨了又磨,一刀砍下来,不说砍得大家倾家荡产,也是个元气大伤啊!
他放下茶盏,话锋一转,面上堆起忧色:“年关将近,天寒地冻,我这心里头,总放不下宣府、大同、昌平守边将士。”
众人一怔。
这个朱纯臣在搞什么?想收买军心?可好好的粮食、银子送给九边的穷鬼,它不可惜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