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仙法抉择
第三百零四章:仙法抉择 (第1/2页)“我倒没有小看自己,只是觉得你们对我的认知还不够清晰。”陈北武纠正道。
“总之你们有时间的话,最好别错过这一堂课。”
“肯定不会错过。”
徐梓晴与许玲玲对视一眼,毫不犹豫点头。
能够助陈北武铸就元始金丹,那门脱胎于玉清九转元始丹诀的结丹妙法绝对非同寻常,哪怕放在十三仙宗也是一等一的无上结丹妙法。
然而,听课名额终究是有限的,玉清仙宗也不可能让这等无上妙法随便外流。
一旦陈北武开堂授法的消息传出去,为了成为下一个元始金丹铸就者,不知道有多少玉清仙宗天骄修士愿意花费大代价求取一个名额。
她们如今能够提前拿到名额,说是得到一场机缘也毫不为过。
“我们毕竟不是玉清仙宗修士,听课一事会不会对你有所影响?”徐梓晴眉头轻蹙道。
许玲玲看向陈北武,亦是有些担忧。
“你们多虑了,怎么可能会有影响。”陈北武摇了摇头。
太乙五方九转奠丹妙法的修行难度可不低。
更何况他又不是无私圣人,不会毫无保留地传授太乙五方九转奠丹妙法。
所谓开堂授法也只不过是为了奠定自己绝世天骄的人设与放下诱饵,吸引一些天骄弟子上钩。
“我还有点事,下次见面再聊。”
望见远处一座巍峨仙山,陈北武挂断电话,遁光落到山脚。
“弟子林沐雨,见过陈师叔。”
身材窈窕的美貌女修微微一礼,语气恭敬。
林沐雨是江川真君门下四弟子,亦是青溟峰值守弟子之一,奉师命在此等候陈北武。
“请师叔跟我来。”
陈北武微微颔首,跟着林沐雨走入青溟峰。
作为玉清仙宗内赫赫有名的五阶灵峰,青溟峰内到处弥漫着浓郁至极的天机灵气,偶尔还可以看到几头白鹿玉羊在丛林中嬉戏玩闹。
“前面就是青溟洞天,碍于职责所在,弟子只能带路到这,还请师叔见谅。”
走到一处倒悬瀑布前,林沐雨停下脚步,转头看向陈北武,微微弯腰。
“劳烦了。”
陈北武点点头,穿过天河帷幕,只见群山浮空,灵雾中有琼楼玉宇时隐时现。
“呐!”
五气藤忍不住露头。
它看着四周遍地生长的奇花异草,眼睛放光,藤尖忍不住微微颤动。
玉衡花、玉膏芝、真火枣、朱心藤……!
看着这些珍稀无比的宝药玄药,五气藤的大盗职业病有些蠢蠢欲动。
‘小心点,在洞天乱来可是会被切成臊子。’金蛋意念提醒道。
闻言,五气藤深吸一口气,头上五色小花合拢,来了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你就是陈北武?”
不远处一根翡翠雕琢树枝忽然开口。
换作寻常修士可能会被吓上一跳,但陈北武早已通过九息服气看到一团非云非霞,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紫气,自然不会惊慌。
“见过前辈,弟子正是陈北武。”
陈北武面色不变,微微一礼,静静看着翡翠树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
转眼间,一尊巨兽映入陈北武眼帘。
其形似虬龙而无角,身长九十九丈,通体鳞片如翡翠,背负九丛珊瑚枯荣图,四爪如苍鹰,龙尾分九节,周身弥漫的气机并没有龙种的霸道,反而有一种润泽万物的平和。
陈北武眼眸微动,一眼认出这尊巨兽是青溟虬龙。
《仙盟造化元兽真形图》有记载:东方青溟之渊,有虬龙负图而出,鳞甲生枯荣,吐息化甘霖。
此龙乃先天乙木与壬水精气交感所孕,兼具水之柔变与木之生机,喜欢以千年水精、木灵为食,位列造化元兽榜三十九。
金蛋与五气藤的血脉强度与五阶元兽极其接近,就差用战绩迈入天罡榜单前十之列,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天罡封号。
但与青溟虬龙这等排名靠前的造化元兽相比,还是无法相提并论。
因此,在青溟虬龙出现的刹那,五气藤果断选择装死。
而金蛋则是好奇地打量着前者,心里不仅没有丝毫怯弱,反而流露出一丝蠢蠢欲动的战意。
“不错的眼神。”
青溟虬龙瞥了金蛋一眼,赞许道。
它不喜斗争,平日里喜欢将自身气机收敛到极致,但不妨碍青溟虬龙欣赏金蛋这类胆识过人的后辈。
“稍等片刻,真尊需要一刻钟时间方能结束修行。”
青溟虬龙意念一动,在背上摘下一截两寸长的珊瑚,语气温和道:“你喝茶吗?”
陈北武心神微动。
青溟虬龙背上的玉髓珊瑚并非寻常之物,蕴含先天水木造化之气。
以真君真火炼化,煮成一盏茶饮之,可冲刷经脉丹田,排出修士体内杂质,愈合元神暗伤,延寿五百载。
不是陈北武夸张,此茶太过珍贵,就连元婴真君也未必有福享受。
青溟虬龙前辈第一次见面就送出如此厚礼,着实是有些大方。
陈北武深吸一口气,没有拒绝,拱手道:“前辈赐茶,晚辈岂敢推辞?”
寻常修士怕亏欠青溟虬龙因果还不起,但他可不怕。
不就是化神真尊么?
早晚有一天,他也能抵达这一境界,偿还这一因果。
“此茶非同一般,需分三口饮下。”
话音一落,青溟虬龙张口吐出一缕青溟真火。
这道妖尊真火不灼不燥,轻松炼化两寸珊瑚,凝炼为一汪碧绿茶水,旋即落在一枚凭空出现的玉盏之中。
“请。”
青溟虬龙伸出龙爪一点,玉盏悬浮到陈北武面前,散发出一股不浓不烈的淡淡茶香。
陈北武只是轻轻一闻,就神魂一振,感受到一股清冽至极的生机,连忙仰头分三口饮尽。
“轰!”
茶水入喉,一股浓郁生机化作暖流奔涌至陈北武四肢百骸。
在这一刻,陈北武脑海中缓缓浮现万法归流建木天书·金丹篇《水木相生,万法初融》的内容。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生生如木,木承天德而长荣。
水润木长,木纳水华,二气相抱,返本归源,可见万法初融……”
然而,进入悟道状态的陈北武却没有按照万法归流建木天书真意运转功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