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涤荡妖氛
第一百零八章 涤荡妖氛 (第2/2页)刹那间,风云变色!原本被海雾与怨气笼罩的海湾上空,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撕开了一道口子,七道粗细不一、却同样凝练如实质、蕴含着天道肃杀与生机的星辰光柱,无视空间距离,骤然穿透一切阻碍,从天而降!
嗡——!
星辰光柱精准无比地笼罩了黑坊主周身七大关窍要害!如同七根无形的擎天巨柱,将其死死钉在原地!光柱之上,符文生灭流转,对应着生、死、晦、明、幻、灭、镇七种天地法则之力!
“吼嗷嗷!!!”
黑坊主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充满了惊恐与痛苦的咆哮!它庞大的身躯被星辰光柱笼罩,如同被投入了熔炉的冰块,周身那浓郁粘稠的怨毒黑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消融、蒸发!它拼命挣扎,挥舞巨爪轰击光柱,却只是让光柱泛起些许涟漪,根本无法挣脱!星辰之力,乃是天地正气所钟,最是克制这等阴邪怨力的聚合体!
嗤嗤嗤…滋滋滋…
令人心悸的净化声响彻海湾。黑坊主体内,那强行融合的各种怨力被星辰之力强行剥离、分解!上官飞棺椁的贪婪怨念、白塔观音院地基下的阴寒气息、鬼市中掠夺的驳杂魂力、倭寇的残忍暴戾之意…如同被抽丝剥茧般,从它体内被逼出,然后在星光照耀下化为青烟消散!
它的躯体剧烈地扭曲、收缩、变得虚幻透明!无数张痛苦的面孔在它腹部浮现、哀嚎、然后破碎消散!那阴阳师军师看得魂飞魄散,拼命施展各种邪术咒法,打出无数符箓轰击星光牢笼,甚至不惜割腕洒血,试图增强黑坊主的力量,却都被北斗阵法的宏大力量轻易弹开或净化,徒劳无功!
赵清真立于阵眼,面色肃穆,全力维持着阵法运转,引导着星辰之力进行这精细而宏大的净化过程。他额头微微见汗,体内丹元消耗巨大,但眼神却越发清澈明亮。
终于,在黑坊主体型缩小了将近一半,变得近乎透明之时,其最核心处,一点极度浓缩、漆黑如墨、却又缠绕着一丝微弱金红神光的残片暴露了出来——那是被污染到极致、几乎彻底湮灭的“王总管”神念核心,也是这式神最后的力量源泉与弱点!
“尘归尘,土归土!邪念散尽,灵性归真!”赵清真声如洪钟大吕,蕴含无上道威,“王总管,尔曾护佑一方,有功于民,今日贫道助尔解脱邪缚,重归天地!敕令!北斗合一,破邪终焉!”
他双手握紧归尘剑,剑尖引动七道星辰光柱的所有力量,骤然合一!化作一道无比恢宏、无比纯粹、仿佛蕴含着宇宙生灭至理的混沌星虹,如同天罚,亦如救赎,瞬间跨越空间,精准无比地击中了那一点核心!
