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锦水汤汤,与君长诀(1)
第9章 锦水汤汤,与君长诀(1) (第1/2页)事情要回到这日辰时说起。
四月二十六,芒种。
一早,秦可卿被王熙凤、林黛玉同史湘云劝说入园子顽,原不想去,奈何泼辣凤姐儿生拉硬拽,连着李纨都说:
“今儿人齐,我本也不耐,还不是一道被拉来了。便一齐罢。”
如此,可卿只能应下,回了西厢换衣裳。
瑞珠宝珠更希望她能多出去玩闹,开朗些,嬉笑为她打扮,还扑了胭脂遮盖病色倦容。
再回来同贾蓉告辞时,乍现的仙姿让他观之…难耐,恨不得立马支棱起来,补上婚礼那日的残缺。
但更多的,是欣慰,也放下了多半担忧。
这段时间,似少了在天香楼居住时生怕贾珍骚扰的忧思,便也能睡得香甜些,贾蓉眼见着她的精神头虽缓慢,但的确在恢复。
今日上了妆,换了新衣,几同变了个人。
‘好事。’
还愿意顽,愿意动,能去热闹,说明她的抑郁症没到不可挽回的程度。
说秦可卿九成的死因是抑郁,不是贾蓉的个人猜测。
为了画画而闭关品原著时,贾蓉也对秦可卿到底得了什么病感到深深好奇,于是上网查了不少资料。
其中他认为最靠谱的,是广洲中医药大学付杰英教授的分析。
原文秦可卿病入膏肓时,尤氏形容:她这些日子,不知怎么了,经期有两个多月没有来,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那两日,到下半日就懒怠动了,话也懒怠说,眼神也发眩。
还说一天要换四五套衣服。
可见病情体征为:停经、虚汗不止。
贾珍遂相求冯紫英请了“医理高深”能“断人生死”的神医张友士来。
经过为秦可卿左右手三部九候,张友士原话为:看得尊夫人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伏;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
而左手“寸”这个位置对应的是心脏,“沉”是指用力按压才摸得到脉,“数”为脉搏极快。
连起来的意思就是说,秦可卿在身体很虚弱的情况下,心跳还非常快。正是心神不宁,强弩之末,鞭打病牛的状态。
右手“关”对应肝脏,同样很“沉”,代表肝气不通,“伏”指不断忧思,导致郁结堵塞,才造成肋下疼痛。
右“寸”对应肺,细而无力表现出来是说话少、气无力、出虚汗,还畏风怕冷,形成头部供氧不足,所以“眩晕如坐舟中”。
右“关”对应脾胃,脾胃虚弱就吃不进东西,消化不良。营养跟不上,越来越瘦,便“形销骨立”。
肝亏,肺虚,火重,加上睡眠不好,无法恢复,精神怠倦。
秦可卿整个人就像一截蜡烛两头烧。
为了维持生命,身体自启动最后的保护机制,就是停经。
张友士说前人诊断像有喜,但绝不是。
他给的定论为:“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反又思虑太过。”
死循环。
说白了,性格使然,神医难治。
她自己也非常清楚,才对凤姐儿说“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综上所有,付教授给的说法是:
随着焦大揭开最后一层遮羞布,秦可卿的典型重度抑郁症彻底躯体化,导致自身免疫系统崩溃,最终形成肝血痨。
病因一:长期情绪低下,忧思过重。
病因一的病因:贾珍性骚扰。
而挂上天香楼的那条汗巾子,许是贾珍某日再忍不住,以探病为由,强行扯下的。
被得逞,惟一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