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作绕指柔
第六章 化作绕指柔 (第2/2页)石凤翔敏锐地察觉到,照搬照抄美军单兵携行具是走不通的,西北边防军的单兵装备和班组战术与美军有很大区别。首先西北边防军使用木柄手榴弹,美军用球形金属手榴弹,西北边防军特别重视手榴弹的使用,他们强调步兵的五大技能是射击、投弹、拼刺、土木工程作业、爆破。每个战士都要携带至少四枚手榴弹,这问题就来了,木柄手榴弹体积是大的,美军的甜瓜手榴弹体积小便于携带,他们有单独挂件的手榴弹袋甚至一个袋子可以带24枚,可是西北边防军的木柄手榴弹就不行,每人都要带,体积又那么大,如果单独挂,就占了太多空间。
其次,美军步兵班里全部是装备步枪,而西北边防军计划在步兵班里装备至少两支***(当时又叫手提机枪),而且准备为特种兵(三十年代对炮兵、装甲兵等的称呼)普遍装备***,这就要有弹匣袋,所以解决方法是***手用手枪腰带,另外单独生产三联装或者五联装弹匣袋,穿在腰带上或者跨肩背。美军***多半是给军官装备的,军官可以让勤务兵帮他背东西,西北边防军***要下步兵班,都是士兵,你的东西自己不挂谁伺候你?
第三,美军现有的M-1928背包根本无法适应山地作战,它容量太小且背负不稳固,还会限制手臂的活动范围,这些都是山地作战的大忌,偏偏西北边防军预定作战地域就是山地为主。
经过对用户需求的详细了解,石凤翔与大华的设计团队推出了新方案,大华设计的单兵携行具是吸收了英美陆军的优点,在美军单兵携行具基础上改良而来的,由腰带和X挂带组成。挂带系统也是在美军基础上搞的是六点挂钩,前面四点,后面二点,挂带在背后交叉成X形状。
大华还参考美军成品,改进开发了背包、水壶套、刺刀鞘、军锹套、急救包包等配套附件,采用与美国一样的悬挂方式:双钩和挂环。20年式背包是大华设计的另一个亮点,美军当时用M1928背包,笨重复杂,大华则设计了一款轻便大容积的背包,这种设计后来反过来启发了美国厂家,他们根据西北边防军的背包,设计了美军M1936野战背包,只不过M1936是为了军官设计的,没有大华纺织原来设计的在背包盖上用来携带工兵锹的扣子。
20年式背包有可调节的肩带,背包底部有个帆布袢,可以固定肩带,把一条肩带转化成一对儿背带,这包就可以当成背包背着,解开帆布袢,肩带就又成了一条挎带,背包秒变挎包。
大华纺织这么用心的设计自然得到了用户好评,西北边防军乃宣布大华中标,这套装具被命名为20年式装具,从民国21年开始大量装备部队。西北边防军没有食言,五年来采购了二十万套以上的单兵携行具,给大华纺织送来了丰厚利润,要知道,一条弹药腰带采购价就是两块大洋。
苏董事长是山城人,这里的男人一向慷慨仗义,喜欢结交朋友,聂委员帮了这么大一个忙,他是感恩于心的,大华中标后他也多次托人向聂其杰表示感谢,还遵照诸夏民国各地生意的惯例,想给聂委员提成,聂其杰谢绝了,他对来人解释道他来西北是想给民族做事,不是为了钱。更何况西北边区抓贪污腐化是很严厉的,有廉政公署的设置,西北边区建立之初就遭遇大旱灾,刘琨刘越石从海外紧急调动亿万资金救灾,边区政府对敢于贪污救命钱者是一律拉出去打靶的,从那时候起就养成了用霹雳手段治理贪污的习惯,这套通行民国的商业惯例在西北绝对行不通。你们要是感谢我的话,多雇工人,多开设培训班,等免税期过了多缴税就是了。苏汰馀当时就感叹,西北政治清明,真是实业家的乐土!后来石凤翔提出西北工厂增资扩产,他是大力支持的。
苏汰馀说:“志学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迁厂实在是一件大事,大兴厂经营多年,仅仅机器设备一项,估计就有三千吨以上吧?这得装满十列火车呀。”石凤翔诚恳地说:“董事长所言确实,可正是如此,如果真的遇到战争临时迁移工厂,就更困难了,战时交通不便,这么多机器设备无法顺利运输。现在聂委员说如果迁厂的话,西北边区政府可以协助安排运输,费用方面政府以免电费、退税等各种方式进行补助,其实是个好机会呀。”苏汰馀还是有些犹豫:“现在华北风声紧,不过九一八以来,日本多次对华北动手,塘沽协议后,虽然不断地用策反汉奸搞事儿,日军基本没有大的军事行动。还算知道适可而止。只有去年(36)年二十九军与日军在丰台有小规模军事冲突,志学你曾经留学日本,依你看来,日军真的会在近期大举图谋华北?”
