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 第92章 :烽烟四起

第92章 :烽烟四起

第92章 :烽烟四起 (第2/2页)

他亲率一支精锐,如同一把烧红的利刃狠狠插向后金守军拼死保护的粮仓区,那里堆放着后金准备用于秋后西征的一部分粮草。
  
  “放火!给我烧!一粒米都不能给建奴留下!”孔有德的吼声在火光中显得格外狰狞。
  
  一支支浸了火油的火箭越过负隅顽抗的后金兵,射入高大的粮仓。夏季干燥的草料与木料遇火即燃,火借风势,巨大的火舌瞬间卷着浓烟冲天而起,将半个夜空映得血红。
  
  与此同时,耿仲明在义州方向也成功地点燃了几个后金的军用屯堡。
  
  整个南四卫地区烽火四起,警报的牛角号声此起彼伏,乱成了一锅粥。
  
  ……
  
  后金盛京。
  
  皇太极正在与代善、阿敏等诸贝勒商议着如何应对袁崇焕的宁锦防线,就被紧急军报打断。
  
  “报——大汗!南关急报!毛文龙部数千人夜袭镇江、义州等地,多处粮仓、屯堡被焚,损失惨重!”
  
  “什么?!”皇太极一把推开面前的地图,霍然起身,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毛文龙?他哪来的兵力和胆量?”
  
  在他看来,毛文龙部虽然得到了一些补充,但这些年苟延残喘之下早已是强弩之末,发动如此规模的袭扰,简直是天方夜谭。
  
  然而,接二连三的战报由不得他不信!
  
  皇太极怒吼道,“让阿敏立刻带镶蓝旗的甲兵去,把毛文龙的脑袋给本汗提回来!”
  
  “回大汗,”一名信使颤声道,“阿敏贝勒已经带兵赶过去了,但毛文龙的兵马一击即走,早已登船退回海上,我军水师不及,根本无从追击。”
  
  皇太极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毛文龙这一刀捅得太狠了,这不仅仅是烧掉了一些粮草,更是打乱了他全盘的战略部署。
  
  为了防止毛文龙再次袭扰,他必须从准备用于西线的兵力中,抽调精锐加强辽南的防御。
  
  这对于兵员本就紧张的后金来说,无疑是剜心之痛。
  
  “毛文龙……朱由检……”皇太极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两个名字,眼中寒光闪烁。
  
  ……
  
  数日后,京城。
  
  一匹快马身负“六百里加急”的黄旗,在盛夏的官道上卷起一路烟尘,从德胜门飞驰而入直奔紫禁城。
  
  乾清宫内,朱由检正在批阅奏折,当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将捷报呈上时,年轻的皇帝脸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已是波澜起伏。
  
  他展开奏报,仔仔细细地看了三遍。
  
  “东江总兵毛文龙,于六月初七夜,率部奇袭后金南四卫,焚毁建奴镇江粮仓,斩首三百余级,我军伤亡百人,大获全胜……”
  
  奏报写得很实在,没有夸大战果,却字字千钧。
  
  “好!”朱由检终于忍不住,将奏报重重拍在御案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好一个毛文龙!没有枉费朕的信任!”
  
  他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在他胸中激荡,这是他登基以来明军在辽东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主动进攻的胜利!
  
  虽然规模不大,但其意义却无比重大,它证明了只要指挥得当,支持到位,明军完全有能力与后金一战!
  
  次日早朝,当王承恩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高声宣读毛文龙的捷报时,整个皇极殿陷入了一片沉默。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
  
  那些曾经强烈反对重用毛文龙,认为给东江镇输送钱粮是“投之于海”的言官们此刻都低下了头,被这突如其来的胜利打得哑口无言。
  
  事实胜于雄辩!
  
  皇帝的乾纲独断换来了一场实实在在的胜利,这比任何华丽的辞藻和滔滔不绝的辩论都更有说服力。
  
  “众卿以为如何?”朱由检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群臣。
  
  无人敢再出言反对,短暂的沉寂后,英国公张维贤率先出列,躬身拜倒:
  
  “陛下圣明烛照,乾坤独断,此乃大明之幸,万民之福!毛文龙不负圣恩,扬我国威,臣等为陛下贺!”
  
  “臣等为陛下贺!”
  
  山呼海啸般的颂贺声,响彻皇极殿。
  
  这一刻,所有人都清晰地感觉到,这位年轻的皇帝已经用一场边关的烽火,再一次巩固了他在朝野之中至高无上的威望。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依靠老臣辅佐的冲龄之君,而是一位真正手握权柄言出法随的大明君王!
  
  朱由检听着群臣的恭贺,心中却一片清明。
  
  他当然也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辽南的烽火只是点燃了第一缕希望之光,要彻底驱散笼罩在大明上空的阴霾,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传朕旨意,”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嘉奖东江镇全军将士,赏银十万两!着毛文龙再接再厉,灵活袭扰,务必将建奴死死钉在辽南!告诉他,朕在京城等着他更多的捷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