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真正的布局2
第617章 真正的布局2 (第1/2页)是华兴在芯片设计工具领域,向那座被国际巨头把持数十年的堡垒,吹响的总攻号角!
冯庭波的身体已经完全转向那三块白板,她有些激动。
海思作为设计方,对EDA工具的依赖和痛点,她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条链的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海思乃至整个华兴尖端芯片的生死。
她看着“盘古引擎”、“伏羲助手”那一个个充满野心的名字和实实在在的性能数据,一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底涌起,混合着巨大的压力和同样巨大的期待。
她和陈默暗地里为这个布局努力了两年多,甚至可以说是从渡河项目的第一天起,就在悄悄的为此奋斗。
陈默在明,她在暗,两人几乎是联手瞒过了所有人。
宋春雷重新戴上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反复扫视着三块白板。
尤其是“钟耀祖团队”和“AI驱动”那几行字上。
作为掌管集团技术投资方向的老帅,他深知这种核心自研能力,尤其是AI赋能的尖端工具,在未来竞争中的决定性价值。
这步棋的凶险与潜力,都大到难以估量。
周振宇更是感觉后背已经完全湿透,心脏狂跳不止。
他负责海思与EDA的协同,暗自想着这条链一旦真正打通并成熟,将给海思的设计能力带来何等恐怖的提升。
这不再是受制于人的工具,而是可能成为领先对手的武器。
冯亦如的目光则牢牢锁定在第三块白板上。
钟耀祖团队那些耀眼的突破,是他直接领导下的成果。
也是他呕心沥血,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顶着巨大的压力,协调资源,才让这些天才的构想一步步变成现实的代码和引擎。
强烈的自豪感和沉重的责任感交织在一起。
陈默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关掉了激光笔,红色的光点消失。
会议室陷入一种更深沉的安静。
“布局完成,链条初成。”陈默的声音打破了寂静,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但这只是开始。链条的强度,需要实战的淬火;拼图的缝隙,需要用真正的设计流片去磨合、去填补。”
他目光率先放在冯亦如脸上:
“亦如,整合禾芯,打通它与自研后端、验证工具的接口,是当务之急。
我要在三个月内,看到禾芯的3DEM引擎,在冯总指定的5G基站芯片前端设计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拿出让FOUndry(晶圆厂)信服的仿真报告。”
“明白,陈总。”冯亦如的回答很沉稳。
陈默又看向冯庭波:
“冯总,海思的压力最大。
自研工具链的可靠性验证,必须用最先进、最复杂的设计来压测。
BalOng5000,只是开胃菜。
后续麒麟980、昇腾910...
这些旗舰芯片,要逐步、分模块地导入我们的自研流程,尤其是钟耀祖的后端和验证工具。
风险和收益并存,这步,必须跨出去。
拜托您了。”
冯庭波深吸一口气,眼神里的压力化为火焰:
“海思责无旁贷。
BalOng5000的射频前端模块,就是禾芯工具的试金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