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天塌了
第449章 天塌了 (第2/2页)陈山抬起头,看向王虎。
“阿虎,我们在阿富汗的那几个朋友,最近是不是缺钱了?”
王虎的眼睛亮了一下,又迅速暗淡下去。
“山哥,现在这个时候,是不是……”
“就是这个时候。”陈山的声音不带任何感情。
“家里越是办丧事,越是要把外面的狗给看住了。”
“让他们闹,闹得越大越好。让莫斯科那帮人,没空往东边看。”
“明白了,山哥。”王虎站起身,身上的颓气一扫而空。
日子,就在这种诡异的平静和暗流涌动中,一天天过去。
春天来了,又走了。
夏天,带着黏腻的湿热,笼罩了香港。
七月的某一天,梁文辉再次拿着一张电传纸,走进了陈山的办公室。
他的脸色,比上一次更加难看。
“山哥。”
陈山的心里“咯噔”一下。
【委员长,于七月六日病逝。】
又一位。
开国元勋,总司令。
那个胖胖的、总是笑呵呵的老元帅。
王虎看着那张纸,嘴里喃喃道。
“今年……这是怎么了?”
没有人能回答他。
整个国家,仿佛都笼罩在一片巨大的阴影之下。
如果说,总理的逝世,是擎天玉柱倒了一根。
那老总的离去,就像是支撑着屋顶的另一根大梁,也出现了裂缝。
这一次,连美国人都感觉到了不安。
《纽约时报》的社论标题是:《巨人的黄昏:红色华夏将走向何方?》
基辛格的电话打得更勤了,话里话外,都在试探北京未来的政治走向。
陈山每天都睡得很少。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走钢丝。
脚下是万丈深渊,手里那根用来平衡的长杆,正在一节一节地断裂。
他只能靠着自己,靠着和记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强行维持着脆弱的平衡。
把更多的钱,砸向华尔街。
把更多的订单,送到底特律和西雅图。
用实实在在的利益,捆绑住那些见钱眼开的美国资本家,让他们去游说白宫,不要动摇。
……
如果说,总理和老总的离去,是支撑着天空的柱子断了两根。
那么,两个月后,就是天,塌了。
在此之前,整个世界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那位伟人的健康状况已经岌岌可危。
但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所有人都还是感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窒息。
深夜。
陈山听取梁文辉关于收购格罗顿那家“海洋数据公司”的初步方案。
“山哥,对方的要价很高,而且,通用动力的背景很深,恐怕……”
梁文辉的话还没说完。
办公室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紧接着,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是王虎。
他甚至忘了敲门,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魂一样,直愣愣地站在门口。
他的手里,拿着一个半导体收音机。
收音机里,正反复播送着一段哀乐。
那段所有华夏人都无比熟悉的哀乐。
“山哥……”
王虎的嘴唇在哆嗦,眼泪毫无征兆地夺眶而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刚才……刚才发布了讣告……”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虎手里的那个小小的收音机上。
哀乐过后,是一个男播音员用极度悲痛、颤抖的声音,宣读公告。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九月九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世。”
梁文辉的脑子里像是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他猛地站起身,又重重地坐了回去。
他张着嘴,想要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只是瘫在沙发上,双手捂住了脸。
没有嚎啕,没有嘶吼。
只有肩膀在剧烈地、无法控制地抖动。
陈山站在原地,一动未动。
他感觉自己的耳朵里,什么都听不到了。
只有一阵阵剧烈的轰鸣。
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脑海里,在心里,彻底地、无可挽回地,崩塌了。
天。
塌了。
收音机里,播音员还在继续念着。
但已经没有人听得进去了。
陈山缓缓地转过头,看向窗外。
维多利亚港,车水马龙,一片繁华。
可是在他眼里,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黑白色。
这是他打下的江山。
可这一刻,他看着这片繁华,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陌生。
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但他比谁都清楚,那个老人,对于这个国家,对于这个民族,意味着什么。
他是旗帜。
是方向。
是定海神针。
可是让他从一个街头烂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老人,走了。
那个在他心里,如同神明和父亲一样的存在,走了。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在茫茫大海上,失去了灯塔的舵手。
整个世界,都失去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