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出海等同于抽血?
第425章 出海等同于抽血? (第1/2页)回到京城,赵清虎也清闲了下来。
之前为了忙碌出海的事情,他也是亲自过问过不少事情的。
皇家银行的出海,可不仅仅是皇家银行一家,而是整个银行系统的出海。
此外,煤炭商会、雪花盐业这些,最终的出海名单,都是要他过目的,需要盖章确认。
好在,事情很顺利,而且,这些大型公司,第一批出海的人员,一半是接受就地安置政策,准备扎根海外的。
另外一半,则是选择了接受外派,以五年时间为期,五年后他们是要回来的。
第一批人员已经出海,后续,还需要源源不绝把培训的人才送出去。
接下来十到二十年,这绝对是常态。
比如煤炭商会的煤炭学府,除了栽培大渊皇朝境内需要的人才外,还需要为海外输送人才而服务。
有一个十到二十年,到时候,之前普及的义务教育,就能培育出一批数量惊人的人才,人才缺口会大大弥补。
只是,还没在家休息几日,京城内,突然出现了一些反对出海的声音。
出海等同于从大渊皇朝身上抽血,以大渊皇朝的根基来资助海外开垦地的论调竟然出现了,而且是大面积出现,形成了舆论潮浪。
突然的消息,让整个朝廷都有些措手不及。
赵清虎接到消息后,脸色也是一变。
怎么回事?好端端的,这是谁要阻拦朝廷出海?
当日,《大渊日报》就接到了任务,编辑部的人,全都去了几家高等学府,请出了一些大儒跟学者,当场约稿。
幕后黑手虽然有所准备,短时间内,就在京城形成了一个舆论潮浪。
看上去是来势汹汹,但是,实际上,也就是市井之间在议论而已。
高等学府,特别是国子监,以及文人墨客群体中,根本没有出现类似的论调。
赵清虎看了内卫的报告,笑了,“出手之人手段有点低劣啊。”
“也许,是他们请的人,并没有在读书人中间形成舆论吧,毕竟谣言止于智者。”孙公公道。
“陛下是什么想法?”
“把人挖出来,连根拔起!”
孙公公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丝寒冷。
这位可是皇帝身边的特务头子,一旦冷了脸,杀伐之气逼人啊。
一旁王老爷擦了擦额头冷汗,好家伙,皇帝这是要杀人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这方面着手调查吧,有人想要让朝廷出不了海。”赵清虎道。
孙公公眸光微微一缩,随即点了点头。
赵清虎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孙公公是聪明人,很快就有了怀疑目标。
除了朝廷,还有谁有能力出海?
江南的地主豪绅?想都不用想,这些人肯定有能力出海。
而且,他们也参与到了大渊皇朝如今出海的潮浪之中。
只是,第一次出海,他们瓜分的利益实在是少得可怜。
当初太子出海,带出去的商会不少,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北方的。
遥想当初,南方一些力量,还在跟南王针锋相对,争抢盐业版图呢。
后来江南盐会被击败,一部分远走海外被葬灭汪洋大海,一部分投诚。
但是,除了这些盐商外,江南从盐业之中获取利益,或者想要借助盐会,给朝廷为难的家伙可不少。
出海的庞大利益摆在面前,这些人想要独占,搞一些小动作,可以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