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稿件的远航与海边的回音
第81章 稿件的远航与海边的回音 (第1/2页)秋千的吱呀声,在染上暮色的庭院里轻轻摇晃,像一首慵懒的摇篮曲。林星推着秋千的动作很轻,夕阳的余晖将他、阿汐和景曦的影子拉得很长,在铺满金色桂花的草地上交叠,融为一体。
第一部《渔网与和弦》的完成,并未在他的生活中掀起任何波澜,反而像一块石头落入深潭,所有的激荡都沉淀在了心底,只留下一圈圈名为“安宁”的涟漪。
接下来的几天,海角村的日子一如既往。清晨,林星会陪着景曦在沙滩上捡拾被潮水冲上岸的光滑石子,教他分辨海星和贝壳。午后,当景曦睡着,他便会坐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屏幕,逐字逐句地审阅、修改那份已经完成的稿件。
这一次的审阅,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创作者更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审视着那个在“渔网”中挣扎的主角,也审视着曾经的自己。他会因为主角得到“和弦”的救赎而会心一笑,也会为那些无法挣脱的宿命而轻轻叹息。他用最锋利的笔,剔除文字里多余的情感宣泄,只留下最纯粹的故事骨架和最真挚的情感内核。
阿汐成了他唯一的读者和校对。她抱着那把贴着星星贴纸的吉他,坐在他身边,一边练习着新学的和弦,一边帮他检查稿件里的错别字。她或许看不懂那些精巧的文学结构,但她总能敏锐地指出:“阿星哥,主角在这里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不是太冷漠了?我觉得他应该会难过。”
林星便会停下敲击键盘的手,认真地思考她的话,然后将那句台词修改得更柔软、更符合一个在绝望中看到微光的人的心境。
这个家,仿佛成了《渔网与和弦》最后的精加工车间。林星是打磨的工匠,阿汐是质检的初心,景曦咿咿呀呀的梦话,是作品最动听的背景音。
当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被确认无误后,林星将文档郑重地保存,命名为《潮汐三部曲之一:渔网与和弦》。他关上电脑,走出书房,看到阿汐正抱着景曦,在客厅的地毯上玩着一个彩色的皮球。
“改完了?”阿汐抬头问,眼底带着期待。
“嗯,改完了。”林星在她身边坐下,从她怀里接过已经有些犯困的景曦,“该把它送出去了。”
“送出去?”阿汐愣了一下,“你是说……要出版吗?发给谁?还是上次那个晨光出版社的陈姐吗?”
林星点点头。他想起那位提着月饼礼盒、精明却不失分寸的女编辑。她虽然渴望挖掘“林星”的商业价值,但骨子里对作品的尊重他是能感觉到的。更重要的是,她知道他的底线,知道他不想被打扰。
“就发给她吧。”林星说“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走进这个家的编辑。”
他没有再多说只是抱着景曦,走回书房。他没有写长篇大论的自荐信,也没有提及任何关于预付金和版税的要求。邮件正文只有短短两行字:
【陈编辑,见信好。
这是我新写的长篇小说《潮汐三部曲》的第一部名为《渔网与和弦》。若您有兴趣,烦请审阅。
祝好。
林星。】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音轻轻响起,像一艘满载着故事的小船,从海角村这个宁静的港湾,悄然驶向了远方那片喧嚣的商业海洋。
三天后,申城。晨光出版社的办公大楼里,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墨水的混合气息。
责任编辑陈洁刚结束一场冗长的选题会端着一杯续命的美式咖啡回到自己的工位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她打开电脑,邮箱里塞满了各种投稿和工作邮件。她习惯性地扫视着,一个熟悉的发件人名字让她瞬间睁大了眼睛——林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