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411章 于锦绣的成长、汪明远的遗憾

第411章 于锦绣的成长、汪明远的遗憾

第411章 于锦绣的成长、汪明远的遗憾 (第1/2页)

乡党委的小会议室里,气氛既严肃又融洽。
  
  蔡国强和他的团队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一侧,而他们的对面,是于锦绣。
  
  刘清明和祁卫国坐在靠门边的位置,像是两个无关的旁听者。
  
  从泥石流灾害的善后处理,到灾后重建的繁琐工作,刘清明一直在有意识地把于锦绣推到前台。
  
  她早早地就开始主持云岭乡劳务输出公司的全面工作,在一次次具体的事务中,她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
  
  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耐心,让她在处理与广大农民工相关的问题时,显得尤为得心应手,也赢得了用工方的一致赞赏。
  
  事实证明,于锦绣绝不只是一个外表出众的花瓶,她是一个有能力、有想法、有担当的乡镇干部。
  
  谈判桌上,于锦绣充分地展示了她的另一面。
  
  “蔡厂长,关于我们未来五年的全面战略合作,我们乡里的意思是,在保证板蓝根足量供应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云州制药厂能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于锦绣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蔡国强这种商场老手,见过的阵仗多了。他笑着说:“于乡长,技术支持没有问题。但你们也清楚,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是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时间的。我们药厂也不是慈善机构,这些投入,总得看到回报才行。”
  
  “回报是肯定的。”于锦绣说,“蔡厂长,您看,我们云岭乡现在农民的积极性非常高。只要有好的品种,有看得到的前景,他们开荒拓土的热情是无穷的。我们有土地,有劳动力,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你们最大的保障。”
  
  蔡国强的助手插话道:“于乡长,优势我们看到了。但我们更关心风险。就像蔡厂长之前说的,万一领导换了,思路变了,我们的合同怎么办?之前投入的研发成本,找谁要去?”
  
  于锦绣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反而把面前的一份文件推了过去。
  
  “这是我们乡里做的未来三年药材产业发展规划。里面详细列出了我们计划引进和培育的三十七种药材,以及对应的市场前景分析和风险评估。我们希望,云州制药厂能成为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唯一的合作伙伴。”
  
  蔡国强翻看着文件,脸上的表情慢慢变得郑重。
  
  于锦绣继续说:“我们云岭乡,会成立一个统一的药材种植合作总社。以后所有的对外合作,都由合作社出面。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我们农民的利益,也能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提供最稳定的供货渠道。蔡厂长,您觉得,这样一份由全体乡民共同参与和监督的规划,会因为某一个领导的变动而轻易改变吗?”
  
  她巧妙地把一个人的承诺,变成了整个集体的信用。
  
  蔡国强合上文件。“于乡长,你的思路很清晰。这个合作社的模式,确实能打消我们不少顾虑。”
  
  于锦绣说:“所以,我们希望的技术支持,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品种,而是希望药厂能派驻一个技术小组,长期指导我们的种植工作。作为回报,合作社可以给予云州制药厂所有新品种药材三年的优先采购权和价格优惠。”
  
  看似丝毫不让,实则主动灵活。她没有让蔡国强感到被动,反而让他觉得,自己正在参与一项前景广阔的事业。
  
  坐在旁边的祁卫国,身体不知不觉间已经坐直了。
  
  他之前虽然嘴上说愿意和于锦绣搭班子,但心里多少有些轻视。
  
  一个女人,还是个漂亮女人,在官场上能有多大作为?
  
  无非是靠着这样那样的关系。
  
  可现在,他的想法动摇了。
  
  于锦绣在谈判桌上展现出的能力,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
  
  她面对蔡国强这样的老江湖,不仅没有落于下风,反而巧妙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一步步主导着谈判的进程。
  
  祁卫国开始重新评估,如果自己真的来了云岭乡当书记,面对这样一位乡长,自己还能不能像在河口乡那样,说一不二?
  
  刘清明看出了祁卫国的变化,但他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于锦绣,心里是一种欣慰。
  
  他为云岭乡留下的,不只是一条条致富的路,还有一个能带领大家继续走下去的班子。
  
  他和祁卫国没有等到谈判结束,就悄悄地提前离场。
  
  刘清明是不想自己的存在,给正在发挥的于锦绣带来压力。
  
  而祁卫国,则是需要时间来消化他今天看到的这一切。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刘清明的办公室。
  
  陶丽梅给两人倒上了茶水,然后安静地退了出去。
  
  “老祁,怎么样?”刘清明先开口。
  
  祁卫国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她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
  
  刘清明说:“说实话,我更希望组织上能给云岭乡派来一位老成持重的干部。他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能毫无保留地支持于锦绣,支持现在乡政府的班子,把我制订的这些规划坚定不移地延续下去就行。”
  
  他看着祁卫国。“你显然不是这样的人选。”
  
  祁卫国没有立刻接话。
  
  他从口袋里摸出烟,递给刘清明一根,自己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让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慢慢吐出来。
  
  “我理解你的思路。”祁卫国的声音有些沙哑,“现在的云岭乡,不需要两种声音,更不需要两个大脑。你搭的这条路太好了,好到任何人都想不出更好的路。它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坚决的执行者。”
  
  刘清明说:“所以我劝你考虑清楚。接下来的两个月,你可以多过来看看,实际地看一看我为云岭乡设计的这条路到底是怎么走的。如果你不认同,或者你有自己的想法,我劝你还是不要来。否则,你就算来了,也待不下去,对你,对云岭乡,都不是好事。”
  
  祁卫国吸了半根烟,忽然把烟头在烟灰缸里用力摁灭。
  
  他抬起头,看着刘清明。“不,我现在更有兴趣了。”
  
  刘清明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祁卫国接着说:“就这两个月。我想亲眼看看,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刘清明看着他,从对方的表情里,他看到了一种郑重。
  
  这个改变是好的。如果祁卫国只是抱着下来摘桃子的心态,或者带着太多自己的小心思,只会给云岭乡已经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添乱。
  
  “欢迎你,老祁。”刘清明说。
  
  送走心思复杂的祁卫国,刘清明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清南市委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是通知他,作为新任市委常委,出席第二天的市委常委会例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