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横穿万里,危机四伏
第171章: 横穿万里,危机四伏 (第1/2页)当第一缕灰蒙蒙的晨光刺破地平线时,江修远和江一一已经离开了黑风部族的视线,真正踏上了一段前途未卜的万里征途。
北俱芦洲的广袤,远超他们的想象。
这里没有四季分明,只有永恒的荒芜与萧瑟。大地是单调的红褐色,仿佛被神魔之血浸透了亿万年,干涸而龟裂。天空永远笼罩着一层铅灰色的阴云,稀薄的日光艰难地穿透下来,也带着一股病态的苍白,让这片土地显得愈发死寂。
风,是这里唯一永恒的歌者。它时而如怨魂般呜咽,时而如凶兽般咆哮,卷起漫天沙石,刮在人身上,如同刀割。风中裹挟的,不仅仅是沙砾,还有那无处不在的、侵蚀万物的煞气。
旅途的第一个月,是极致的枯燥与煎熬。
放眼望去,永远是千篇一律的荒原,连绵起伏的石山,以及偶尔才能见到一两株扭曲如鬼爪的枯树。生命的迹象在这里被压缩到了极限。
江修远背着一一,每一步都踩得极为沉稳。他的体力仿佛无穷无尽,即便是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他的呼吸依旧悠长而平稳。
《洪荒煞体诀》在他体内自发运转,贪婪地吸收着空气中稀薄的煞气,转化为淬炼肉身的能量。这片对于其他生灵而言如同剧毒的土地,对他来说,竟是一座无时无刻不在打磨他的巨大修行场。
江一一伏在他的背上,用一张兽皮斗篷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清亮的眼睛,安静地观察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她的身体依旧虚弱,无法长时间行走,但她的心,却因为有了明确的目标而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定。江修远宽厚坚实的后背,是她在这片绝望废土上,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
然而,平静很快被打破。真正的危险,从他们踏入一片被称为“噬骨沼泽”的区域开始,才真正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那是一片广达数百里的黑色泥沼,从远处看,就像是大地上一块永远无法愈合的巨大腐烂伤疤。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腥臭与腐朽气息,黑色的泥潭上空,飘荡着一层淡绿色的瘴气,遮蔽天日。
根据熊霸留下的简易地图,这里是前往东方的必经之路。
“一一,抓紧了。”江修远将江一一往背上托了托,眼神变得无比凝重。
他一脚踏入沼泽的边缘,脚下的土地瞬间变得柔软而粘稠,一股巨大的吸力从下方传来,仿佛有无数只鬼手要将他拖入地狱。
江修远冷哼一声,腰腹发力,腿部肌肉瞬间绷紧,如同老树盘根,稳稳地扎在泥沼之中,一步步向前挪动。
这片沼泽的危险,远不止于此。
那些绿色的瘴气,拥有着强烈的致幻效果。走在其中,江修远时常会看到一些光怪陆离的幻象。
有时是前世地球的高楼大厦,有时是熟悉的亭台楼阁,甚至……他看到了父母的音容笑貌。
“修远,回来吧……”
“阿爹,小白好想你……”
一声声饱含情感的呼唤,如同魔音贯耳,试图动摇他的心神。
“哼,邪魔歪道!”江修远眼神一凛,舌绽春雷,发出一声低喝。体内的煞气微微一震,瞬间将侵入脑海的幻象尽数驱散。
“阿爹,小心左边!”忽然,背上的江一一发出一声急促的提醒。
江修远毫不犹豫,身体猛地向右侧横移了半尺!
“噗!”
就在他原来站立的位置,一滩黑色的泥浆毫无征兆地冲天而起,化作一张长满了利齿的巨口,狠狠地咬合在一起。
那是一只潜伏在泥沼深处的“泥鳄”,一种没有眼睛,完全依靠感知震动来捕食的沼泽异兽。若是被它咬中,即便是钢铁也要被瞬间撕裂!
一击不中,那泥鳄又迅速潜回了泥沼深处,消失得无影无踪。
江修远惊出了一身冷汗。在这片能见度极低,感知也受到极大压制的沼泽里,若不是一一的提醒,他恐怕就要吃个大亏。
“一一,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我也不知道,”江一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我就是感觉,那边的‘生气’,突然变得很危险,很冰冷。”
江修远心中一动。一一自从上次遇险之后的神秘事件发生后,她那源自灵魂深处的神秘天赋,似乎让她对生命气息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
接下来的路途,变成了两人越发的默契。
江修远负责对抗一切物理层面的危险,用他强横的肉身,开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而江一一,则成了他的“眼睛”,提前预警那些隐藏在暗处的致命杀机。
他们躲过了能喷射剧毒毒液的“腐尸花”,绕开了成群结队、能吸食血肉的“沼蚊”,甚至在江一一的指引下,险之又险地避开了一头正在沉睡的、气息堪比血鸦王的沼泽霸主——“独角玄龟”。
七天七夜。
当他们终于从那片令人窒息的沼泽中走出来时,两人都已是筋疲力尽。江修远浑身沾满了黑色的污泥,煞气消耗巨大;江一一更是脸色苍白,精神萎靡到了极点。
短暂的休整后,他们继续前行。
苦行数十天之后,前方的地貌,逐渐从沼泽变成了更加干燥的戈壁。巨大的风化岩石,如同远古巨人的骸骨,散落在天地之间。
危险,也随之升级。
这一日,夜幕降临,父女二人寻了一处背风的岩洞,升起一堆篝火,烤着所剩不多的狰狞兽肉干。
就在江修远以为可以安然度过一夜时,一股极度危险的、如同针刺般的感觉,让他全身的汗毛瞬间倒竖起来!
他猛地抬头,看向岩洞之外。
只见在朦胧的月色下,一只体型如同小山般的巨型蜘蛛,正悄无声息地从岩壁上方向下爬来。那蜘蛛通体呈暗金色,八条蛛腿如同锋利的长矛,闪烁着金属的寒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