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唐赛儿
第三百四十章 唐赛儿 (第1/2页)待我上了平台,眼前的情景让人讶异万分。
这处平台大概七八十平方,紧挨着岩壁,岩壁内凹,形成了一套大平层大小的天然洞穴。
平台以及洞穴的四周,布满了骸骨,足足可能有六七十具,歪东倒西躺满了一地。
骸骨旁边还有不少盔甲、刀剑,甚至还能见到锅灶。
拿着探照灯往骸骨照去,发现普遍个子不高,骨骼比较细,显然都是女人。
最显著的特征为,这些骸骨全都比较完整,未见刀砍剑伤的痕迹,骨头上布满了不少黑灰色斑点。
全都中毒而亡?
由于佛母井常年潮湿,地面的盔甲刀剑,锈迹斑斑,手稍微一捏,就彻底碎裂。
狗皮丁翻了好多副铁器,没找到一副完整的,全腐朽不堪。
“太可惜了!小孟,如果这些盔甲刀剑完好无损,弄出去应该卖不少钱吧?”
我点了点头。
“估计二三十万是有,但烂成这样,收废铁的都不要。”
我蹲下身子,在骸骨的旁边,还发现了不少三公分见方的铁牌,上面似乎有字,但被铁锈给盖住了。
岁月侵噬,这些铁牌非常脆,稍微一用力就断裂。
找到一块硬度相对高一些的铁牌,在旁边石头上小心翼翼地磨,上面的铁锈像雪花一样洒落,铁牌上露出了几个字。
佛母军。
我心中一震。
村民口中传说的故事,竟然是真的?!
无论是古董商、盗墓贼、考古专家,对历史传说的探究,都是深入骨髓的一种习惯。
这一下彻底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强烈想弄清楚这支佛母军到底是什么来路。
转身拿起了旁边的甲胄,采用与磨铁牌一样的办法,将上面的锈迹给挫开,接连挫了好几幅甲胄,无一例外,在腰带下方都刻着产地。
益都卸石棚。
它们全产自益都?
要知道,封建社会对刀剑虽然进行管控,但由于生产生活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利器,所以对普通百姓拥有刀剑,官府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对甲胄却完全不一样,甲胄可以防刀剑砍伤,是纯军事用途,官府与平民之间唯一的武器优势,便是官府拥有大量的甲胄,所以对私铸甲胄者,一经发现,必是杀头的重罪。
佛母军如此多的甲胄竟然都出自同一个地方,只能说明一点,益都卸石棚乃她们起兵或者盘踞的大本营。
益都这个地方,现在应该为鲁省青州。
近六百年前、鲁省青州、女性部队、折纸为兵、将领为佛母......
我脑子突然一闪。
明初起义女将唐赛儿?!
应该是她!
我当年在廖小琴的指点之下,翻看历史典籍,对唐赛儿的印象尤其深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