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穿越之传单里的生计
江城穿越之传单里的生计 (第2/2页)早上9点,我到广场雇主的临时办公室领传单。雇主把一摞厚厚的传单扔在桌上:“1000张,今天要是再完不成,就别来了,最近好多人都想做这份工”。我赶紧抱起传单,传单很重,压得胳膊发酸,只能用左手托着,右手扶着边缘——怕传单散落。走到广场入口,这里行人最多,却也最容易被拒绝。
一位穿西装的男士路过,我赶紧递上传单:“先生您好,了解下市中心的学区房,对口重点小学,性价比很高”。男士摆摆手,快步走开,传单差点掉在地上。我捡起传单,拍了拍上面的灰,继续寻找下一位——10分钟过去了,只递出3张,还被拒绝了5次,手心开始出汗,虎口的伤口又疼了起来。
中午12点,太阳最晒的时候,我只派发了350张。汗流进眼睛里,涩得难受,却不敢擦——怕手里的传单散落。我靠在奶茶店旁的阴凉处,从背包里拿出面包,刚咬了一口,就看见一位带孩子的妈妈路过,手里还拿着书包,应该是送孩子去兴趣班。我赶紧递上教育机构的传单:“您好,孩子多大了?我们有少儿英语体验课,免费试听,就在附近的写字楼”。
妈妈接过传单,看了看上面的地址,问:“你们的老师都是专业的吗?有没有教师资格证?”我赶紧点头:“都是专业老师,有证的,您要是感兴趣,我可以给您留个联系方式,随时咨询”。妈妈笑着说“好,那我留个电话”,我心里暖暖的——这是今天第一位主动咨询的行人,至少没白努力,赶紧拿出小本子记下妈妈的电话,想着等下告诉教育机构的对接人,说不定还能拿点提成。
下午2点,雇主巡查,看见我只派发了500张,骂道:“怎么搞的?都下午了才派这么点,是不是偷懒了?今天要是完不成,就扣你一半薪水!”我赶紧解释:“王哥,上午行人少,我下午一定加快速度,保证派完”,雇主没再说话,转身走了,我攥着传单的手却在发抖——扣一半薪水,就不够给妹妹交教材费了。
下午3点,突然刮起大风。我怀里的传单被吹得散落一地,我赶紧蹲在地上捡,却被路过的自行车碾了几张,传单变得破损——按规定破损的不算完成量,我只能把破损的传单折起来,放在背包最里面,心里满是着急。这时,奶茶店的你(原视角的“你”)走过来,帮我捡地上的传单:“别急,我帮你捡,小心别被车碰到”。我笑着说“谢谢”,心里暖暖的——在满是拒绝的日子里,这点善意像束光。
傍晚6点,我终于派完1000张传单,手腕疼得抬不起来,左腿也麻得厉害。刚想坐下来歇会儿,就收到餐厅老板的消息:“今晚忙,早点来洗碗,给你加20块,7点前到”。我赶紧背上背包,往餐厅跑——20块够给母亲买盒止痛药,不能错过。路上,我给母亲发视频,她的手肿得像馒头,却笑着说“妈没事,你别太累,药我还能再用一次”,我看着视频,眼泪差点掉下来——自己在外面受的苦都不算什么,怕的是母亲难受却不说。
晚上10点,我洗完碗回到出租屋。坐在床边算账:今天传单赚了150元(没被扣钱),洗碗赚了80元(加了20块),一共230元。我先拿出60元,准备明天给母亲买药膏,再拿出200元转给妹妹,剩下的-30元,只能跟房东说晚几天交房租。妹妹很快回复:“哥,谢谢你,教材费交上了,老师还夸我作业写得好”,我看着消息,笑着哭了——妹妹能安心上学,比什么都重要。
这时,我听见窗外有人议论:“传单派发员真可怜,天天被人拒绝,赚的钱还不够吃饭”“我才不接他们的传单,都是骗人的,还挡路”。我攥着手机,指节发白——我派发的都是正规商家的传单,没骗过人,却总被当成“骗子”“麻烦”,可我知道,只要能让母亲吃药、妹妹上学,再被忽视也能忍。
后颈的麻意袭来时,我正把妹妹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放在枕头边,上面的妹妹笑得很开心。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小小的出租屋,桌上还放着给母亲买药膏的60元钱。我突然明白,自己递的不只是传单,是母亲的医药费,是妹妹的学费;熬的不只是日夜,是对生活的坚持,是对家庭的责任——哪怕被拒绝、被骂、被忽视,只要能让家人过得好一点,再累也值得。
三、传单外的暖阳
再次醒来时,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油墨味。我摸向右手虎口,没有划伤的刺痛,只有奶茶店柜台边缘蹭的小划痕。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是广场的群消息:“周磊火了!有人拍了他暴雨天护传单、帮老奶奶捡菜的视频,现在网上都叫他‘最拼传单员’,房产公司给他涨了薪水,还聘他当兼职派发主管,教育机构也给了他提成!”
跑到广场,看见周磊穿着那件蓝色衬衫,胸前别着“优秀员工”的徽章,正在给新的传单派发员讲技巧:“递传单时要微笑,别硬塞,遇到拒绝也别气馁,咱们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不丢人”。他的母亲和妹妹也来了,母亲的手不肿了,笑着说“现在药也够吃了,不用再让你担心了”;妹妹手里拿着大学奖学金证书:“哥,我拿到一等奖学金了,以后我能自己交学费,你不用那么累了”;餐厅老板也来了,手里提着个保温桶:“周磊,我熬了点排骨汤,你补补身子,以后要是不想洗碗了,随时来我店里当主管”。
房产公司的经理走过来,手里拿着个荣誉证书:“周磊,这是‘奋斗之星’证书,你实至名归!公司给你涨了底薪,还帮你申请了住房补贴,以后不用再住城中村了”。周磊接过证书,笑着说“谢谢大家,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能靠自己的双手让家人过得好一点,我就很开心了”。
“店员,来杯奶茶!”周磊看见我,笑着挥挥手。他的指尖不再沾着油墨,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里满是自信与从容。“现在我不用再天天派传单了,”他指着广场旁的办公室,“我当派发主管了,能准时下班陪妈吃饭,也能去学校看妹妹了”。
风卷着奶茶店的塑料袋,哗啦啦地响,像在应和广场的笑声。我咬了口热乎的面包,突然明白周磊传单里的秘密——那些冷掉的面包、沾着油墨的手指、被拒绝的委屈,不是“狼狈的证明”,是他把对家人的爱,融进了每一次递传单的坚持里,把对生活的希望,藏在了每一次不放弃中。就像那瓶没拆封的矿泉水,看似普通,却藏着他对生活的节俭;就像妹妹的录取通知书,看似微小,却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明天我还要来奶茶店上班,周磊昨天说“想在广场设个‘劳动者休息角’,放些热水和常用药,让像他一样的兼职者能歇会儿”。顺便问问他,陪母亲去医院复查时,医生说恢复得怎么样,妹妹的奖学金有没有买新的学习用品,我也想听听,那个终于能轻松点的传单员,笑着说起这些时的声音到底有多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