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平壤告急,乙支文德献策
第234章 平壤告急,乙支文德献策 (第2/2页)乙支文德此刻心情何尝不沉重,但他还是不得不强颜作笑安慰高建武道:
“大王,中原汉人有一句古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王和满朝文武无碍,待隋军撤退之后,一样可以重建平壤城,甚至可以将新的平壤城修得更大更雄伟,足以比肩隋国的大兴和洛阳。”
高建武闻言不由苦笑一声,知道乙支文德只是为了宽慰自己。
毕竟若真是到了那个时候,高句丽百废待兴,有数万战死的将士需要抚恤,几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需要安置,十几座沿海城池需要重建,朝廷又能拿出什么钱去重建一座与大兴和洛阳比肩的平壤城。
此时此刻,他突然羡慕起了那位身在中原的隋朝天子杨广了。
因为之前杨广三征他们高句丽不利,最终导致天下臣民皆反,隋朝险些就此亡国。
可隋朝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如今只是平定了河北,稍稍恢复一点元气,便能再次出兵征伐他们高句丽,将他们高句丽搅得天翻地覆,民不聊生。
但作为三次隋高战争的胜利者,他们高句丽至今都没有缓过来,面对隋军的再一次大举征伐,根本拿不出多少应对之策,只能一味去被动死守,待隋军士气和粮草不济自行退兵。
这一刻,他对隋朝和高句丽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有了一个很清醒的认识。
隋朝的国力可以支撑他们失败无数次,但只要胜利一次就可以了。
而高句丽可以胜利很多次,但只要失败一次,便是亡国灭种的下场。
面对这么一个体量是他们高句丽无数倍的对手,他们高句丽当真有赢的可能吗?
这一刻,高句丽王高建武内心变得异常迷茫。
而乙支文德目光毒辣,很快便注意了他们大王眼中的迷茫,当即猜到了他心中的忧虑,便再一次宽慰他道:
“大王切勿气馁,虽说隋国国力确实在我们高句丽之上,但大王别忘了,当年鲜卑人的实力不见得在我们高句丽之上。
但他们最终还不是趁着中原内乱的机会,步步蚕食,最终入主了中原,将汉人彻底赶到了长江以南。
如今的情况与当年何等相似,当年鲜卑人正是借着氐族人建立的大秦在淝水之战败给晋朝的机会崛起,而如今突厥人同样对中原虎视眈眈,一如当年的氐族人,而我们高句丽人只需要效仿当年的鲜卑人,蛰伏起来,暗中积蓄力量,待突厥人与隋国斗得两败俱伤之时趁机南下,步步蚕食,不断拉拢汉人的士族为我们高句丽效力,最终一样可以入主中原,建立我们高句丽人的王朝。”
听乙支文德这么一说,高建武一颗心顿时振奋了不少,觉得他们高句丽人还是有机会入主中原,一了几百年来高句丽历代先王的夙愿。
可就在他们君臣二人商讨退敌之策时,一名侍卫却一脸兴奋闯进殿来报:
“大王,莫离支,天大的好消息,隋军从黄城退兵了!”
什么?隋军退兵了!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建武和乙支文德都不由愣在当场,久久没有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