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颠沛流离
第一百九十二章颠沛流离 (第1/2页)这个春节,是我在我做游子多年才梦寐以求调回清流中学,第一个大节日,我抛弃了诸多的不快,调整了好心情,在学校请赶场的大哥一起吃了午饭后,愉快地乘船,第二天就是除夕,准备了丰富是过年货,回到马伏山老家,与父母及家人等待新年的到来。
这个除夕,老幺在部队服兵役,只有我陪父亲。晚上,在大哥家剥瓜子,还聊天,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到凌晨一点过。在零点前几秒钟,事先在二哥家拿来的了除天行的爆炸物,新旧之交,点燃大火炮和鞭炮,这就是马伏山最热闹的瞬间,我激动了一阵,此起彼伏,打破了山间沉寂。
春节这天,我们到学校后面梁上二哥的打米坊聚餐。然后,我们几个在周围的田坎上散步。
初三,我做东,请大哥和二哥两家人一起聚餐,二哥赶回来,他这几天一直在忙,对广东惠州一个建筑地基打桩工程承包业务很感兴趣,从谈话中,得知他基本上敲定了项目,现在只是考虑招工的问题。我们三个小家轮流做东,初四又在老大家聚餐。初五,我们几兄弟约好祭祖。初六,二哥带领五十多位老乡出门了。最麻烦的就是直达广州的火车票买不到。他请我同行到火车站,助一臂之力。我们感到火车站后,还是请原来帮过忙的罗大姐继续帮忙。这火车从大城市开来,早已满载,车门都不开。罗大姐早车上的乘务员打开车窗,二哥一行五十多人从窗口爬上去,然后才让我们把行李包分别递进去,我才松了口气。这县级小站只停三分钟,能够把人全部送上车,很满意的。
二哥一大批人离开了马伏山,我觉得不好玩,于是以看电视为主要活动,充实自己的寒假生活。我去过汉城,还进过舞厅,还去过老刘家。因为放假后只付了一部分老刘家那笔欠款,看得出老刘家个别人有点不高兴,我有点不受欢迎。出门看天色,进屋看脸色。凭我的敏锐观察力,这点不会有假。但我我怪他们的。所以我没有在他家住宿,而进入公家旅社休息。这晚上,我因重感冒,喝了好几种药物,方才好受一点。按说,我们老家有句土话,叫年归年款。大年三十前就应该还清老刘的欠款,这是老幺参军前欠下的一大笔债,差五十就是千元,短期内是没有办法还清的,远远超过我的收入。我在无奈之下,只好请老刘家属,我那位同学理解。他们不便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实话说,老幺去部队后,这笔债务让我耿耿于怀,象千斤担子压在身上。工作九年了,这是为别人的事让我背上的最大一笔债务。不到一百元的工资,一年都还不清。这个经济压力,加大了我外出挣钱的决心和勇气。压力产生动力,一点也不夸张。
我送二哥一行外出搞外包工程,也希望他们顺利。我去邮局看看,正好收到了四封信。二哥的,老幺的,铁钉一个姑娘的,还有烟台来的。虽然头痛,还是坚持在铁船上一口气看完。
在感冒头痛中,坚持草拟了本年度工作计划,在校务会上获得顺利通过,开学这一个大任务就算圆满完成了。继续在报刊上寻找人才招聘信息,好想发现自己需要的东西。在过完假期颠沛流离的日子后,一切又趋于稳定,心也安静下来,不再浮躁。我过河上老街,到王家亲戚看望长辈子,正好,那位大表叔也在场。我们聊起来,他谈到他儿子就读铁钉职高的事,还表示感谢,我当然说,区区小事不足挂齿。说起来,这王家亲戚是我应该感恩的。我去读高中时,他家还送了我一床被子和十元学费,在那个年代,那样舍得,这是难能可贵的。对于他家孙子读成职高,在我的职责范围内,可算是举手之劳,微不足道的。任过乡长的表叔,一向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还为我家提供过不少方便。我们都很敬重他。我很想为乡长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比如为他长子王斌介绍女朋友。后来,那位王老弟去深圳后,大龄未婚,有人就介绍一位女老师让他们认识。彼此不熟,姑娘的姐姐问我是否认识这位小王,我赞美了一番。当然我并没有说跟王家是亲戚,是为了避嫌。我对王家很了解,干部家庭,家风正,男子又优秀能干。姑娘回去跟全家一说,对王斌很满意,他们很快就结婚了。小家庭非常幸福美满,夫妇还生育了两个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