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星塘魅影
第一百零二章 星塘魅影 (第1/2页)(六月十日晚至十一日凌晨)
六月十日晚,胡县令无罪释放了穆太公。王赖子和赵油儿在牢里醒来,后来被当今皇上判了死刑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免得诬赖他人谋反之事频繁出现。永乐帝原话:“汝等以死罪诬人,若朝廷遂听汝等言,彼死何辜?汝等造一言欲杀数人,小人虽有无知者,岂若尔之险恶?”皇帝认为此等小人如同“蛇蝎,不可暂留,留则复毒人”。这是后话。
穆太公归心似箭,几乎是一路小跑回府。所幸穆婉青只是受了惊吓,见父亲安然归来,父女二人抱头痛哭,自有一番劫后余生的唏嘘。府中下人也被陆续放回,开始收拾一片狼藉的宅院。
赵清真说明来意,随穆太公回府,仔细探查了一番,尤其是穆婉青的绣楼。他指尖拂过窗棂,感受到一丝极淡却精纯的妖气残留,又见穆婉青眉宇间一缕难以化开的惊悸黑气,便知那猫妖“玄玉”昨夜前来,绝非仅仅是“探望”那么简单,定是趁机采补了少女的元气与惊惧之情。
“穆小姐近日需静养,勿近阴邪之地,勿思虑过甚。贫道这有一道‘宁神符’,化水服下,可安神魂。”赵清真取出一张黄符,递与穆婉青。
穆婉青怯生生接过,低声道谢:“多谢真人救命之恩。”她偷偷抬眼打量这位年轻道人,只见他面容清俊,眼神温润却又深邃如星海,不由得脸颊微红,忙低下头去。
穆太公千恩万谢,又要设宴款待。赵清真摆手道:“宴席不必。妖患未除,贫道心难安。那猫妖接连受挫,恐不会善罢甘休。它昨夜遁走方向,似是往南…听闻金华府境内,颇多古村异闻,不知穆居士可知左近可有此类所在?”
穆太公捻须沉吟,忽地一拍大腿:“有!武义县境内,有一俞源村!甚是古怪!传闻是刘伯温刘国公按星象设计的村子,村中有七星神塘、气象井等物,据说灵验得很!平日里外乡人都不敢轻易进去,怕犯了忌讳。”
“刘伯温?星象阵法?”赵清真眼中精光一闪,“如此说来,此地极有可能吸引那猫妖前往。它就是靠吸收月华修炼,若再得星象之力或古阵滋养,后果不堪设想!事不宜迟,贫道需即刻前往!”
穆太公一听,顿时急了:“真人且慢!那俞源村路远僻静,山路难行,且规矩甚多。让小老儿备辆马车,派个熟悉路径的家仆引路!再者,那猫妖是因我家之事而起,我穆耘岂能坐视?我虽老迈,也愿同往,或许能帮上什么忙!”他虽是商人,却颇讲义气,更何况此事关乎他全家安危乃至一方太平。
赵清真看了看穆太公坚定的神色,略一思忖,便点头应允:“也好。穆居士经此一劫,心志颇坚,又是猫妖的主人,或有助于对抗那猫妖之妖气。令嫒……”
“我…我也去!”穆婉青忽然鼓起勇气道,“那猫儿随我长大,情同手足,虽然妖邪,但救我穆家人有功,我…我还是要去看看它……”她虽柔弱,此刻眼中却有一股难得的倔强。
赵清真微微摇头:“小姐心意可嘉,然前路凶险,非比寻常。你元气有损,易为妖邪所乘,还是留在家中静养为妥。”
穆婉青闻言,眼神一黯,但也知真人所言在理,只得乖巧点头。
当下,穆太公吩咐备好一辆结实马车,干粮清水俱全。又唤来一名名叫穆忠的老仆,此人年轻时曾跑过武义一带,对路径较为熟悉。赵清真、穆太公带着穆忠,即刻出发,赶往俞源村。
