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伍万里震惊志司全明星首长!第五战役方案初定!(必看!)
第三百二十二章 伍万里震惊志司全明星首长!第五战役方案初定!(必看!) (第2/2页)稳妥起见,我还是多向各位前辈学习请教,不能太锋芒毕露了,得蕴含中庸之道……”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极其符合东方传统的中庸谦抑之道。
李云龙正端茶喝了一口,听到这话直接喷了出来,一边呛咳一边指着伍万里笑骂道:“好你个伍万里!
在这里打马虎眼装谦虚?!
你还中庸上了?
你还讲什么不锋芒毕露?!
我李云龙带的兵能中庸?
当年汉城那坚固的城墙是谁第一个冲上去的?
伪韩首都大门谁轰开的?
平泽港血战是谁断定美军是诈术,回头把人家太平洋分舰队揍了个七荤八素?
港岛又是谁单枪匹马把英国人吓得屁滚尿流连金条和人都乖乖交出来了?
你还搁这儿给老子装不露锋芒?
你浑身上下都是锋芒,扎得老子眼睛疼!”
孔捷用力拍着椅子扶手,声如洪钟地接话道:“哈哈哈!就是!
老李说的一点没错!
十九岁就能带着敢死队砸开敌国首都大门!
老孔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中庸’的兵!
伍万里要是不锋芒毕露,那李云龙就算从不抗命严守纪律的乖孩子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
满堂的将领们听到这里,再也绷不住哄堂大笑起来,沉闷紧张的指挥室气氛瞬间被冲淡了不少。
这话精准戳中了李云龙当年的脾气——五上五下,背大锅发配被服厂,攻打平安县城……桩桩件件的“光辉”事迹。
“孔二愣子,你他娘的扯老子干嘛!
这作战会议开得好好的,翻老子陈年老账算什么英雄好汉?
老子抗命好歹能正面击溃强敌,比你的发面团被鬼子的山本特工队打趴下光彩!”
李云龙老脸涨红,撸起袖子佯怒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不禁再次笑了出来。
“好了好了!肃静!”
老总敲了敲桌面,声音不大却带着无可置疑的威严,室内的笑声和喧闹迅速平息。
他强忍着笑意看向伍万里道:“看看!伍万里同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你这点‘谦虚’,在你这实打实的战功和刚才的惊人表现面前,太不够看了!
李云龙同志说的对,你是我们志愿军一把最锋利的尖刀!
现在,刀都亮了,就别藏着掖着了。
我今天就是听你‘狂’一回!
想到什么说什么,好的坏的都行,不用讲那些弯弯绕绕的道理!
就算是给我陈总这份草案当个参考,哪怕是块砖头呢,总参也好回头拿去美玉再磨一磨。
放开了说!”
此话一出,所有的目光再次紧紧锁定了伍万里,带着催促和鼓励。
李云龙更是催促道:“小子,别墨迹!
怎么打这群美国少爷兵?怎么吃掉他们的重兵集团?
痛快地说!”
伍万里深吸一口气,脑海中的记忆,胸中酝酿已久的念头在奔流。
他眼神中的谦逊迅速褪去,代之而起的是深潭般的沉静和一种无形的、洞悉全局的锋芒。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巨大的战略地图,落在了象征着当前对峙最前沿的那条漫长弯曲的战线说道:
“诸位首长,既然老总有令,万里便斗胆直言。
战场如棋局,瞬息万变却又暗藏脉络。
根据敌情研判,我提出以下第五次战役作战构想:
核心是‘集中主力,东西钳击,中央突破,纵深割裂,速战速决’!
第一步,西线为主攻!
钳形攻势必须狠、准、快!
西线突击集团——第19兵团!
任务核心:在临津江正面强渡突破!
兵力配属:4个主力军,配属190门火炮、28辆坦克及工兵部队。
突破点选择极为关键。
需选在敌布防相对薄弱、江面较窄、南岸滩头有我军可短暂依托的隐蔽区域。
部队应提前一夜于江岸多地点潜伏展开,集中炮兵火力,在总攻发起前半小时,对敌江防阵地、预设雷区、火力点实施第一次猛烈压制!
时间要短,但火力密度要够,力求瘫痪敌前沿感知和反击能力!”
李云龙目光一闪,手指在椅子扶手上重重一点道:“好!先给他脑袋上来一记狠的,打个措手不及!”
