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这年头,贼都这么大胆啦?
第四十二章 这年头,贼都这么大胆啦? (第2/2页)孙星探神色一凛,微微皱眉,立刻打断道:“张大人,慎言!太后如今乃国之太后,朝堂之事,她自有决断,切不可再以寻常父女关系论之。”
张云桥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歉意:“孙大人勿怪,是老臣失言了。只是陛下年纪尚轻,今日朝堂上对待蒙古之策,实在令人忧虑。《礼记》有云:‘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此为仁德之道,陛下却欲奴役蒙古平民,这实在与我朝以仁治国的理念相悖甚远呐。”
孙星探轻轻叹了口气,神色略显凝重:“张大人所言,我岂会不知。只是陛下初登朝堂,急于树立威望,做出些激进决策也在所难免。只是这决策,确实过于草率了。”
张云桥微微向前倾身,眼神中满是忧虑:“孙大人,老臣以为,如今陛下身边急需能引导他的良师。他对朝堂之事诸多生疏,又如此冲动行事,长此以往,朝堂恐生祸乱。在陛下尚未完全领悟治国之道前,太后继续主理朝政,或许更为妥当。您看呢?”
孙星探心里暗暗叫苦不迭。想当初将女儿送进宫,确实是看中了皇家能带来的权势与荣耀,自己辞去文渊阁大学士之位,也是为了避嫌,好让家族能长久享受这份荣华。可谁能想到,先帝驾崩如此之快,女儿成了太后,独揽大权。这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危机四伏。自己每日都提心吊胆,生怕女儿行差踏错,更怕旁人借机攻讦,殃及整个家族。
如今陛下终于上朝,他本以为能让自己和家族的处境稍微安稳些。可眼下这情况,大臣们又觉得陛下不行,还想让太后继续掌权。他清楚,女儿手中的权力越大,家族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第一个被清算的恐怕就是自己一家。
孙星探权衡再三,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思索片刻后说道:“张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陛下虽年轻,但毕竟已登基临朝,骤然让太后继续主政,恐引起陛下心中不快,也易遭旁人议论。我们还需想个更周全的法子,既能引导陛下走向正途,又能让朝堂平稳过渡。”
张云桥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孙大人所言极是,依老臣之见,不如先找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劝陛下多学习先贤之道,暂放缓朝堂决策……”
对话还在继续,刘载均也趴在窗口看着小顺子,却听见楼下忽然有人惊呼,“嘿!瞧瞧这楼上趴的是啥玩意儿?这年头,贼都这么大胆啦?日头还没落山呢,就敢跑这儿来踩点啦?”
周围几个路过的伙计也都纷纷围了过来,起哄道:“哟呵,还真是!竟然穿个太监衣服?可够胆肥的……”
小顺子本来就紧张得心脏狂跳,被这一喊,吓得脚下一滑,直接从挑檐上“哗啦”一声,竟然是摔了下去!
刘载均“卧槽”一声,心想别被发现是我们的人啊!抬手赶紧先关住了窗户。
小顺子落地惨呼一声,“哎哟喂!疼死爷爷我啦!”疼得五官都扭曲在了一起,嘴里忍不住就想骂人,可还没开口就反应过来,赶忙捂住了嘴。
在鹤鸣楼里的孙星探和张云桥听到外面的动静,只是微微蹙了蹙眉。张云桥轻轻放下手中的茶杯,神色略显疑惑,说道:“外面如此喧闹,似有变故,不知发生了何事。”
孙星探依旧一脸沉稳,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窗户方向,语气平静地说道:“市井之地,嘈杂之事常有,不必理会,张大人,我们且继续商议正事。”说罢,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茶,悠然地抿了一口,仿佛外面的喧嚣与他们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