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运筹帷幄、决胜万里
第528章 运筹帷幄、决胜万里 (第2/2页)他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下一次,建设速度只会更快,质量只会更高。
玉山医院的投入使用,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迅速吸收了京城积压的大量病患,大大缓解了全市的收治压力。
那些不堪重负的市级医院,终于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刘清明走进一栋住院楼,里面的景象与几周前他在其他医院看到的,已是天壤之别。
走廊里干干净净,不再挤满了密密麻麻的加床。
病房的门都关着,只有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推着治疗车,脚步匆匆地穿行其间。
他路过一间护士休息室,透过玻璃窗,能看到里面有两名护士正靠在椅子上小憩。
她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至少,她们有了一个可以短暂放松的地方。
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只有那无处不在的白色消毒雾气,和严格到近乎苛刻的消毒制度,在无声地提醒着每一个人。
这场与病毒的战争,还远未到结束的时候。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晚上,回到指挥部,刘清明开始批阅组员们递交上来的工作报告。
出身医政科的女同事孙淼,正带着人协调市内各大医院的医疗资源。
她按照刘清明制订的方案,以自愿为原则,组织各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分批次进入玉山医院进行轮换。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让更多的医护人员,获得应对高强度传染病的实战经验。
二是为了减轻首批进入疫区的部队医生的工作压力,让他们得到必要的休整。
更深层的目的,则是通过这种轮战,加强整个医疗体系对于高等级传染病防治的制度性训练。
这是在为整个国家的医疗系统,储备宝贵的有生力量。
另一名组员赵立波,早已不再盯着火车站和高速路口。
他的工作重心,已经完全下沉到了基层。
他带着一个小组,每天奔波于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道社区,指导基层工作人员如何开展卫生消杀,如何排查登记,如何进行科普宣传。
刘清明希望通过他的工作,自下而上地,建立起一套联防联控的基层卫生工作网络。
让病毒,最终消灭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无所遁形。
同时,也让京城的普通市民,提前体验一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封区、封社管理模式。
这既是对抗病毒的需要,也是对我党基层组织动员能力的一次大练兵。
刘清明的这些部署,全都一丝不落地,呈现在了卢东升的案头。
卢东升拿着那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工作报告,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刘清明有基层工作经验,也知道他在下面干出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年轻人来到京城这种毫无根基的地方,竟然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迅速打开了局面。
很显然,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不仅仅是依靠“全国防指”这块牌子。
更是因为刘清明自身的能力。
地方上愿意配合他,基层的群众愿意相信他,工作才能如此水到渠成般地展开。
更让卢东升感到惊讶的是,刘清明在口头汇报的时候,根本没把这些当成自己的功劳,只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是卢东升自己,从那份朴实的报告里,才发现他竟然在背后,默默做了这么多看似不起眼,实则极其重要而繁琐的事情。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恰恰就体现在这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当中。
部委的干部,平台太高,待得久了,下去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带上一种颐指气使的姿态。
这种姿态,会让下面的同志从内心里产生反感和抵触,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刘清明却完全没有这种干部常见的骄娇之气。
他不愧是从基层一步步干上来的。
能和一线的民警打成一片,也能和街道的大妈开几句无伤大雅的玩笑。
放得下架子,也沉得住气。
受了委屈,被人误解,他从不生气。
他既会摆事实,讲道理,也会在必要的时候,攥起拳头,展示实力。
用群众的话来讲,就是“接地气”。
卢东升看着报告,眼前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干练利落的女干部。
做事情风风火火,认真负责,行事果决。
再联想到刘清明的履历,这一切,又仿佛是一脉相承。
他竟然有了一种看到衣钵弟子代代相传的欣慰和骄傲。
不过,这种情绪只是一闪而过。
卢东升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刘清明的优秀,更多是来自于他自身。
林峥和吴新蕊的点拨,只不过是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快地适应了体制的规则而已。
这样的人,无论放在哪里,都注定会做出一番成绩。
他放下报告,看向刘清明。
“专家组的初步结论我看过了,确实如你所言,疫情已经在向放缓的方向发展。”
“这个结果虽然还不算非常明显,但在这个时候,很需要用它来振奋一下人心。”
“我会把这份结论,和你的工作报告一起,提交给指挥部。”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继续巩固和扩大战果,严防死守,争取早日把每日新增的数字,彻底压下来。”
刘清明站得笔直。
“明白!我们一定努力工作,坚决完成任务!”
卢东升点了点头。
“还有一个新任务。”
“你和其他同志,代表防治组,去参加一下央视今年的315晚会。”
刘清明微微一怔。
“315晚会?对啊,您不说我都忘了,已经三月中旬了。”
“没错。”卢东升说,“今年的晚会,会集中对医疗相关物资,特别是防疫产品的制假售假行为进行曝光。同时,也是为广大市民,普及一次卫生防疫知识。专家组那边,你出面协调一下,看看谁愿意上镜。”
“好的,我下去就安排。”
从卢东升的办公室出来,天色已经擦黑。
刘清明看了看手表,快到下班时间了。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苏清璇轻快的声音传了过来。
“清明,忙完啦?”
“刚结束汇报。你呢?今天也加班了?”
“是啊。”苏清璇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兴奋,“台里刚通知,我也要参加今年的315晚会,这几天有得忙了。”
“等我。”
刘清明拿着手机,加快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