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 > 第254章 宝贝

第254章 宝贝

第254章 宝贝 (第1/2页)

“谢谢吴哥了!我再敬您一杯!”李哲说着,又端起了酒杯。
  
  “哎,半杯半杯!”吴绍辉连忙按住李哲的手,笑着说,“咱慢慢来,好酒得慢慢品。”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被推开了,服务员端着托盘走进来,开始上菜。
  
  第一道是吴绍辉点的“三不粘”,金黄油亮的,盛在白瓷盘里,还冒着热气。
  
  第二道是“扒鸡茸鱼肚”,鱼肚泡发得刚好,上面盖着一层细腻的鸡茸,汤汁浓得挂勺,一看就有食欲。
  
  李哲拿起筷子,夹了一口“三不粘”放进嘴里,软糯的口感在舌尖散开,甜而不齁,还带着淡淡的鸡蛋香。
  
  “不错。”李哲赞了一声,上辈子,他在某音见过一个姓隋的大厨做过,但还是头一次吃。
  
  众人也跟着尝了起来,一时间,包间里只剩下咀嚼声和“好吃”“味儿真地道”的称赞声。
  
  吃喝了一会儿,李哲像是突然想起啥,放下筷子:“吴哥,我跟几家涉外酒店有生意往来,从他们那儿收了不少外汇券。
  
  我想问问,我这外汇券能不能从咱外贸公司买东西?或者说,能不能请外贸公司帮忙代买些物品?”
  
  吴绍辉脸上的笑容收了收,露出点为难的神色。
  
  他放下酒杯,解释道:“李老弟,这外贸公司有明确规定。我们只能按自身的进出口经营范围和规定,给符合要求的主体代理进出口业务。
  
  这外汇和外汇券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个人不能直接用外汇券参与外贸交易资金结算。这事……真办不了。”
  
  李哲听完,脸上没太大变化——他之前就有过了解,外汇券主要是在国内的友谊商店、华侨商店、涉外宾馆这些指定地方买东西的特殊凭证,国家管得严,怕外汇券直接流进市场,搅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吴绍辉看了李哲一眼,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接着说:“李老弟,我大概明白你的想法。外汇券和人民币官方兑换是一比一,但在指定商店里,用外汇券能买到不少人民币买不到的紧俏货,购买力比人民币强多了,你是想借着这个溢价做点生意,多赚点钱,对吧?”
  
  李哲坦然点头:“吴哥您说对了,我确实有这想法。不过您放心,我这些外汇券都是酒店正常结的货款,来源正,没一点问题,不怕查。”
  
  “来源正也得小心。”吴绍辉叹了口气,压低声音提醒,“黑市上确实有人收外汇券,兑换率比官方高不少,有时候一块外汇券能换一块二甚至一块三的人民币,但做这个的都是有背景的人,咱们普通人根本碰不起。你要是没太深的背景,我劝你千万别沾,万一出点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吴哥,谢谢您提醒,我记在心里了。”李哲诚恳地说。
  
  其实在问吴绍辉之前,他就把外汇券的用途琢磨了个遍,可想来想去,合法的途径也就只有在那几个固定场所消费,根本没法用来做生意。
  
  他甚至动过心思,想用外汇券去友谊商店买些进口的稀缺商品,比如进口彩电、手表,然后自己开个小店,用人民币高价卖出去。
  
  可他仔细查了相关规定,最后还是放弃了——这种行为很可能被判定为“投机倒把”,轻则罚款没收货物,重则还要坐牢,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就在这时,洪三放下筷子,适时开口:“李老弟,你有外汇券,不如去友谊商店买些稀缺值钱的东西。”
  
  李哲笑了笑,他有二十多万外汇券,哪里用得完:“常用的东西我都买了,还剩着些闲钱。”
  
  其实他心里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着外汇券去指定银行,按一比一的比例兑换成人民币,可这样一来,就浪费了外汇券的溢价,他觉得太不划算,总有些不甘心。
  
