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36章 光说,是不够的
第一卷 第436章 光说,是不够的 (第2/2页)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投诚”或者说“归附”的姿态。
他没有提任何个人要求,而是将个人进步与全市大局捆绑在一起,显示了自己的格局和眼光。
他在等着郑仪的“收编”。
郑仪缓缓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喝了一口。
他需要消化一下刘航这番极具冲击力的表态。
不得不承认,刘航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厉害角色。
他能坐上县委书记的位置,并且在临川经营多年,绝非偶然。
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坦诚的沟通方式、以及将个人诉求巧妙融入大局论述的能力,都显示出他是一个成熟的、可用的干部。
但越是这样的干部,越需要仔细甄别和……掌控。
他的坦诚,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策略?
他对吏治问题的“痛心疾首”,是因为真的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还是仅仅因为嗅到了上层的风向,顺势而为?
不过,就眼下而言,刘航的态度是积极的,方向是正确的。
这为郑仪下一步整顿基层吏治,打开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他不需要立刻对刘航做出任何承诺,但可以给他一个明确的信号和期待。
郑仪放下茶杯,脸上露出了今天见面以来最温和、也最意味深长的笑容。
“刘航同志……”
“你能认识到‘人’的问题,并且有勇气在我面前坦诚自己的不足,这很好。”
“这说明,你这个县委书记,没有白当。你是真正在思考问题,在谋划未来的。”
郑仪首先肯定了刘航的态度。
“你刚才提到的,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都听进去了。”
“你说的,有道理。”
郑仪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发展,最终要靠人。没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再好的蓝图,也可能落空,甚至可能走偏。”
“市委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下一步,也会有一些相应的考虑和部署。”
他没有透露具体内容,但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市委层面,已经在酝酿人事和吏治方面的动作。
刘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
“刘航同志,你是临川的班长。临川的干部队伍怎么样,政治生态怎么样,你最有发言权,也负有第一位的责任。”
“认识到问题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郑仪的语气带着一种殷切的期望,也带着无形的压力。
“我希望,你能把今天的认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要敢于碰硬,敢于动真格。对于那些不担当、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干部,该调整的调整,该处理的处理。”
“同时,也要善于发现和使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为他们搭建平台,营造环境。”
“要在临川,率先探索出一条优化政治生态、激发干部活力的新路子来。”
郑仪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
“光说,是不够的。”
他重复了刘航刚才的潜台词。
“我看的,是做,是成效。”
“明年这个时候,我会再来看。”
郑仪的语气很平淡。
“我希望到时候,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经济数据更漂亮的临川,更是一个政治更清明、干部更担当、群众更满意的临川。”
“一个……有新面貌的临川。”
“你能做到吗?”
最后这句话,是询问,更是考验。
刘航立刻站起身,挺直腰板,神色无比庄重。
“请郑书记放心!”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我一定深刻领会您的指示要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和政治生态优化!”
“绝不让临川的工作,拖了全市的后腿!绝不辜负郑书记您的信任和期望!”
郑仪看着刘航那副恨不得立刻表忠心的样子,心中了然。
他知道,刘航听懂了。
也接招了。
至于他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是真心改革还是虚与委蛇,那就要看明年的“新面貌”了。
“好。”
郑仪也站起身,拍了拍刘航的肩膀。
这个动作,显得亲切而充满信任。
“我相信你,刘航同志。”
“走吧,我们去看看你们的项目现场。”
“是!郑书记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