一路上,但见山峦叠翠,溪流潺潺,景致颇佳。穆太公劫后余生,心情稍舒,话也多了起来,与赵清真说起些经商趣闻、乡野传说。赵清真虽多是静听,偶尔插言,却总能切中要害,言语风趣,妙语连珠,引得穆太公哈哈大笑,连赶车的穆忠都听得津津有味。
“真人您不知道,早年我收粪肥,有一日去一吝啬老财主家,他家那茅厕,啧啧,比猪圈还不如!我捏着鼻子进去,差点没被熏个跟头。结果您猜怎么着?那老财主还跟我斤斤计较,说粪肥被我搞稀了,不压秤,要加钱!我当场就说:‘东家,您这粪它不稀,是您这良心…嘿嘿,有点稀啊!’”穆太公说得手舞足蹈。
赵清真莞尔:“穆居士这嘴,也是开过光的。粪土之中能见人性,亦是修行。”
一路上,赵清真谈笑间偷偷探查,并未发现猫妖气息。
说说笑笑间,马车颠簸,日头西斜,终于抵达了俞源村地界。只见此地四面环山,古木参天,一条清溪绕村而过。村口立一古碑,刻有“俞源”二字,笔法古拙。一入村口,便觉气氛与外间不同,格外幽静,连鸟鸣声都似乎稀疏了许多。村中屋舍俨然,巷道布局似暗合某种规律,令人不自觉便心生肃穆。
此时已是傍晚,村中炊烟袅袅,却少见行人。偶有村民看见他们这辆外来马车,都投来警惕和好奇的目光。
穆忠寻了一位在村口抽烟袋的老者,上前恭敬询问村中宿处及拜会村正之事。那老者眯着眼,打量了马车几眼,慢悠悠道:“外乡人?我们俞源村,晚上不留客。规矩。”
穆太公连忙下车,拱手道:“老哥请了。我等并非歹人,乃是兰溪县穆家湾人氏,姓穆。这位是赵真人,有道之士。因追一妖物,恐其流窜至贵宝地,特来查看,以防不测。”说着,递上一小锭银子。
老者瞥了眼银子,没接,反而叹了口气:“妖物?唉…最近村子里是不太平静…昨晚开始,七星塘里的水就无端翻浑,气象井也冒黑气…老朽活了七十多年,头回见这等怪事。你们既然是为此而来…罢了,我带你们去见陈松老爷子,他是耆老,也是我们村最懂老祖宗规矩的人。”
老者姓俞,排行老三,人称俞三爷。他引着三人,沿着青石板路往村里走。路径曲折,果然暗合星斗之形。不久,来到一处较为宽敞的古宅前,门楣上挂着一块匾,写着“星耀堂”三字。
俞三爷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一位精神矍铄、白发白须、穿着干净葛布长衫的老者迎了出来,正是村耆老陈松。他目光炯炯,先是在赵清真身上停留片刻,闪过一丝惊异,又看向穆太公和穆忠,拱手道:“贵客远来,有失远迎。听说诸位是为怪异之事而来?”
赵清真还礼:“贫道赵清真,见过陈老先生。冒昧打扰,实因察觉一蕴含极深怨气之猫妖,恐遁入贵村。听闻贵村乃刘伯温.先生按星象所建,若有妖邪入侵,阵法或有感应,故特来求证,并望能助一臂之力。”
陈松老爷子闻言,面色凝重起来:“果然…昨夜子时,村中北斗七星塘莫名波动,气象井水浊如墨,老朽便心知有异。只是不知竟是如此妖物…真人请随我来。”
他引着众人来到院中一口古井旁,此井井口石栏雕刻着二十八星宿图案,正是那“气象井”。只见井水非但浑浊,水面还隐隐漂浮着一层极淡的黑色油膜般的物质,散发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气。
“此井平日清澈见底,水清则晴,水浊则雨,从无差错。如此黑浊,前所未见。”陈松沉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