  洪三摸了摸下巴,突然眼睛一亮:“对了!我有个亲戚在荣宝斋工作,上次跟他聊天,听他说荣宝斋和友谊商店有不少珍贵的收藏品,像清代的瓷器、老坑的翡翠、还有名人的字画,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你不如用外汇券买几件收藏品放在家里,这些东西年限越久越值钱,以后保准能升值,比你存着外汇券划算多了。”
  
  金百万在一旁听了,问道:“洪哥,这荣宝斋不是也能用人民币支付吗?何必用外汇券呢?多不划算。”
  
  “金老弟,这你就不懂了!真正的好东西,普通渠道根本买不到。”洪三喝了口茶,笑着说:“要么得有过硬的关系,能让内部人员拿私藏的货;要么得有人脉,能搭上供货的渠道;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外汇券——国家现在要创汇,特意把一些稀缺的珠宝、收藏品放出来卖,就是为了吸引外国人或者有外汇券的人购买,换更多的外汇。”
  
  洪三的话像一道光,给李哲提了个醒。
  
  他之前没往这边考虑过,这会儿仔细一想,收藏品种类多,有瓷器、玉器、字画,翡翠,不同种类的升值潜力也不一样。
  
  要是能挑到几件品相好、稀有度高的收藏品,不仅能把闲置的外汇券用掉,还能做个长远投资——这可比把外汇券存在手里,或者冒险去黑市兑换划算多了,也安全多了。
  
  李哲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茅台,心里慢慢盘算起来:回头得找个时间,去友谊商店或荣宝斋逛逛,看看里面到底有哪些收藏品,再找洪三的那个亲戚打听打听,哪些东西值得买。
  
  要是真能找到合适的,这外汇券就算是用对地方了……
  
  ……
  
  翌日上午。
  
  京城崇文门的灰瓦屋顶刚被春阳晒暖,琉璃厂西街的青石板路就漫着股子热乎气。
  
  一辆白色伏尔加停在荣宝斋门口,李哲推开车门,提着黑色公文包下车,黑色西装衬得他精神头十足。
  
  荣宝斋的朱漆大门敞着,门楣上“荣宝斋”三个鎏金大字晒得发亮,门两边黑底金字的楹联。门前两级青石板被踩得溜光,几个提鸟笼的老爷子正扎堆儿闲聊。
  
  李哲刚站定,就见洪三从里头快步跑出来,深蓝色卡其布夹克领口别着枚英雄钢笔,脸上笑出俩酒窝:“李老弟,你来了。”
  
  “洪哥,劳您久等了。”
  
  “我也是刚来,进去跟我表哥打了个招呼,他那正好有顾客做鉴定,得稍等一会。”
  
  “不着急。”李哲应了一声,跟着洪三往里走,墨香、木头味儿混着旧纸的气息一下子扑过来。
  
  正厅挺敞亮,头顶雕花木梁上吊着几盏黄铜吊灯,光洒在博古架上,亮堂堂的。
  
  架子上摆得满当当:玻璃罩里的青花瓷瓶,缠枝莲纹细得能看清纹路;卷轴书画排得整整齐齐,露出来的题跋上,名家印章红得扎眼;还有些小玉件、石印章,在光底下泛着润润的光。
  
  柜台后站着几个穿深蓝色对襟褂子的店员,跟客人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倒让这厅堂多了股文雅劲儿。
  
  “咱去偏厅等,那儿清净,我表哥平时就搁那儿给人看东西。”洪三边说边拽着李哲往里头走,绕过摆着大端砚的展台,就进了偏厅。
  
  偏厅比正厅小点儿,墙上挂着几幅近现代的画,角落摆张红木八仙桌,桌上放着一套紫砂茶具。
  
  里侧长柜台后,一张宽大红木书桌摆着放大镜、手电筒、软尺,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坐在那儿,齐肩黑发梳到耳后,浅灰色中山装穿在身上,看着稳当又温和。
  
  这会儿,那男人正盯着一位大爷手里的物件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