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抉择时刻
第一百一十六章:抉择时刻 (第2/2页)现在,他们手里握着曼联的条件,该去和另外两家好好谈谈了。
在曼彻斯特机场货运区,海关系统里三条来自摩纳哥的私人物品清关记录突然成了焦点。
三只贴着摩纳哥公国物流标签的板条箱正在接受例行检查,里面不过是某位蒙特卡洛富豪订购的雪茄和古董钟表。
但路透社驻机场记者看到“摩纳哥”这个关键词的瞬间,立刻联想到正在,曼彻斯特谈判的球星罗伊。
尽管货物清单上分明写着收货人是“J.B.控股公司”。
十二分钟后,这则语焉不详的快讯通过彭博终端弹进伦敦金融城的交易大厅。
高盛的分析师刚读完标题就条件反射地敲下买入指令,曼联股价应声上涨1.8%,创下当月最高涨幅。
芝加哥某对冲基金的年轻交易员甚至给上司打了电话:“摩纳哥来的神秘货物,肯定是罗伊提前运私人物品!”
直到傍晚俱乐部发言人无奈澄清,这场由三箱雪茄引发的资本狂欢才戛然而止。
7月10日,范尼在荷兰家乡格芬迎娶未婚妻斯拉茨。
婚礼现场挂满荷兰风情的彩带,一辆装饰着红白玫瑰的劳斯莱斯载着新人驶向教堂。
街边商店的橱窗上,当地店主们自发贴满了祝福标语。
弗格森的出现让现场记者们颇感意外。
这位曼联主帅不仅亲自赴宴,还在致辞时开起了玩笑:“这小子在厨房比在禁区还听话。”
荷兰国家队助教范哈内亨和范尼的队友们纷纷举杯,奥运冠军霍根班德也来道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好朋友,范尼也曾经邀请贝克汉姆出席自己的婚礼,但与贝克汉姆积怨已久的弗格森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甚至威胁范尼说倘若小贝出现在婚宴上,自己就绝对不会去荷兰。
最后,碍于弗格森的面子,范尼不得不放弃了邀请贝克汉姆的计划。
7月10日,罗伊低调现身伦敦。与外界猜测不同,他此行并非与切尔西谈判,而是应法拉利车队和舒马赫的私人邀请,前往银石赛道观看F1英国大奖赛。
银石赛道位于英国中部,前身为二战军用机场,1948年首次举办英国大奖赛,并在1950年成为F1世界锦标赛的首个举办地。
这条单圈5.141公里的赛道历经变迁:1955-1964年间与Aintree赛道轮流办赛,1964-1987年又与BrandsHatch赛道交替举办,最终在1987年成为英国大奖赛的固定举办地。
作为英国赛车工业的发源地,银石至今仍是全球赛事最密集的赛道之一。
罗伊戴着棒球帽坐在VIP看台上,目光紧盯着赛道。
当舒马赫的红色法拉利呼啸而过时,他微微前倾身体。
第15圈,舒马赫通过晚进站策略超越雷克南时,罗伊轻轻点头。
比赛最后阶段,看着舒马赫稳稳守住领先位置冲过终点,罗伊起身鼓掌,随后低调离场。
赛后,罗伊参加了法拉利车队的私人庆功派对。
他低调地站在香槟塔旁,手里端着一杯矿泉水,偶尔与舒马赫和车队经理托德交谈几句。
当摄影师举起相机时,他不动声色地退到人群边缘。
派对进行到一半,罗伊便礼貌地向主人告辞,在夜色中乘上一辆黑色轿车离去。
7月10日晚,皇马官网突然发布公告,同时弗洛伦蒂诺的私人发言人也向媒体证实:皇马青训出身、一个半赛季前被出售给摩纳哥的罗伊,这位新晋欧冠和欧洲杯双料射手王,正乘坐俱乐部专机飞往马德里。
公告刻意保持低调,但时机耐人寻味。
次日7月11日正是皇马主席大选投票日。当专机降落在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时,伯纳乌球场外的投票站正在做最后布置,工作人员正清点着明天要用的选票箱。
停机坪上,弗洛伦蒂诺的私人助理手持接机牌站在最前排,而航站楼玻璃后已隐约可见闪烁的相机闪光灯。
消息一出,整座城市瞬间沸腾了。
酒吧里的球迷放下酒杯,盯着新闻里报道的航班信息,有人已经开始高唱队歌。
街边的报亭前,人们争相抢购晚报,头版赫然印着那个熟悉的名字。
那个曾被俱乐部放弃,如今却已是欧洲最炙手可热的前锋。
皇马球迷论坛里,帖子以每秒几十条的速度刷新:“他回来了!”“这是最好的竞选宣言!”“明天投票,今天接人,这还用选吗?”
