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两京十九省
第19章 两京十九省 (第1/2页)夏日愈急,天日愈烈,远目眺望已然是一片郁郁葱葱之相。
京城诸部各自忙碌不堪,削减宗室之事、废除旧政之事,九州万方诸事都压在了这数百成千的人肩上。
华盖殿。
一众内阁大学士左右侍立在皇帝身边,杨荣正汇报着如今大明的地方情况。
“如今大明朝两京一十四省,诸省皆由三司分管,其中浙江、河南、陕西、湖广、山东、交趾六省,皆设置有巡抚,挂正三品副都御史职衔,自先帝第一次命朝臣巡抚诸省以来,已渐成定例。”
“此番守正公建议增省的设想,大概如下,将山东布政使司之中属于辽东的土地,单独设省,辽东乃是军事重地,当初贵州设省,亦是同样的原因。”
在明朝时期,后世的辽宁省是归属于山东的,李显穆看重辽东的局势,认为有必要专设一个省,来和辽东都司军政呼应,此举乃是为了辽东安定。
朱高炽只略一思索,便欣然同意,“山东和辽东隔着直隶和渤海,的确不便,应当单独设省,既然身处辽河流域,又在辽地,朕希望那里永远安宁,便命名为辽宁吧。
在那里常设一个辽宁巡抚,和奴儿干都司的指挥使相互照应,多多耕种繁衍,永固我大明东北边疆。”
众人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你我君臣之间就不必这样客套了,还有哪里都说说吧。”
杨荣瞥了一眼李显穆,李显穆轻声道:“陛下,接下来就由臣来说吧。”
朱高炽和朱瞻基闻言纷纷坐直了身体,由李显穆亲自来说,怕是不简单啊。
果不其然,李显穆一张嘴就震动了华盖殿——
“陛下,臣等所思,乃是拆分南直隶。”
朱高炽和朱瞻基立刻瞠目结舌,拆分南直隶,简直骇人听闻。
“天无二日、地无二主。”李显穆的声音却很是平静,“大明纵然有南北二京,但直隶却不需要两个,南直隶的地盘,太大了。”
最后三个字如同巨石直接砸到了所有人的心中,沉甸甸的压的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这三个字也暴露了李显穆为何要拆分南直隶。
究其根本便是南京政治地位特殊。
如果做个比喻的话,南京就像是太上皇,但太上皇就得无权才行,而以南京为核心的南直隶,却大的惊人,富裕的惊人,纵然朝廷派出了几波南京镇守,有勋贵、太监、锦衣卫,可还是让人不放心。
李显穆在内阁中提出此事后,只稍加讨论,内阁便一致通过,于是这件事被搬到了皇帝面前。
朱高炽和朱瞻基对视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凝重,朱高炽缓缓道:“南京乃是龙兴之地,不可不慎重,若是要拆分的话,明达你有何计划?”
这话让内阁众人精神一振,这说明皇帝并不排斥,而是要看看合不合适。
“臣等的初步计划是只保留南京和应天府,让应天府并列于诸省单独存在,而其余诸府都剥离出南直隶。”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直辖市的概念,但单独管理的例子还是有的,本质上来说,两大直隶的府都是单独管理。
“南直隶东部建立一个横跨长江的省份,以苏州为省城,南直隶西部则以凤阳为省城。
分别建省后,江北和江南风俗不同,拆分淮上,使山东、河南以及新建立的两省分食其地,防止割据,其次则拆分江南,立省之后,和直隶不同,便有了乡土之分。”
拆省之策,就是为了降低地方权力,稳固中央,各省府县的划转也是为此,皇帝和太子都听的很清楚。
一旦将南直隶三分,在整个南方,就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威胁京城的存在了。
“那南京六部五府?”太子朱瞻基迟疑道,“若是只保留应天府,那南京的机构岂不是赘余了?”
南京那一整套的朝廷机构,才是三分南京之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百万槽工衣食所系,而如今则是朝廷大员衣食所系。
不过李显穆他们既然讨论过,自然早就有准备,李显穆侃侃道:“若是此番分省真的实行,朝廷之中便会多出五个省来,南京六部侍郎若有功的可以任命为布政使,无功的左迁按察使。
南京六部尚书则直接调往诸省以尚书衔派往诸省担任巡抚,其余的中低品官员则各自调往诸省担任学道提督等省府官员。
这么一算下来,如今南京的高级文官数量尚且还不够。”
听李显穆一说,朱高炽和朱瞻基顿时了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