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想同一个女子说亲,但是家里人不同意,家外人也不同意
第四十七章 想同一个女子说亲,但是家里人不同意,家外人也不同意 (第2/2页)“本来几天的工夫能自我痊愈,排出体外也就失了效用,没想到自己撞枪口上了。”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这么负责任的好大夫自然是亲自给抓了药,一天一副,一共三十副。”
“包管吃完后腰膝酸软手脚冰凉,走路都喘不上气!”
陈盛戈眼神崇拜,“果然还是得懂点药理才好啊!”
沈云天吹嘘道:“我的水平,就是在灵符门都是一顶一的!”
“看你是诚心想学,收你做我徒弟,跟在我身边学习如何?”
陈盛戈一时犹豫不定,“我得做掌门啊,哪儿有时间!”
对了,她来这儿本意是想给少帮主找个靠谱夫子的,怎么走偏到这地步?
沈云天挑眉,“如今三大门派三分天下,小门小派想出头难于登天。”
“往日的证道之地——仙门大会如今竞争激烈,无所不用其极。”
“小门派不像三大宗门有邀请函自动晋级,要通过层层遴选,与其他门派争入场名额。”
“若真能侥幸进入,面对底蕴深厚的三大宗门毫无招架之力,往往是一局游。”
陈盛戈放下筷子,认真道:“我已经打定主意,要做天下第一。”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登顶为止!”
沈云天感叹一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算了,等碰壁撞墙了,自然会明白他的话。
吃过午饭,骄阳正盛,陈盛戈马不停蹄投入了寻找教师的工作。
太阳光火辣,正是歇息之时,她四处溜达一圈没找到有用信息,只撞见一群穿长衫的人在树荫底下聊天。
一个书生连连叹气,“上回我求爷爷告奶奶的,终于得了个活计,去给个武夫写书。”
“这人大字不识一个的,偏生很是喜欢孔孟之道,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的还觉得自己悟出了真意。”
“连声嘱托,叫我一字不漏地记下来,要做家规家训,传子孙万代。”
“结果你猜怎么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本是说时间流逝的名言警句,他硬是理解成了血染大地、满河飘尸。”
“死掉的人是如此之多啊,没日没夜地从眼前的水上漂过。【1】”
“我同他解释,他还搬出六艺来同我理论。”
“说孔子把射箭骑马放进六艺里,作为自己教书育人的标准,肯定是自己就非常精通,这正是孔子骁勇好战、气力过人的佐证。”
“我真是秀才遇上兵——有苦说不清啊!”
边上书生听得也是一愣一愣的,“还能这么解释?”
那人锤着自己的胸膛,痛苦道:“就为了挣那么几十文钱,我还是给他写了,之后去孔夫子面前跪了一夜。”
“这还不是最绝望的。”
“有时候真没饭吃啊,就总是托同窗打听,叫友人留意,一定要找点活计挣个温饱。”
“最后真通过朋友的朋友找到了份差事,一个卖布匹的小老板要写篇文章。”
他捂着额头,似乎不愿回想,“谁曾想到啊,这人是找我写‘劝嫁书’!”
边上人嘴角抽了抽,“这又是什么东西!”
书生苦笑一声,“想同一个女子说亲,但是家里人不同意,家外人也不同意。”
“他明媒正娶的妻子闹得同他分房睡,养在外边的情人寻死觅活,通房丫鬟哭哭啼啼,所有人都明里暗里劝他。”
“于是来找上我了。”
“叫我写这文章,一来要说清嫁娶好处,二来要叫妻妾大度,还要我引经据典来服众。”
“真是招笑!”
“我过去的时候,他面色土黄眼下青黑,摆明了纵欲过度亏空身体,一面说着管教妻妾一面喝虎鞭鹿血。”
旁听者问出了她最关心的问题:“所以你最后写了吗?”
书生苦笑两声,“我要是写这玩意,从此也不用再拿笔了。”
“最后被小厮一脚踹出门口,踢得我屁股疼了好几日呢。”
“最近想着法子挣钱,好在从小做惯了农活儿,去给人家背米卸货,能挣一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