伯纳乌附近的广场上,人群越聚越多。
有人挥舞着围巾,有人点燃焰火,更多人只是听着收音机,等待最新消息。
他们没人看过他离开时那个落寞的背影,但记得他在伯纳乌那场惊天表演。
面对号称“银河战舰”的豪华阵容,他像戏耍孩童般连过三人,用一记轻巧的挑射开启帽子戏法。
进球后,他站在伯纳乌的草坪中央,在全场死寂中缓缓抬起双手,做了一个为自己加冕的动作。
这个画面成为当赛季最经典的镜头,也成了皇马球迷心中最痛的伤疤。
当欧洲杯期间巴萨主席高调宣布要不惜代价引进他时,整个马德里都屏住了呼吸。
直到那句“我永远不会加盟巴塞罗那”通过媒体传出,皇马球迷才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长气。
如今,这个曾经被抛弃的孩子,这个在别处证明了自己的王者,在选举前夜归来,这比任何竞选承诺都更有分量。
街边酒吧的电视里正重播着那个加冕动作,老球迷看着看着就红了眼眶,而年轻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唱起了改编的助威歌。
售票窗口前,几个年轻人已经开始讨论新赛季的套票。
而在投票站外,工作人员默默清点着选票箱,耳边尽是远处传来的欢呼声。
这一夜,整座城市都确信:明天的选举已失去悬念,因为最好的拉票方式,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行动。
7月11日,皇马主席选举在马德里如期举行。
从清晨9点开始,伯纳乌球场外就排起了长队。
弗洛伦蒂诺在妻子陪同下第一个投票,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随着投票进行,他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最终在总计23401张有效选票中,弗洛伦蒂诺以22933票、98%的压倒性支持率成功连任。
整个投票过程井然有序,但结果毫无悬念。
当其他候选人还在发表竞选宣言时,计票板上弗洛伦蒂诺的得票数已经一骑绝尘。
傍晚时分,《马卡报》提前宣布弗洛伦蒂诺胜选,而此时仍有不少球迷专程赶来为他投下最后一票。
当晚21点,当选举委员会正式公布结果时,弗洛伦蒂诺只是简单表示:“从明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打造世界上最伟大的球队。”
这句话被解读为一系列重磅引援的信号,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那个在选举前夜抵达马德里的天才前锋,正是弗洛伦蒂诺连任后的首要目标。
皇马球迷们已经认定,罗伊的回归只是时间问题。
当皇马会员们在伯纳乌投下选票时,马德里机场的VIP通道内,罗伊安排的接机人员正举着写有“陈兰”字样的接机牌。
航班准点抵达。
舱门刚开,11岁的罗文就像颗小炮弹般冲了出来,怀里紧紧搂着个篮球。
紧跟其后的是妹妹罗米,她蹦跳着,辫子上的发绳随着步伐一甩一甩。
小姑娘古灵精怪地转着眼珠,脸上写满了即将脱离母亲管教的雀跃。
走在最后的是陈兰和尼古拉斯-希斯伦。
希斯伦一手拖着一个大行李箱,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接机人员快步上前接过行李,希斯伦这才松了松领带,掏出手机给罗伊发了条简讯:“安全抵达。”
罗米已经迫不及待地钻进等候的商务车,趴在车窗上朝母亲做鬼脸。
而罗文则全程盯着窗外,手指不停地在篮球上摩挲,仿佛已经看到了皇马篮球青训营的球场。