石凤翔笑了:“董事长这是取笑我呢,我当年留学日本是学技术的,对日本军国大政的了解不足得很,倒是来西北后,实业人民委员部经常组织企业家座谈学习,经常通报一些很来自西北边区高层的信息,对做生意很有帮助,我记得就在上两周还组织我们学习了一篇西北边区政府内部的评论文章,题目叫走向深渊的昭和军阀。
我记得大致意思,就给董事长传达一下,有没记准的,请呼延兄补充。”旁边的呼延若容笑着点了点头:“志学兄博闻强记,不会错的。”苏汰馀打足精神,听了下去。这篇文章是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权威人士撰写的不署名评论,它从九一八谈起,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内幕,当时是不公开地在西北政府内部作了传达,也给一些重要的文化、经济界人士作了传达,引起了相当震动,对于为西北后来转入全面抗战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石凤翔当时向苏汰馀口语化的介绍文章内容是这样的:
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根源,深植于其赖以立国的天皇制度及其据以变法图强的明治宪法。“明治宪法”它是以年普鲁士宪法为蓝本的钦定宪法,宪法规定,陆海军有权跨越内阁直接向天皇汇报。而天皇有着统帅权。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根源。因为内阁首相是民选的议会执政党或执政联盟推举的,而天皇是世袭的,这就等于民选政府控制不了军队。
九一八事件时候的日本首相,就对天皇抱怨说,他既没有参谋本部的报告,也没有外务省的报告,日军动向他靠报纸了解。内阁控制不了陆海军,后来发展到陆海军反过来控制了内阁,原因是任何政党要组阁,就需要陆海军推荐陆相和海相,陆军根据这条规矩,对他们看不中的政党,就拒绝参与组阁。而且即使组阁成功,首相也要看陆军的脸色,因为陆军可以随时命令陆相辞职,从而逼着内阁总辞职。
绕来绕去,大家明白了日本这个所谓的立宪君主制国家,实际上政府的兴废,被陆海军控制了。那么谁控制陆军呢?秘密就在这里,日本陆军是谁?控制日本陆军的,是参谋本部、陆军省、教育总监部,这三个机构分别负责军令、军部、军训。这个团体是裕仁控制日本陆军的爪牙,永田铁山就是裕仁在日本陆军里的总代理。
大正时代开始时,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调和军部推行的急剧增加军备与严重的财政困难的矛盾。经过日俄罗斯战争,日本将朝鲜和华夏国东北南部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使军备的需求急速膨胀。1912年12月,西园寺公望内阁因陆军部要求扩军两个师团而集体辞职,由军阀巨头桂太郎接替。但桂太朗的上台,引起了普遍的抗议风潮,东京爆发第一次护宪运动。立宪夏民党和立宪政友会提出“打到阀族,维护宪政”的口号。这一运动的幕后支持者是企图从军阀、官僚手中夺取政权的产业资本家。1913年,返对党提出弹劾内阁案,迫使国会休会。愤怒的民众包围国会,袭击警察局、派出所,动荡波及大阪、神户等大城市,形势恶化。
大正天皇出面干涉,表达了希望维持政局稳定的意愿,桂太郎内阁因此下台。资产阶级****战胜保守势力,史称“大正政变”。以第一次护宪运动为起点,要求政党政治的****发展起来。1924年终于实现了政党议会,这个成果被称为“大正民主”。后来元老派的大军阀山本权兵卫组阁后,提出更大规模的扩充海军预算案。人民再次掀起护宪运动,把山本内阁轰下台。
1921年,大正天皇由于身体不好,把监国的权力交给了裕仁皇太子。裕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从山县有朋的长州藩帮派手里收回军权。九一八事件,正是裕仁天皇陛下策动陆军中下层军官起而夺取陆军领导权的关键节点。裕仁想清算长州藩,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这帮人,正是想借助侵华大功,彻底驱逐长州藩势力出陆军。结果他们成功了。从此一个叫永田铁山成了日本陆军的实际幕后大佬,因为裕仁本人是通过永田铁山控制日本陆军的。
