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铁腕】
158【铁腕】 (第1/2页)谭明光对于薛淮的自信并不意外,从这个年轻人抵达扬州第一天起,他就显示出不符合年龄的成熟稳重,与传闻中鲁直单纯的性情截然不同。
但是谭明光做不到对方那般从容。
薛淮足够年轻且背景深厚,哪怕他在扬州折戟沉沙,只需沉寂一段岁月,将来依旧有希望东山再起,谭明光自然没有这样的底气。
他好不容易才在知天命之年坐上扬州知府的位置,一旦摔下去便再无复起的机会,故此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虽说刘谋和孟江已经到案,玉堂丰总号的部分账册也带了回来,只是单凭这些恐怕撼动不了刘家的根基。”
谭明光投子认负不再纠结棋局,转而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继续说道:“国朝百年,律法渐趋完善,连坐之罪虽未彻底废除,但除非是谋逆大罪,像刘谋这种情况牵连不到刘家,京城刑部复核那一关便过不去。”
“这是自然。”
薛淮坦然道:“下官没有想过靠刘谋这种纨绔子弟解决庞大的刘家。”
“那……”
谭明光沉吟道:“为何要打草惊蛇?”
这是他目前想不通的问题,他虽然没有看过仪真县胡家和兴化县一干人等的详细口供和提供的证据,但是通过薛淮这几个月的行事风格来看,对方手里必然握着关键的凭证,否则他不会在盐院直接和许观澜撕破脸。
既然如此,何不直接对刘家出手?
至少也要逼迫对方交出一些关键的涉案人物,而非刘谋这种一问三不知的纨绔子弟。
如果刘家不肯松口,府衙便可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
薛淮平静地反问道:“府尊,你觉得刘傅等人会坐以待毙么?”
“自然不会,且不说刘傅本就老练狡猾,即便他真的小瞧了你,许运使亦不会犯这种错误。”
谭明光摇头道:“说起来愚兄颇为惭愧,初上任时也曾有一腔抱负,然而以刘家为首的豪族盘踞本地数十年,当初虽被令尊弹压得不敢闹腾,终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利用姻亲和利益结成一张大网,这张网上既有遍布本府各地的里正粮长,亦有关联两淮各地大江南北的中小商户,更有盐运使乃至江苏巡抚这样的大靠山。”
薛淮能够感觉到对方的无奈和萧索,便宽慰道:“府尊这一年来端的不易。”
“其实也不算艰难。”
谭明光自嘲一笑,继而道:“我每日在府衙后堂研读经史,或者挥毫泼墨,外面的事情有一众属官料理妥当。只要不是天生劳碌命,这种日子倒也悠闲。只是……我有时候也会想,这样做终究是不对的,既然做了本地百姓的父母官,焉能无视他们的疾苦?”
谭明光起初对薛淮和对刘让等人并无本质区别,都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理尔等是与非的态度,因为他不相信薛淮真有肃清扬州官场的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心中的天平不断偏移,当薛淮在兴化县干脆利落地解决民变危机,那一刻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迟疑,否则等到尘埃落定,他这个扬州知府在薛淮面前将无半点分量。
先前他将许观澜和盐运司的底细交给薛淮便是表态,今日这番自白则是更加清晰地表明决心。
薛淮会意道:“人生在世难免坎坷不断,此番若非有府尊从始至终不遗余力的支持,下官面对扬州一地复杂的局势亦是有心无力。”
“贤弟过谦了。”
谭明光的神情愈发温和,眼角多了几分笑意:“不知贤弟下一步准备如何做?”
“下官想再等一等。”
薛淮不紧不慢地说道:“当下对方已经出了两步棋,其一是鼓动那些盐商来闹事,其二是故意将刘谋和玉堂丰的破绽摆在我们面前,府尊觉得接下来他们还会有什么动作?”
谭明光沉吟道:“他们除了故布疑阵扰乱你我的视线、暗中处理那些牵扯进来的人和物,多半还会拉乔家与沈家下水,如此才能逼迫你收手。”
“府尊明见。”
薛淮微笑道:“许观澜和刘傅等人想让我成为扬州城的众矢之的,那我便给他们这个机会,所谓做的越多错的越多,等到他们以为我被种种艰难困住之时,我再直取中军。”
他将手中的棋子按在棋局之中。
这一刻谭明光从薛淮身上感受到极其明显的凌厉杀意。
薛淮的想法看似简单,谭明光却知道其中蕴含着多少困难,今日那些聚集在府衙外面的盐商只是对方的试探,接下来如果薛淮坚持查办那些鱼肉百姓、勾连官府的大盐商,只怕会迎来一场又一场暴风骤雨。
一念及此,谭明光肃然道:“贤弟放手去做,愚兄会帮你顶住上面的压力。”
“多谢府尊!”
薛淮拱手一礼,随即起身道:“下官先去会一会刘家四公子。”
“好。”
谭明光欣然点头,又叮嘱道:“贤弟,既然你已下定决心,不妨以此事为契机,正式向扬州父老宣告,府衙将会彻查本地豪族的一应不法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