车队缓缓驶入萨拉曼卡区一栋白色别墅的庭院时,早已蹲守多时的《马卡报》记者第一个举起长焦镜头。
当罗伊出现在别墅门口迎接家人的画面被捕捉到时,现场快门声顿时响成一片。
《阿斯报》的摄影记者甚至激动得差点摔了相机。
这个画面说明了一切:在马德里购置房产,将全家接来定居,还把弟弟送进皇马青训营。
各家媒体的直播车立刻将画面传回编辑部,标题清一色打出“欢迎回家”。
就连路透社的驻西记者都开始起草英文快讯,所有人都明白,这已经是最直白的官宣。
雕花铁门刚打开,罗文就抱着篮球冲向后院的球场。
罗伊站在门廊下,看着母亲和弟弟妹妹走近。
“主卧给您,”罗伊带着陈兰走进宽敞的卧室,“阳台朝南,采光很好。”
他又推开隔壁的房门:“这是罗文的房间,离球场近,方便他训练。”
这时罗米扯了扯哥哥的衣角,眼睛已经泛起泪花:“那我呢?”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小手紧紧攥着罗伊的袖子。
“你跟着我住。”
罗伊蹲下身,擦掉妹妹脸上的泪珠。
罗米抽抽搭搭地说“舍不得妈妈”,却悄悄往哥哥怀里钻得更紧了些。
她的眼泪还挂在脸上,嘴角却已经忍不住上扬。
那副又哭又笑的狡黠模样,和罗伊在球场上蔫坏时的招牌笑容如出一辙。
小姑娘偷偷瞥了眼正在整理行李的母亲,又往哥哥怀里蹭了蹭,活像只偷到鱼的小猫。
罗伊捏了捏妹妹的鼻尖,兄妹俩相视一笑,眼神里闪动着同样的顽皮光彩。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这则消息像野火般通过电台、电视和报纸蔓延。
新浪体育的编辑室在凌晨三点灯火通明。
值班主编盯着传真机吐出的照片,立即拍板撤换了准备好的头条。
第二天清晨,当球迷们打开电脑,赫然看见首页通栏标题:《弗氏王牌!罗伊回归助皇马主席高票连任》。
配图是罗伊在马德里别墅前微笑的照片,下方小字写道:“昔日弃将今朝王者归来,银河战舰迎来最强拼图”。
文章里写道:“弗洛伦蒂诺用最聪明的方式化解了与罗伊的旧怨,不是道歉,而是与他创造新的历史。当其他候选人还在演讲拉票时,这位建筑大亨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他能把世界上最优秀的球员带回伯纳乌。现在,拥有罗伊的皇马将让整个欧洲颤抖。”
文末编辑特意加粗了一行字:“还记得那个在伯纳乌戴帽后为自己加冕的少年吗?现在,他真的要在这里称王了。”
东京《朝日新闻》体育部的编辑们彻夜未眠,反复核对着传真照片的每个细节。
次日头版赫然印着粗体标题:《罗伊大人,马德里凯旋》。
报道中将他称为“现代武士的荣归”。
日本NHK电视台中断晨间剧播出,紧急插播这则新闻。
演播室里,资深解说员声音颤抖:“这位被称作‘毗沙门天庇佑的年轻武神’的球员,终于登上了欧洲之巅”
秋叶原的专卖店前,皇马新赛季球衣的预售广告前围满了年轻女孩。
涩谷站前,举着“罗伊大人应援团”横幅的粉丝们引起路人围观。
大阪道顿堀的巨型广告屏下,一群身着仿制武士袴的球迷正襟危坐,外国游客误以为是在举行传统仪式。
最引人注目的是东京西班牙大使馆前,天刚亮就有球迷带着手绘的“欢迎来到马德里”横幅守候。
马德里街头,球迷们挤在报亭前争购刚出炉的晚报。
伯纳乌球场外的公用电话亭排起长队,都是咨询季票预订的球迷。
而在巴塞罗那,当地报纸的头条还停留在里杰卡尔德的战术改革,只有加泰罗尼亚电台在午夜档悄悄播了条简讯:“又一位巨星被皇马招安。”
(下一章写决定二,实在写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