昭和以后的日本,基本是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两支共同拥有一个国家的军队: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他们竞相争夺预算、人力、物力,根本不考虑国家存亡和国民生命(包括日本自己的和其它所有国家的),在陆海军内部,谁能争夺到更多的人、财、物,谁就能出人头地,为了多一千万日元的军费,他们敢把精国神社拆了,为了一个亿日元的军费,他们敢对全世界开战。
站在这两个怪兽背后的,就是裕仁和他皇族的野心家们。永田铁山就是1921年裕仁作为皇太子访问欧洲时候,由裕仁的叔祖闲院宫载仁亲王介绍给裕仁的。载仁生于1865年,是佛蓝西国圣西尔军校毕业生,日俄罗斯战争期间,他作为骑兵指挥官,立下了战功。后来先后任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师团长,1919年成为元帅,是个有实战经验的老骑兵。
正是这个对日本陆军情况了如指掌的载仁,帮裕仁规划了利用永田铁山等当时青年军官,打破山县有朋等元老军阀对陆军的控制,裕仁也在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12月,赶走了陆相南次郎和陆军总参谋长金谷范三,把载仁扶上了陆军总参谋长的大位,同于1932年2月就任海军军令部总长的伏见宫博恭王一起,代表天皇在幕后操纵陆海军。在日本历史上,这两个把控陆海军作战指挥权的要害职务,从没有被两个皇族拿在手里过,这种奇特现象出现的唯一解释,就是裕仁才是九一八以及现在华北可能发生的战争背后黑手。
永田铁山这票人后来演化为所谓的日本陆军统制派,永田铁山和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是日本陆军双璧,他们非常有战略头脑,在永田铁山的控制下,日本陆军实行先消化东北热河,再渗透华北的对夏策略,所以塘沽协议后,华夏才过了二年太平日子,对于金陵政府而言,不幸的是永田铁山在1935年被统制派的对头,皇道派刺杀了。
一九三五年八月十二日,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永田铁山被排闼而入的相泽三郎中佐拔出军刀砍死在办公室里。永田之死,是派系斗争的恶果,永田是日本陆军统制派的头目。到他就任军务局长后,统制派和皇道派的斗争日益炽烈。永田被杀后,裕仁亲自表示了哀伤,这是不同寻常的。很快,日本陆军的统制派和皇道派就在1936年2月26日决战了,皇道派军人发动了兵变,诛杀了几个天皇重臣,裕仁坚决依靠统制派的石原莞尔等军官,调动大军,把叛变军人镇压了下去。从此,日本陆军的大权落到了统制派军人手中。
号称宪政的日本弄出了两个皇族司令,已经把天皇独裁好战的本色显露无疑,更过分的事情发生在一个多月前,裕仁又把内阁首相也换成了自己的跟屁虫:近卫文麿(1891-1945),1891年11月12日,近卫文麿出生在东京的显赫贵族家庭。近卫文麿枉为贵族后裔,对日本陆军却是一副奴才相。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九一八事变,敲响对外侵略扩张的战鼓。近卫对日本军人的做法极为赞赏,他在《元老重臣与我》中声称,少壮军人在“满洲事变以来所推进的方向,是我日本必须走的命运之路”。反对日本元老西园寺主张的等军人冷静下来的协调外交。
1934年他又一次听取石川县警察头面饭田副次的汇报之后,恣意批评政党政治。当饭田反映由于政党无能,腐败和对时局缺乏认识,国民和军官都忍无可忍时,近卫立即评论说“政党、议会都起不了作用,:”军人发怒是难免的。:“为拯救今天的日本,必须打破议会主义。”这种胡言乱语,如果是发生在英美这种国家,选民早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了,即使是苏德这样的集权国家,也会严刑峻法对待企图干涉政治的军人,没有哪个神经正常的政治家会这样自掘坟墓,鼓吹军人干政乃至政变的。
