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狡猾的印度空军
第222章 狡猾的印度空军 (第1/2页)喀山和首都的时差差不多在5个多小时左右。
所以顾轻舟等人是早上8点过从首都西郊机场出发的,但是到喀山时当地时间也也才11点过而已。
就跟时间才流逝了三个小时一样。
嗯!
累归累。
但是多活了5个小时。
赚了。
阿列克谢上校带着他们来到了飞行简报室,换掉抗荷服,放好飞行头盔。
然后又领着他们去了机场生活区域的公寓楼。
东大派来参加‘航空飞镖’锦标赛的可不仅仅只是7名队员和7名教练员。
还有‘数量庞大’的后勤保障团队。
加起来。
差不多得有三十多人。
所以东大参赛队就‘占’了一栋公寓楼。
因为房间有限。
所以都是两人一间寝室。
俄罗斯就跟一个被‘时间’诅咒了的国家。
原地踏步了几十年。
就拿萨拉托夫空军基地来说。
这座军用机场已经快50岁了。
所以机场的各种附属设施看起来都很老旧。
嗯。
很有年代感。
尤其是公寓楼。
和国内的‘筒子楼’没什么区别。
在国内。
南方还好。
北方各座城市的老城区,10多年前这种‘筒子楼’几乎随处可见。
哪怕到了今天。
东北地区的大小城市也都有大量的筒子楼。
顾轻舟的喜都的时候,就经常看到红砖红瓦,有着典型俄罗斯风格的老旧楼房。
这种筒子楼还有另一种昵称
——赫鲁晓夫楼。
苏玉宗虽然在政治上稍微天真了一些。
背刺‘大林子’也是他的私德有亏。
但是他并不是一无是处。
对国家、对人民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筒子楼就是他的一大政绩之一。
别管筒子楼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但正是因为筒子楼的大力推广,才让广大的工人阶级不用再挤破旧、狭小的居住环境,也能住上了保暖、方便的楼房。
哪怕几十年过去了。
筒子楼在前苏联各个加盟国依然随处可见。
要是筒子楼住起来不好。
估计早就被拆了。
顾轻舟和张若愚一个房间。
两个人放好了个人行李。
就匆匆下楼集合。
然后就被阿列克谢上校领着去了食堂。
吃完了一顿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午餐。
向前进又重申了几条纪律,就宣布解散了。
飞了8个多小时。
饶是顾轻舟都有些受不了。
所以解散后。
他和其他人一样,匆匆回到了寝室。
蒙头就睡。
下午。
印度和巴西两支参赛队也赶到萨拉托夫空军基地。
所以晚上去食堂吃饭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