孔捷闻言,也微微颔首。
伍万里接着说道:“炮火延伸后,工兵部队必须瞬间跟上,迅速架设浮桥、清理通路!
主攻部队以团、营级战斗群为单位,成梯次强渡临津江!
重点在于一个‘快’字!
第一批突击分队务必在火力间隙完成渡江、登岸、扫荡残敌、建立初步桥头堡!
这直接关系到后续主力能否迅速投入!
渡江次序必须严令各部遵守,防止部队拥挤在滩头或桥上,重蹈遭敌空地火力集火的覆辙!
抢占滩头阵地后,部队不做纠缠!
以最快的速度,沿着预设路线,直插敌军西线纵深!
目标——汉城北侧高阳、议政府方向!
行动要迅猛!
最终任务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抵达并威胁汉城外围交通枢纽。
控制汉江以北有利区域,切断美第24师、新编陆战一师可能向中部的退路,同时形成从西面包抄美九军的态势!
此路成功与否,关系到能否将大量敌军牵制在汉城方向无法他顾
要为我中部集群突破创造条件!”
傅首长听完,下意识地点燃一支烟,烟雾缭绕中,眼中锐光毕露道:
“穿插的深度和速度是关键。
一旦慢了,被反应过来的美军粘住。
就成了啃硬骨头,这钳子就合不拢了!”
丁伟补充道:“不错!
一定要抢在美军调整部署收缩防线之前,把刀子捅进去!”
伍万里的指挥棒毫不停歇,瞬间转向西线战场道:“所以,突击集团——第9兵团!
你们的行动,直接决定钳头能否有力砸下!
首日作战重心在于——以迅猛攻势击破或击溃当面的南朝鲜第6师!
该师部署于中部偏左的芝浦里、大利里区域,属于美九军防御体系的前沿屏护。
其战斗力虽弱于美军,但依托山地构筑了纵深梯次防御。
要达成战役突然性,我建议:总攻发起同时,集中至少三分之二以上的优势炮兵火力,在选定的一至两个狭窄正面上实施高强度的饱和炮击!
持续时间十五至三十分钟!
目标不仅是摧毁敌前沿工事,更要最大程度地震慑和削弱敌抵抗意志!
同时,小股精锐侦察分队,利用炮火掩护和夜间或晨雾等视距不良条件,向敌纵深处多路渗透、穿插,制造混乱!
炮火延伸后,装甲力量和伴随步兵组成数把尖刀,选择敌防御结合部或薄弱地段实施坚决突破!
一旦撕开口子,后续主力部队应立即全力压上,沿着突破口猛烈扩张战果!
目标是迅速切割分割敌南朝鲜第6师部队,尽可能歼灭其有生力量!
然后主力不作停顿,立刻转向!
沿有利地形向敌纵深侧翼猛插!
主要打击方向是迂回美九军的侧后翼,与第19兵团形成合力,完成对美九军西线的钳形合围态势!”
会场里一片肃静,只有铅笔划在纸上的沙沙声。
伍万里停顿片刻,让各兵团指挥员消化他的意图,随即,指挥棒如同离弦之箭,猛然刺向战线中部的铁原至涟川一线道:
“第二步:中路重锤砸硬核桃!中央突破,割裂敌阵!
中央突击集团——第3兵团!
你们是这盘棋局的定鼎一子!任务的核心是——正面强攻!
砸开敌核心防线!
实现战场割裂!
兵力:3个主力军,15军、12军、60军,配属集团军级炮兵群!
首日作战目标明确:在涟川至铁原一线,撕开美第3师、土耳其旅以及可能增援的美第45师部分部队构筑的核心防线!
战术要点一:绝对火力优势下的雷霆一击!
发起时间与两翼兵团同步!
在攻击开始前一个小时,必须完成所有炮兵的隐蔽进入阵地和精密校射!
开战后,炮兵火力打击要分层次、有重点!
第一波次,以重炮群覆盖敌已知或预判的炮阵地、指挥所、通信枢纽、兵营集结地!
第二波次,中大口径压制火炮集中打击敌一线支撑点和堑壕体系!
第三波次,迫击炮抵近封锁敌预备队集结地和道路!
整个炮火准备力求持久、猛烈,持续四十分钟以上!
务求最大程度摧毁敌防御体系、杀伤敌有生力量、压制敌炮兵反制!这是步兵突破的前提!”