可偏偏在以脱亚入欧自诩的泥轰帝国,1937年的当朝首相,就敢公开鼓吹军人作乱有理,宪法规定的议会应该打破,为什么?因为近卫文麿是皇室的走狗,日本的真正的政治家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都是认清形势,对被野心和贪欲蒙住了眼睛的日本皇室及其陆海军摇尾乞怜的杂碎。你们看,今天,1937年,日本军政头目都已经是秉承裕仁意志的木偶了。而裕仁的意志是什么?搞经济?第一全世界都没有从1929年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贫瘠缺乏资源的日本更是毫无振兴希望。第二裕仁及其手下根本不是搞建设的料。第三天皇干搞经济建设的事儿没有权利也就没有功劳,那活儿是内阁的事儿,按明治宪法规定,天皇只有对军队的统帅权。裕仁想要有所作为,只有通过战争来体现。
所以这是一笔肮脏的交易,裕仁通过扶持永田铁山这帮当年的陆军愤青,控制住了陆军,从一个娶老婆都要看山县有朋脸色的高中生,变成了真正的独裁者;但是,日本陆军这个利益集团,这条疯狗,不是那么好满足的,裕仁就用举国的资源和国民的性命作为交换,把对外侵略作为肉包子扔给了日本陆海军这两条疯狗。
九一八是这场利益交换的起点,永田铁山为首的统制派,利用石原莞尔的军事能力,成功地夺取了我们的东三省,从而声名大噪;而在国内,裕仁也利用九一八的成功和统制派的羽翼丰满,把长州藩最后遗留的南次郎和金谷范三以对夏侵略不力名义赶走,用皇族控制了陆海军。
而今年,通过一个多月前近卫文麿的上台,裕仁已经把可能妨碍陆海军侵华的最后一个保险也打开了,日本的内阁不会对陆海军的侵略做任何限制了,现在整个日本就像一支子弹上膛,保险打开的枪,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牵动它的扳机。
苏汰馀听出了满身冷汗,虽然时为盛夏,他还是觉得吊扇吹出的是一股阴风,石凤翔最后道:“文章内容大致如上,作者警告西北军民,华北的局势已经间不容发。”石凤翔忙着转述文章,却没注意桌子另一边的三位美女都被他的转述吸引了注意力,已经不再聊天了,三双妙目都滴溜溜地盯着他看。忽然呼延兰绮补充道:“文章最后结尾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呼延若容不满意地瞪了她一眼:“大人说话你小孩子家乱插嘴。”呼延兰绮转了眼珠子看看两位闺蜜,又淘气地吐了吐舌头,她知道老爸一向好脾气,只是要客气一下而已,并非真的生气。
石凤翔忙笑道:“世侄女记性好,这句话收尾有力,画龙点睛,原是不该忘记的,不愧是长安著名女记者,对文字能体会如此深刻。”苏汰馀也慈祥地笑了:“是的,若容家学渊源,教女有方啊,”他看了眼苏文秀:“文秀要好好向妹妹学习。”呼延兰绮讨巧地说道:“两位伯父谬奖了,秀姐姐是海外归来的女博士,我这辈子打马儿追都赶不上,这篇文章是我们主编也从一些渠道获知后,给我们透露的,他说这可能是来自西北最高领导层的意思,甚至可能是刘长官直接授意所写,所以我也特别学习了一下。”
苏汰馀缓缓地问呼延若容:“若容兄是秦省知名绅士,府上与刘长官还有过往来,您看这华北局势会如何发展。”
苏汰馀知道,呼延家族乃是秦北大族,尤其呼延若容,表面上看温文儒雅四平八稳的,实际上思想很激进的。呼延若容和苏汰馀同年生人,是秦北著名革命家井文渊的留日同学,后来两人一起加入同盟会,一起在西北闹革命,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基友,1918年井文渊被杀害,呼延若容愤慨不已,从此返乡经营家业,不务政治。可是实际上呼延家族在陕北树大根深,呼延若容的姐姐就嫁给井文渊的哥哥,秦北军阀井松生。一直以来,呼延家就是井松生背后的智囊团加钱袋子,两家军阀财阀合璧,几乎独霸秦北。
呼延若容虽然财大势雄,但他并没有为非作歹,平时他热心家乡公益和教育,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与井文渊一起闹革命的忧国之人。因此,当刘琨开始统一西北,推进国民革命的时候,呼延若容毅然决然地站在了刘琨一边,他发挥了对井松生的影响,使得陕北得以和平加入了西北边防区,而西北国民革命也没有让他失望,新的西北边防区政府强力主导抗旱救灾,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实行温和的土地改革。
