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吞噬星空之灵魂主宰 > 第369章 幽冥神国的力量,人类改革前夕(第三章还债)

第369章 幽冥神国的力量,人类改革前夕(第三章还债)

第369章 幽冥神国的力量,人类改革前夕(第三章还债) (第2/2页)

这些是秦铭要求,对于幽冥地府规模化、系统化的需求。
  
  不过这些部门虽然建立起来,但都是初创,具体问题还需要在未来运行中去发现,纠正。
  
  而且其中的诸多部门的核心能力,也需要秦铭去一一处理。
  
  比如第一殿负责接收刚离世的亡魂,进行初步审判,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需要一个能够查阅记忆的宝物。
  
  这一点,秦铭已经有所想法。
  
  那就是以幽冥神国本身权柄,殿前设‘孽镜台’,通过‘搜魂’查阅所有记忆,直面生前善恶功过。
  
  这孽镜台就需要秦铭自己来打造了。
  
  又或者是将其送入轮回后,需要经过‘奈何桥’。
  
  这奈何桥其实就是配合灵魂之河,将其灵魂能量吸收,融入奈何桥下的灵魂之河。
  
  只留下一抹真灵转世。
  
  包括六道轮回等等,这些都需要他来做。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学习炼器的原因之一。
  
  “继续完善十殿体系,其余我会负责处理。”
  
  秦铭微微昂首。
  
  幽冥地府的建立,绝不是一拍脑袋而后立刻开始执行,那样的话只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
  
  “在那之前,我会先在乾巫宇宙国内先进行改革,将奴隶制度废除,随后在整个人类国度、秘境,乃至神国内逐步推广。
  
  这期间,你需要让勾魂使者进行辅助。
  
  这也是幽冥地府运转之前的一次检验。”
  
  秦铭开口继续道。
  
  人类族群内部也有很多制度不合理,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首当其冲的就是奴隶制!
  
  秦铭并不是需要建立一个没有内部争斗的‘净土’,而是将其规范在合理范围内。
  
  被奴役的生命,往往都是低等血脉族群。
  
  他们潜力低下,成为强者的可能性极低,所以人类高层过去也并不在意,属于放养状态。
  
  就像是秘境人类,神国人类一般。
  
  除非运气逆天,否则很难出现强者,人类自然不会投入太多的资源进去。
  
  毕竟人类整体环境并不好,其他族群虎视眈眈。
  
  稍有不慎就是族群颠覆,有限的资源只能投入到‘天才’身上。
  
  地球一脉看似属于九等血脉,可其灵魂资质却远超人类任何族群,诞生出来大量强者。
  
  其低等族群就惨烈多了。
  
  但自从秦铭开发出黎明系列药剂后,经过几千年的推广,基本已经普及到了各大低等族群中。
  
  黎明系列药剂,除了最高端可以提升到10倍基因,更多的还是等血脉药剂,如九等血脉药剂,八等血脉药剂等等。
  
  再加上战神药剂的出现,二者结合让底层的潜力爆发出来。
  
  这数千年时间,绝大部分出现的不朽都是来自于底层族群,以及秘境人类,神国人类。
  
  毕竟他们的基数太大了。
  
  所以,这项政策即便秦铭不去做,未来人类高层也需要去改变,让人类潜力得以更好的爆发出来。
  
  事实上,虚拟宇宙公司已经开始对所有人开放。
  
  不再限制秘境、神国人类,只有宇宙级才能登陆。
  
  包括行星级以下不属于‘公民’的条例,也已经成为了下一次人类最高会议的‘议题’。
  
  秦铭只是一个推动者,先行者。
  
  “请主人放心,我们会辅助人类族群内部的改革,确保其稳定、平稳运行。”
  
  伊琳娜神色依旧平静。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勾魂使者体系已经非常庞大,且能够随时联通幽冥之门,召唤魂殿精英强者。
  
  就算出现意外,也可迅速镇压。
  
  在人类高层支持的情况下,就算有些许波澜,也掀不起来什么风浪。
  
  “那便好。”
  
  秦铭微微点头。
  
  而后下方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强者纷纷主动上前,汇报各自的‘工作’,幽冥神国内各个体系,已经运转起来,自然事情极多。
  
  当所有事情都大致了解了一番后,看着下方人影秦铭心中叹气。
  
  说来也是好笑。
  
  下方这众多的幽冥神国高层中,几乎没有什么顶级的人类强者,少数几个还是域外战场闲散出生的封王。
  
  就这,还是秦铭一个个培养出来的。
  
  没办法。
  
  人类族群真正顶级的天才,在死亡后都会被复活,留在幽冥神国内的,自然相对来说就是较为平庸的。
  
  “这样下去可不太行,还是需要有一批人类强者充当高层。”
  
  秦铭眉头微微一皱。
  
  幽冥神国内的生命,他们都是绝对忠诚于自己,但也不是没有思想的傀儡,依旧有着自己的想法。
  
  这其中,也需要平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