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不速之客与吉他上的回答
第74章 不速之客与吉他上的回答 (第2/2页)他的话语坦荡,没有丝毫试探的意味,更像是一个纯粹的音乐信徒,在向他心中的神祇表达崇敬与困惑。
可这番话,在阿汐听来却比任何直接的质问都更具杀伤力。它直接承认了他就是冲着“楚星河”的影子来的。
阿汐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甚至不敢去看林星的眼睛,生怕从他眼底看到一丝被勾起的属于过去的波澜。
林星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客厅里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和景曦偶尔发出的咿呀声。
宋怀安看着林星平静无波的脸,轻轻叹了口气。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客厅的角落——那个壁橱的方向他知道楚星河当年那把价值连城的意大利名琴,很可能就封存在那里。他此行,心中未尝没有一丝奢望,奢望能亲耳再听一次那石破天惊的琴声。
然而,林星接下来的动作,却彻底打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林星缓缓站起身,他没有走向那个尘封着小提琴的壁橱,也没有去碰那张代表着古典音乐巅峰的黑胶唱片。他只是弯下腰,捡起了地毯上那把贴着星星贴纸的对于专业人士来说甚至有些简陋的初学者吉他。
他抱着吉他,在宋怀安对面的沙发上坐下,然后抬起头,看着这位满头华发、眼含期待的乐坛泰斗,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个浅淡却清晰的微笑。
“宋老,我太太最近在学一首新曲子,是我刚写的。”他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不如您听听看?”
说完,不等宋怀安回答,他的指尖便轻轻落在了琴弦上。
没有华丽的炫技,没有复杂的和声,甚至没有一句歌词。只是几个最简单、最温暖的和弦——CGAm、F……那正是他写在阿汐错题本上的《家的和弦》。
那旋律简单得就像一句日常的问候,温暖得就像午后的阳光。它在安静的客厅里缓缓流淌,没有《光年之外》的磅礴星海,没有古典乐的艰深宏大,只有柴米油盐的踏实,和家人闲坐的安宁。
这简单的吉他声,像一只温柔的手,瞬间抚平了空气中所有的紧张和对峙。它不是在炫耀,也不是在辩解,而是在用一种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做出回答。
宋怀安静静地听着。他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错愕到疑惑再到渐渐的了然最后化为一抹复杂的混杂着巨大惋惜与深深敬意的叹息。
他听懂了。
那个用小提琴拉扯宇宙星辰的楚星河,真的已经“死”了。现在坐在这里的是林星。是一个只想为妻子写下最简单和弦,只想守护眼前这份温暖的丈夫和父亲。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宋怀安缓缓站起身,对着林星,深深地鞠了一躬。“打扰了。”他低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是一首……很好的曲子。温暖,安定。是老朽着相了。”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也没有再看那个壁橱一眼。他拄起拐杖,转身向门口走去。背影虽然依旧挺拔,却带着一种梦想落空后的萧索。
阿汐连忙抱着景曦起身相送。在门口,宋怀安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这个被阳光笼罩的小家,最后对林星说了一句:“林老师,请放心。那个‘幽灵’,从今天起,不会再有人提起了。”
说完,他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黑色的轿车缓缓驶离,带走了最后一点来自过去的窥探。阿汐关上门,靠在门板上,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她转过身,看到林星还坐在沙发上,手里抱着那把吉他,正低头看着怀里咿咿呀呀的景曦。
她走过去从他怀里接过儿子,然后在他身边坐下,把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
“谢谢你。”她小声说。
“谢我什么?”林星放下吉他,伸手揽住她。
“谢谢你……选择了我们。”阿汐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
林星笑了胸腔微微震动。他伸手拿起那本“错题本”,翻到新的一页拿起笔在上面画下了一个新的更简单的和弦指法图。
“好了别多想了。”他指着本子,语气温柔得像窗外的阳光,“罚你把这个练熟。这是《家的和弦》第二段,专门写给你和景曦的。”
阿汐看着那段崭新的乐谱,破涕为笑。
她知道,那些关于过去的风暴,或许永远不会真正停息。但只要有他在,有这个家在,他们就能在风暴的中心,用最简单的吉他,弹奏出只属于他们的最安稳的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