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524章 挖个大坑、埋自己

第524章 挖个大坑、埋自己

第524章 挖个大坑、埋自己 (第1/2页)

接下来的三天,刘清明进入了一种近乎忘我的状态。
  
  他整个人,都扑在了那份即将决定未来的材料上。
  
  白天,卫生部的办公室里人来人往,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作为全国防指防治组排名第四,一个不大不小的领导,他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并不少。
  
  但他总能用最快的速度,将一天的工作布置下去。
  
  然后,他便利用自己小领导的身份,开始公然“摸鱼”。
  
  对此,卢东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干涉。
  
  这就是跟着他的好处。
  
  卫生部的办公条件也不错。
  
  为他配备了最新型号的大屁股电脑。
  
  而且能直接上网,速度比家用猫要快得多。
  
  刘清明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打开的是各种资料库和搜索引擎。
  
  瓦森纳协定、光刻技术、半导体产业链、国际投融资案例……
  
  海量的信息,在他的眼前流过,被他迅速地筛选、吸收、重组。
  
  于惠娴的效率很高,很快就给了他一个联系方式。
  
  鸿飞公司驻德国分部的一位负责人。
  
  刘清明没有犹豫,立刻用单位的邮箱,给对方发去了一封Email。
  
  这种在后世看来颇为古老的联系方式,此刻却是跨国商业沟通的主流。
  
  邮件发出去后,他心里也没底。
  
  毕竟,对方的身份背景有些特殊。
  
  没想到,回信来得很快。
  
  对方的行文礼貌而疏远,带着德式的严谨。
  
  在邮件里,对方要求使用MSN进行即时沟通。
  
  刘清明立刻下载注册了MSN。
  
  当那个熟悉的、蓝绿相间的小人图标出现在电脑右下角时,他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加上好友,对话框弹了出来。
  
  对方的头像是柏林墙的一角涂鸦,昵称是德文,翻译过来是“漫步者”。
  
  “你好,刘先生。”
  
  “你好,我叫刘清明。”
  
  “我知道,于总监已经介绍过。你找我,有什么事?”对方的中文很流利,但用词带着一丝翻译腔。
  
  刘清明能感觉到屏幕另一端的审视。
  
  他没有急于暴露自己的全部目的。
  
  “我想咨询一些关于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商业咨询公司的信息。”
  
  “哦?哪一方面的?”
  
  “主要是在政府游说、政策分析领域有影响力的公司。”刘清明打字道。
  
  屏幕那头沉默了一会儿。
  
  “这可不便宜,刘先生。他们的收费是按小时计算的,而且是欧元。”
  
  “钱不是问题。”刘清明回复得斩钉截铁。
  
  这句话似乎起到了作用。
  
  对方的态度明显热情了一些。
  
  “当然,德国有很多优秀的公司。你需要我帮你引荐吗?我可以提供一份名单,并附上我的个人评价,但这属于有偿服务。”
  
  “很合理。”刘清明答应得很爽快,“我们先把这次的合作谈好,酬劳会让你满意。以后,或许还有更多合作的机会。”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对方的父亲是早期的留德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留在了德国,娶妻生子。
  
  家庭的熏陶,让他对华夏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既有血脉上的好奇,又有因父亲经历而产生的疏离。
  
  他更倾向于那个给了他优渥生活的岛屿,所以才会为鸿飞公司效力。
  
  刘清明不打算和他探讨任何政治立场。
  
  在商言商。
  
  只要利益一致,就可以成为暂时的盟友。
  
  这次的沟通,暂时只涉及到了宁远省那份关于奉机集团的材料。
  
  刘清明已经将自己修改后的报告正式呈交给了司里。
  
  他的意见十分中肯。
  
  奉机的出发点没有错,想要参与国际竞争,走出去是必经之路。
  
  但他指出,要想在国家层面上突破《瓦森纳协定》的封锁,不能只靠官方层面的硬碰硬谈判。
  
  那效率太低,而且很容易被对方用规则卡住。
  
  应该拿出当年谈判加入WTO的精神来。
  
  对相关的议员、官员、行业协会进行不懈的、专业的游说。
  
  要学会利用西方的规则,在他们的舆论场上发声,争取广泛的同情。
  
  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己跟自己讲大道理。
  
  为此,应该允许企业投入一笔“公关费用”。
  
  只要这笔投入,能让最终的采购报价降低,或者能买到原本买不到的技术和设备,那这笔钱就花得值。
  
  这个思路,在当时以官方为主导的对外谈判体系中,具有相当的突破性。
  
  很多规则,与现有的财务制度、外事纪律都是相悖的。
  
  相比之下,私营企业就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
  
  这也是前世为什么很多民营企业能乘着全球化的东风,迅速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原因之一。
  
  刘清明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足以改变整个大势。
  
  他只能用这种方式,在自己负责的领域里,播下一颗种子。
  
  希望他们能更灵活一点,至少,能为国家省点钱。
  
  这份材料,他还特意拔高了站位,将其纳入了“东北振兴发展战略”的宏大框架之中。
  
  如果要反对,就必须拿出足够充分的理由来。
  
  刘清明估计,司里不会有人想去捅这个马蜂窝。
  
  报告通过,问题不大。
  
  真正让他寝食难安的,是那份关于光刻机的材料。
  
  该怎么写?
  
  说动清江省的黄文儒和鸿飞公司的于惠娴,只是第一步。
  
  关键在于,要如何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去说服国院信息化领导小组里那些真正的顶级专家。
  
  那个机构,堪称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最高智囊团。
  
  院士都有十几个。
  
  自己那点重生带来的先知先觉,在这些浸淫行业一辈子的专业人士面前,根本不够看。
  
  任何一点逻辑上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
  
  任何一点数据的夸大,都会被立刻识破。
  
  他那套“忽悠”黄文儒的说法,在专家面前,无异于自取其辱。
  
  他必须找到一个全新的、足以让那些顶级大脑都无法辩驳的切入点。
  
  就在他绞尽脑汁,几乎要把头发薅下来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号码打了进来。
  
  来电显示:领导。
  
  他的岳母。
  
  刘清明精神一振,连忙拿起手机,走到办公室外僻静的楼道里。
  
  “妈。”他摁下接听键。
  
  吴新蕊清冷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是她一贯的工作风格,公私分明。
  
  哪怕她内心对女儿苏清璇满怀愧疚,也绝不会在工作上开任何方便之门。
  
  这种近乎刻板的固执,恰恰是刘清明最敬佩的地方。
  
  这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原则高于一切,亲情都要往后靠。
  
  而苏清璇的性格,也和她母亲如出一辙,几乎从未开口求过母亲办任何私事。
  
  这也避免了吴新蕊的为难。
  
  从这一点,两人确实是亲母女。
  
  “清明,云州那边,最近在筹备一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论证会,这事和你有关吗?”
  
  吴新蕊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刘清明心里咯噔一下。
  
  没想到黄文儒的动作这么快,更快的是岳母的消息渠道。
  
  “是的,不过我没想到他们动作这么快。”
  
  “黄文儒还没向我正式汇报,”吴新蕊的语气很平淡,“不过,省科技厅的同志向我反映,云州市召集了省内顶尖的一批专家学者开了个座谈会,内容很前沿,主要和信息技术有关。我一想,这背后没准就是你的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