陈首长嘴角露出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赞许弧度,低声对身边的老总说道:“这小子,深知大兵团运动战中炮火作为‘开路先锋’的重要性。”
伍万里的指挥棒重重敲打在代表敌核心阵地的位置,继续说道:
“战术要点二:步兵攻坚务必坚决迅猛!
待我炮火延伸信号发出,早已严阵以待的突击步兵营应立即发起冲击!
先锋攻击箭头务必配备足够的火箭筒、爆破筒、火焰喷射器!
目标只有一个:清除残存火力点、炸塌坚固工事、强占关键阵地!
后续梯队要紧随其后,巩固突破口,驱散残敌!
必须不惜代价,确保在敌遭受炮火重创、初步恢复组织前,达成初始突破!
战术要点三:纵深发展要锐不可当!
一旦突破口形成,负责战役发展的精锐突击部队——我认为可以15军为矛头主力——应立即投入!
他们的作战目的绝非肃清眼前之敌,而是利用初期的震撼效果和混乱,不顾一切地向敌纵深猛插!
核心目标:以最快速度抢占金化附近的交通要道枢纽!
这是联合国军东西两线联系的生命线,必须切断它。
彻底割裂敌军西线美九军、美一军与中部美十军及东线南朝鲜军主力的联系!”
15军,这支英雄的部队,应在突破后,视情况组织精干机动兵力,甚至可以加强部分坦克分队,直取金化!
务必在战役发起后24小时内,至少将敌东西主脉切断!
拿下金化,我军便立于不败之地!
东西两敌,任我分割!”
伍万里最后的八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整个会场的气氛都被这中路雷霆般的构想激得炽热起来。
李云龙兴奋地搓着手道:“对!中路就是砸!砸开了就豁然开朗!”
伍万里并未停顿,指挥棒指向中央集团后方继续说道:“同时,12军、60军作为后续强大梯队,负责及时跟进,扩大突破口,肃清突破口两侧及纵深残敌,抗击可能之敌反扑,牢牢巩固住战果!
确保15军这把尖刀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刺入敌心脏!
此战,中央集团的压力最大,面对的敌人最硬,但一旦突破成功,对整个战役全局的贡献也最大!”
丁伟皱着眉沉思道:“美九军核心就在那里,美三师、土耳其旅都非鱼腩。
正面强攻,伤亡会很大,时间压力也极大。
但若能如期撕开口子,确实能盘活全局。”
伍万里笑着点了点头,为保持连贯性没有解释而是继续说道:“第三步:东线助攻穿插,牵制敌人,防敌合流!”
伍万里的指挥棒迅疾东移,指向东线的崇山峻岭道:“左翼次要方向——由人民军第三、第五军团及我军第40军、39军部分兵力构成联合攻击集群!
你们的战略定位是——有力助攻!
确保主攻方向成功!
核心任务一:在东线麟蹄至杆城东部、元通里至寒溪岭一线,发动猛烈进攻!
大利里、元通里和寒溪岭等关键区域的守敌是南朝鲜第三军团所辖的第三师团、首都师!
依托险峻山地构筑了层层阵地,甚至部署有坚固的永备火力点。
作战方针:积极进攻,有限目标!
集中力量,在数个地段形成局部优势!
主要打击目标为南朝鲜第三师团!
力求在战役初期即对其防御体系产生强大压力,牵制其主力于正面阵地,使其无法抽调兵力支援西线和中路战场!
同时,要特别注意敌首都师!
其位置更靠东,防御体系更完备,若判断其有向前或向主战场机动的迹象,务必果断组织火力拦阻或小股部队侧击迟滞!
核心任务二:重点穿插割裂!
必须在我军攻势展开的同时,甚至稍前,组织一支强有力的精干部队,建议由擅长山地战的第39军一部承担实施横向穿插!
目标:从战线中部偏东的位置,沿着美军与南朝鲜军防线的结合部,隐蔽而迅猛地向敌纵深穿插!
具体路线可考虑从寒溪岭西南寻找薄弱点!
这支穿插部队的任务艰巨而明确:利用地形和战役初期的混乱,避开敌主力防守区,大胆向纵深挺进!
核心战略目标:抵达联合国军部署中部的后方枢纽——加平!
到达加平周边后,立即抢占制高点,控制关键通道,构筑阻击阵地!
