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建文元年:聚宝门的雨夜阴谋
第四章 建文元年:聚宝门的雨夜阴谋 (第1/2页)第四章建文元年:聚宝门的雨夜阴谋
建文元年四月廿一,申时三刻,乌云如墨压城。朱瞻膳站在聚宝门外的破庙中,听着檐角雨珠砸在青石板上的声响,掌心的冷汗浸透了袖中密档。素梅倚着斑驳的泥塑神像,把玩着一枚鎏金匕首,刀刃上“梅花堂”三字在昏暗光线下泛着冷光。
“小王爷倒是准时。”她抬眼,嘴角勾起一抹笑,“密档原件在此,看过之后,咱们便该动身了。”
朱瞻膳接过木匣,掀开的瞬间瞳孔骤缩——匣中除了他见过的“通虏”密档,竟还有一卷绘着燕王生辰八字的《推背图》,卦象批注处用朱砂写着“天命所归,当继大统”。这分明是谋反的铁证,若被朱允炆查获,燕藩将再无退路。
“素梅姑娘果然好手段,”他握紧木匣,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伪造密档、煽动谋反,你们究竟想让燕藩做替死鬼,还是想借刀杀人?”
素梅挑眉:“小王爷何出此言?咱们的目标不是一致的么?助燕王清君侧,救大明于水火。”
“住口!”朱瞻膳猛地将木匣砸在神案上,铜锁崩断声惊起梁上寒鸦,“湘王焚宫时,你们堵死密道;今日又拿出这等僭越之物,分明是想坐实燕藩谋反罪名!说,你们背后的主子到底是谁?”
话音未落,庙外突然传来马蹄声。春桃浑身湿透地撞开庙门,鬓角插着的梅花镖歪向一侧:“小王爷!燕王已收到消息,正派朱高煦率三千精骑向聚宝门赶来,可……”她转头盯着素梅,“可沿途关卡的守将竟全换成了梅花卫的人!”
素梅冷笑,匕首在指间转出寒光:“看来小王爷果然不听话,非要逼咱们动手。”她抬手轻挥,庙顶瓦片碎裂声中,数十名黑衣人如夜枭般跃下,手中兵器在雨中泛着幽蓝——是淬了毒的梅花镖。
朱瞻膳后退半步,春桃已抽出短刀护在身前。他忽然想起胡先生的话:“梅花卫的毒镖见血封喉,唯有刺中膻中穴方能破解。”正要提醒春桃,却见素梅手腕一抖,三枚镖破空而来,目标竟是他面门。
“小心!”春桃猛地推开他,镖尖擦着他耳垂刺入墙中,尾端红绫在风中翻飞如血。朱瞻膳这才惊觉,素梅今日并未佩戴惯常的白海棠,取而代之的是一朵枯萎的红梅——那是梅花卫“绝杀令”的标志。
“春桃,带密档先走!”他抽出腰间佩剑,剑鞘却是朱元璋亲赐的竹节纹——内置机关可发射袖箭。春桃犹豫一瞬,抓起木匣破窗而出,却被两名黑衣人截住去路。
雨声中,素梅的琵琶声突然响起,曲调正是《十面埋伏》。黑衣人听到乐声,阵型骤然一变,竟摆出了梅花五瓣的合围之势。朱瞻膳挥剑劈开迎面而来的短刀,余光瞥见庙外火光渐盛,分明是梅花卫点燃了周边民居,想借火势逼燕藩骑兵退避。
“你以为烧死百姓,就能嫁祸给燕藩?”他咬牙挥剑,剑尖挑落一名黑衣人面罩,露出左颊上的梅花刺青,“朱元璋若泉下有知,定会剐了你们这些败类!”
“太祖爷?”素梅的琵琶声突然走调,“他老人家当年杀功臣时,可比咱们狠辣多了。小王爷,你以为自己是祥瑞,实则不过是枚棋子——和湘王一样的棋子!”
这句话如重锤击中心口。朱瞻膳想起湘王临终前那封未及送出的回信,想起他眼中的不甘与绝望,怒意突然化作烈焰。他反手甩出袖箭,正中素梅持琵琶的手腕,檀木乐器轰然落地,露出夹层中半卷《燕王起居注》——上面用蝇头小楷记着朱棣每日的行踪,竟精确到何时用膳、何时见客。
“你监视燕王!”朱瞻膳惊怒交加,“你们根本不是为了清君侧,而是想挑起内战,让天下大乱!”
素梅捂住伤口,笑意不减:“聪明。可你现在才明白,是不是太晚了?”她忽然吹了声尖锐的呼哨,庙后传来木料断裂声,整面山墙轰然倒塌,露出其后堆满的火药箱——梅花卫竟要炸掉聚宝门,嫁祸给燕藩。
千钧一发之际,暴雨中突然传来铁蹄声。朱瞻基身着明光铠,手持金背大刀,率亲卫破火而来:“老二,接着!”他抛出腰间箭囊,朱瞻膳接住时触到囊底硬物——竟是朱元璋的真遗诏。
“炸开城门,活捉逆贼!”朱瞻基怒吼,刀光闪过处,两名黑衣人首级数落。朱瞻膳这才惊觉,兄长身后跟着的不是燕藩私兵,而是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原来朱瞻基早已接管了南京城防。
素梅见状,抓起一枚火把掷向火药箱。朱瞻膳不及细想,合身扑上去用身体压住火把,火星灼穿衣料,烫得他闷哼出声。春桃趁机挥刀砍断火药引信,转头时却见素梅已翻墙而逃,红裙在雨中划出刺目弧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