没有爆炸,没有惨叫。
只有一声仿佛跨越了漫长岁月、充满了无尽疲惫、又最终得以解脱的悠长叹息,轻轻回荡在每个人(包括那些幸存的倭寇)的心底。
那一点漆黑的核心,在混沌星虹的冲击下,如同阳光下的露珠,瞬间蒸发消散。随之,黑坊主那庞大的、扭曲的残余躯体,彻底失去了所有支撑,无声无息地崩溃开来,化为无数最精纯的天地元气与一点微弱却纯净的、带着淡淡神性的金色光点,如同萤火虫般,缓缓上升,最终消散于天地之间,重归轮回大道。
那尊作为凭依的王总管塑像,也早已化为齑粉,随风而散。
式神被破,那阴阳师军师如遭雷击,猛地喷出一大口黑血,其中似乎还夹杂着内脏碎片,整个人如同被抽掉了骨头般软倒在地,气息瞬间萎靡到了极点,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绝望与恐惧。
剩余的倭寇浪人早已被这神威如狱般的景象吓破了胆,见最大的依仗已失,军师重伤,发一声喊,彻底崩溃,有的跳海逃生,有的像无头苍蝇般乱窜,还有的甚至丢下刀跪地磕头求饶。
赵清真岂会放过这些荼毒生灵的倭寇?他眼中寒光一闪,身形动如雷霆,归尘剑化作道道死亡之光,精准而高效地掠过那些试图逃窜或负隅顽抗的浪人。剑光过处,非死即重伤。随即他挥动袍袖,鼓动真元,掀起巨大海浪,将那三艘倭船狠狠拍击在礁石之上,船体破裂,迅速沉入海中,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最后,他一步步走到那瘫软在地、只剩一口气的阴阳师军师面前。居高临下,目光冰冷如万载寒冰。
“邪不胜正,天道煌煌。尔等倭奴,侵我疆土,戮我百姓,亵渎神明,修炼邪法,妄图以魑魅魍魉之术乱我华夏,罪孽滔天,万死难赎其咎!”
那阴阳师艰难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怨毒与不甘,嘶声道:“…支…支那道士…你…你毁了…大神的分身…坏了我…我九菊一脉的…百年大计…大神…绝不会…放过你…你的宗门…你的…”
“聒噪。”赵清真不等他说完,并指如剑,一缕精纯至极的“玉衡廉贞”阳火真元射出,瞬间将其眉心洞穿,连同其神魂一并彻底焚化,化为飞灰!其余邪法器物、符箓等,也皆被纯阳真火扫过,尽数化为乌有,不留半点后患。
海湾终于彻底恢复了平静。只剩下海浪轻轻拍打礁石的声音,以及一些沉船残骸漂浮在水面上。月光穿透渐渐淡去的海雾,洒下清冷的光辉,照亮了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超凡之战的海域。
赵清真独立于最高的礁石之上,青衫在海风中微微飘动,归尘剑已悄然归鞘。他面色微微有些苍白,方才引动北斗星力,净化式神,诛杀倭寇,消耗着实不小。但他眼神依旧清澈而深邃,望着逐渐平息的海面,心中并无多少胜利的喜悦,反而掠过一丝淡淡的沉重。
“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皮肉之冷热易御,人心之贪嗔痴慢疑,方是真正劫火。”他低声轻叹,“倭寇之祸,虽为外魔,实亦由内因而生。上官飞之贪婪,人心之怨怼,方给了邪祟可乘之机。扫除外魔易,涤荡心魔难。”
此番台州之行,天火薄棺示天威,观音迁像显圣迹,鬼市幻影惑人心,王祠灵异藏诡谲,直至这倭影魔踪,式神现世…种种光怪陆离,其根源,皆离不开“人欲”二字。如今虽暂平风波,然东海倭患未绝,人心私欲难除,台州之地,乃至整个大明海疆,恐难有长久安宁。
他目光转向台州府城的方向,城中那惶恐不安的气息似乎因倭寇阴谋的挫败而减弱了几分,但更深层的隐忧仍在。那“渔女泣声”中的悲悯与警告,依旧萦绕在海岸线附近。
天色渐明,东方海天相接处已露出一线鱼肚白。晨曦微露,驱散着最后的黑暗与迷雾。
赵清真深吸一口带着咸腥与清新气息的海风,身形一动,如青鹤掠空,悄然离开了这片海湾。他需尽快返回台州府城,将倭寇利用邪术扰乱的阴谋告知官府,警示沿海卫所,并设法超度那些因海难与邪法而死的亡魂,安抚一地人心。
身后的海湾,渐渐沐浴在初升的朝阳之下,波涛粼粼,仿佛一切罪恶与争斗都已随夜褪去。但赵清真知道,这看似平静的海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他的修行之路,护道之责,仍漫长而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