其意义在于:从内部进一步割裂联合国军中部与东部尤其是南朝鲜第三军团的直接联系!
形成一个深深的楔子,打乱敌人整个战线的完整性!
同时,也切断东线之敌可能的西退之路!
保障我西线和中路主攻集群的左翼安全!”
孔捷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满眼震撼的说道:“好!
这一着,既打东线之敌,又策应中路分割!
妙!39军干这个在行!”
九兵团宋首长提出了关键问题道:“但是,东线山高林密,穿插部队的隐蔽和补给难度极大。
时间窗口稍纵即逝,一旦拖沓被敌发觉或围困,不仅任务失败,反成拖累。
穿插部队规模、路线选择、接应点、脱离方案,必须极其精确!
而且,要提前预判敌可能的东西横向联系通道,以便准确卡死!”
伍万里对宋首长的敏锐表示肯定道:“宋总指挥所言极是!
这正是穿插行动的核心难点。
方案制定必须慎之又慎,选择最具山地战斗经验、最富机动性的团级力量,确保指挥通联顺畅。
路线的选择,需要结合最新的航拍照片和前线侦察报告反复推演,务必利用天然掩蔽。
后勤保障需要伴随轻装运输队和预定空投点支援。
至于卡点位置,必须提前锁定这几处高地或必经隘口,作为预备阵地备选!
同时,指挥所应密切关注其动向,一旦穿插部队到达预定区域,迅速调动部分火力对其进行支援!”
会场内的高级将领们或沉思,或低声交流,地图上那三条巨大的战略箭头:
西线的两把尖钳,中路的破甲重锤,东线的致命楔子,已经构建出一个清晰立体、极具魄力的攻击蓝图。
伍万里收回指挥棒,环视全场,进行总结道:“第四步:战役目标与关键要点!
最终战略目标:通过上述三线协同突击,力求在战役第一阶段,预计持续5-7天,歼灭联合国军西线及中路前沿主力部队。
包括但不限于美第3师主力、土耳其旅、南朝鲜第6师团大部,重创美第24师、新编陆战一师等部,并对东线南朝鲜军主力予以沉重打击!
力求歼敌总规模达到五个师或旅左右!
战役关键在于三点:一、突击的突然性与火力!
隐蔽集结、多路佯动、欺骗手段必须做足!
所有部队必须严格遵守战役发起时间!
集中所有可用炮兵力量,在主攻点形成绝对的、毁灭性的首次火力打击效果!
首日炮火准备的强度与精度,直接决定步兵突破的成功率!
二、速度!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胜机!
部队突破后发展战果的速度,尤其是西线第19兵团的渡江速度、纵深穿插速度。
中路第15军向金化的穿插速度,以及东线穿插部队向加平的穿插速度!
务必快!快!再快!
必须在敌指挥系统判断清楚我方主要战役企图、调整部署、特别是调动其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预备队驰援之前,达成对敌西线美九军为核心的主力初步合围、对敌东西线和中部的实质性割裂!
所有指挥员需明确传达任务,赋予基层充分临机决断权,抛弃拖沓,直奔目标!
三、保障与协同!
后勤!弹药基数、油料、口粮必须确保!工兵部队务必保障关键通道、桥梁的抢修畅通!
尤其是临津江渡场与金化方向!防空!
西线第19兵团渡江和集结阶段、东线穿插部队在敌控区机动阶段,面临最严峻的空地威胁!
所有防空火器必须优先加强给这两个方向的部队!
同时,争取夜间行军、宿营!协同!
东西两翼突击集团务必时刻关注中路核心突破口的进展,及时调整向心攻击路线;中路突破集团必须全力保障金化通道的夺取与固守。
东线部队在牵制主敌的同时,必须对穿插部队提供力所能及的火力支援并掩护其侧后!
最高指挥机构需统筹协调全局,确保三路大军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咬合,不能脱节!”
当伍万里的作战方案构想终于阐述完毕,会议室内陷入一种奇特的寂静。
不是质疑,也不是简单的惊愕,而是被一种宏大、精密且极具攻击性的战役构想在脑海中震撼过后,仍未能完全消化的肃然。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弥漫的烟雾和将领们凝重如铁的呼吸声。
地图上那三把象征着西线钳合、中路凿穿、东线扎钉的巨大利剑,其寒光似乎穿透了纸张,映照在每个人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