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时刻都在辞旧迎新
第六十五章 时刻都在辞旧迎新 (第1/2页)晚上回到家,王旭把林玉飞的事情跟老婆苏颖说了,苏颖说我们单位也传开了。这种事情不用装翅膀,也能传播得飞快,不像有些正面宣传,我们苦口婆心揪着耳朵灌输、做工作,效果还不一定理想。
突然,苏颖猛地一惊,说你和她不会有什么瓜葛吧?
王旭笑了笑说,如果我和她真有什么事,我还会这么自然地和你谈论她?
苏颖又端详了王旭好一会儿,说,看样子不像,这我就放心了。一个女人,有一个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孩子多好,非要离了婚跟着一个有妇之夫,不明不白地浪费自己的大好年华,值得吗?
王旭说,这种女人还是名利欲望太强。不想过男耕女织的生活,非要到这险象环生的名利场里刨食吃,德才均不配位,不出问题才怪。
苏颖见王旭与刘晓确定没有问题,便转移话题说:“现在国家全面放开二胎了,我们这代人也算是赶上了政策红利的尾巴,咱俩这个年龄,抓点紧,还是可以的。”
王旭说:“都多大年龄了,快更年期的人了,再和年轻人一样,跟风生二胎,不怕人家笑话。”
“这有什么丢人的,这是响应国家号召。咱小雅大学毕业,工作也有着落了,趁着她还没有结婚生小孩,正是我们实施造人计划的好时机。”
其实,这样的政策,王旭和苏颖等得太久了。苏颖所在的县计生局已经与县卫生局合并,变成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的风声传出后,苏颖就激动地去告诉王娟,王娟遗憾地说,妹子,姐已经不行了,就看你们俩了。要干点事业,关键岗位、关键时刻还得是自己人。雅娟超市,一大摊子事情,我现在就明显感觉小雪一个人太单薄。小雅真的需要一个弟弟妹妹,趁着还年轻,可一定要抓住机会。哎!如果我当年借下岗在家,偷偷生一个,瞒到现在,或许也行。
小雅去年大学毕业,大四下学期参加了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以报考职位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某国家部委工作。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平时工作忙,节奏快,打个电话也是简单说完事就挂。王旭忙于工作,倒没觉得什么,只是苏颖,工作压力也不大了,闲暇时间多起来,晚上下班后经常一个人,吃什么也索然无味,所以生二胎的愿望就越发强烈起来。
晚上,两人激情四射,又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抓住一个月中的黄金时期,又种下了一粒希望的种子。
第二天上班,在县政府楼道遇到于海东,于海东和王旭开玩笑说:“你的美女下属与别人长期相好,你这个多年的一把手,到底是知不知道?小心领导问你个管人不严。”
“我管人总不能管到人家被窝里去吧!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相好的时间比我工龄都长,现在要拿我是问,岂不是天大的不公。”
“这就是击鼓传花,这颗雷在别人手里没爆,偏偏传到你手里就炸了。表面上看是让你赶上了,但如果追究深层次原因,你作为单位一把手,也有一定的失职失察之责。”
“照你这么说,这颗雷是在高阳手里爆的,和我没有关系的。”王旭说。
“你不会也被美女拿下了吧,怪不得一直放任不管。”
“兔子不吃窝边草的,不像你,在邻海镇有多少相好,还不知道呢!”
男人间调侃开玩笑,最保险,既不怕伤到和气,又让对方心情愉悦,也许最好的话题就是谈论女人了。
在官场中的很多男人,通过这种方式相互调侃,来释放心里对性的压抑和渴望,完成各自的意淫。因为,对公职人员来说,这方面的违法违纪成本毕竟太高。只为了片刻的欢娱,丢了乌纱帽,甚至丢了饭碗,的确是太得不偿失。
上午十点王旭要到经济发展局主持召开一个经济分析调度会议,所以才不再与于海东斗嘴。
王旭安排身边的秘书兼司机牛壮壮说:“我们提前一个小时出发,中间绕个路到县食品加工厂看看情况,先不要通知其他人。”
县食品加工厂是多年的老国有企业,当年企业破产改制不彻底,一直停产闲置。近几年,全国上下,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开发商看中了这块地,便迫不及待地想拿下来,县委、县政府把拆迁任务交给了企业主管部门——经济发展局,要求限期完成土地熟化任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