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1章 生死有命,岂能坐视不理!
第一卷 第11章 生死有命,岂能坐视不理! (第2/2页)“好。"
朱元璋交代完便走进一家店铺,李伟则老实待在原地。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意识到:
“嗯?难道我可以跑了?”
想到这里,他迅速环顾四周,没发现有人盯梢,朱元璋也迟迟未归!
机会来了!
李伟拔腿就跑,接近城门时才慢慢收住脚步,装作漫不经心的模样,就这样空手朝城外走去。
四周进出城的人大多挑着担子背着包裹,唯独他两手空空、步履匆忙,可城门守卫就像没看见一样,就这样让他离开了。
离开城门一段距离后,李伟撒腿狂奔!
终于!终于逃出生天了!从此以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他坚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大明混出个安逸日子绝非难事!
李伟刚逃出城门,朱元璋才不疾不徐地从店里走出,朝城门方向望了一眼,忽然沉声喝道:“来人!”
一位挑着扁担的路人匆匆放下担子,走近拱手低声说道:“皇上!”
“那家伙逃了?”
“是的,皇上,已有两位兄弟追了上去。"
“嗯,不错,盯紧些,莫让他溜了。"
“遵命!”
交代完下属后,朱元璋目光深远地望着李伟离去的方向:
“你的未来,就在此一举了。"
李伟逃离城池一路疾行,然而从皇宫到城门这段路长达十余里,早已耗尽他的体力。
仅仅跑了不到三百米便筋疲力尽,气喘吁吁,只能减缓脚步。
但他并非愚钝之人,出城后避开了主路,专拣偏僻小径行走。
应天府即今之南京,地处长江之畔,水网密布,河汊纵横,湖沼星罗,山峦起伏,地形错综复杂。
李伟逢水便渡,遇林则入,没多久便迷失方向。
此刻他自己也辨不清方位,实在走不动了,便坐下来稍作休憩,再继续前行。
这般时走时停,竟又来到一条大道旁。
李伟心想已离得够远,遂沿路侧缓行,一旦听见声响即躲入路旁林中。
一个多时辰后,李伟认为足够远离危险,停下确认方位。
可惜他是个方向感极差之人,无导航指引,即便有太阳也难以判断东南西北。
这个时代与后世迥异,后世人口十四亿,除却人迹罕至的西部地带,中原大地村落遍布,行数里便可见村庄。
而如今,虽不知他已行多远,至少十余里当无疑问。
但这段遥远路程中,他竟未遇到一村一落,深刻体会到何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
这令他颇为苦恼,此时两手空空,身无长物,看来得展开野外生存之技了。
……
正当李伟缓缓踱步之际,忽闻前方有异动,为保万全,迅速潜入路边林间。
“救命啊!救命啊!……”
远远望见,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仓皇奔逃,身后两名面目狰狞之人挥刀紧追不舍。
李伟心中一震,暗忖大明治安竟如此不堪?
战乱刚刚平息不久,各地的土匪山贼似乎还未被彻底剿灭。
这片荒郊野外,远离城镇村庄,官府的力量更是难以触及。
小女孩衣衫破旧,满脸恐惧,奔跑间忽然脚下一滑,重重摔倒在地上。
她苍白的脸色预示着危险的逼近,还未起身,两名土匪已经追至,前后夹击,将她团团围住。
“嘿嘿,这下看你往哪儿逃!”一名土匪狞笑着逼近。
小女孩吓得跪倒在地,不停地哀求:“放过我吧,请你放过我!”
另一名土匪凶相毕露,冷笑道:“在寨子里不是有饭吃、有衣穿吗?为什么要逃跑?”
小女孩完全顾不得回应,只是拼命磕头求情,然而这样的举动显然毫无作用。
这一切,李伟都看在眼里。
他虽为现代社会的一介书生,手无寸铁,却也于心不忍。
上前救助无疑是送死之举,但他实在无法袖手旁观。
正当李伟左右为难之际,那凶狠的土匪已经抓住了小女孩。
李伟面色骤变,咬牙道:“生死有命,岂能坐视不理!”
给自己壮了壮胆,毅然决然地抓起一根树枝冲向土匪:“住手!这是白昼,岂容胡作非为!”
话音未落,便被愤怒的土匪打断:“哪里冒出来的傻瓜,还不快走!”
李伟沉默片刻,见言语不起效,便豁出去了:“你大爷的,快放开那女孩!”
土匪一听勃然大怒:“找死的小子!”随即示意同伴继续控制女孩,自己则挥刀直逼而来。
李伟心下一惊,握紧手中树枝摆出防御姿态,凝神注视着冲来的敌人。
土匪挥刀劈下,李伟急忙用树枝格挡,“咔嚓”一声,树枝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