新政府鼓励乡绅们从地主向企业主转型,用工矿企业的股票置换乡绅们的土地,西北发展银行也向乡绅们提供创业资金。呼延家族热情响应,向各种工业企业作了大笔投资,大华纺织就是一个实例,呼延若容和石凤翔一样,有留日背景,二人在招商活动中一拍即合,呼延若容与秦省几个士绅一起,与裕大华合资建立了大华纺织,演绎了秦省本省资本与外省企业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
呼延若容答道:“刘长官日理万机,我与他多是在一些公务场合有交流,故亦没有比大家多有内幕消息,然而近期秦省经济活动确实有些异常处,秦省在民国17年为了抗旱救灾,曾经施行过粮食的统购统销并且严禁粮食向边区外出口,在全区范围内发放粮票,进行粮食配给制度。后来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农业上连续两年的丰收,乃决定解除了这些严厉的措施。这些年来,西北经济持续繁荣,却没有放松对农业的投入,水利设施逐年新建,化肥制造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开始供给区外的农业化肥需求了,各种农业机械和灌溉机械也大量国产化,这样无论是粮食亩产还是耕地面积都逐年提高。仅仅秦省就有七千万亩耕地面积了,去年大丰收,官方统计是人均有400公斤粮食。而且这些年西北每年都大量储备粮食,各地的粮仓扩了又扩,可是据我所知,现在政府有关部门貌似又在准备印刷新版粮票啊。这没灾没涝的,忽然要重新准备粮食配给制度,只可能是备战措施了,无粮不聚兵嘛。
另外董事长知道,某也在西北开发集团下属之基金会任理事,西北开发集团很多项目是通过我们基金会投资的,然而从去年(193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得到了通知,停止在东部、华北各省的投资。”
说着说着他看见女儿的一双大眼睛眨啊眨的,好像有话要说,他说:“兰儿是个小记者,现在经常跑军政两界,报道时政新闻,她倒是可能有料。”在旁边一直含笑不语的石静怡好像作证似的笑着说:“兰姐是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呀,上次张杨兵变前的时候就作了将军专访,搞出个大新闻,惊动了西北边防军司令部,我们大学里新闻系的老师都说兰姐了不起。”
石静怡没有说错,呼延兰绮是长安新闻界排名数一数二的美女记者,她虽然刚从国立长安大学毕业二年,但是已经凭借她的能力和靓丽成为长安秦风日报的著名记者。
民国时期先后有两个同名的《秦风日报》。早期的《秦风日报》由宋伯鲁、胡舜琴、徐宝荃等集股创办,社址南院门。南南轩任总编,俞嗣如等担任采访工作,以“合群建国,力富图强”为宗旨。民国元年(1912年)1月15日首份报纸出刊,八开二张,是长安出版大型日报之始,并注明“华夏民国秦省邮政总局认为新闻纸类”。栏目有社说、公牍、新闻、专件、文艺撷萃、来鸿去雁、杂俎、广告等。民国6年(1917年),因“持论公正”刊登直言文章,《秦风日报》被查封(一说因经营亏损而遭查封)。后期的《秦风日报》创刊于民国26年(1937年)5月9日,杜秉诚为董事长,成柏仁为社长兼发行人,张性初(张秉仁)担任主编,社址东木头市155号。这一时期的《秦风日报》继续坚持早期《秦风日报》“持论公正”的传统,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备受读者欢迎。
呼延兰绮就是杜秉诚亲自从新秦日报挖过来的,专门负责采访政经新闻。呼延兰绮在新秦日报时候的拿手作品,就是串通犹太歌手蕊贝卡用几杯亲手调制的鸡尾酒迷晕了西北边防军某高级将领,发布了西北边防军权威人士对抗战的看法,这个大新闻弄得金陵的外交部被日本大使责问,西北边防军司令部被军政部责问,幸好当时还有***被张杨扣留的更大新闻,否则西北边防军司令部吃不了兜着走。
呼延兰绮却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名,自己也成了别人采访对象,她很快体验到了作女人不易,作名女人更不易的真理。她的家世、学历、穿着打扮、脾气性格都被同行们挖出来写进娱乐新闻版卖钱。同行们发现,呼延兰绮是个提高发行量的好素材:一她是美女而且身材好。二她是高学历有才气的美女三她是秦省著名美女集中营米脂大户人家的美女四她是特别会穿衣服的美女,总之,呼延记者是秦省人心目中的理想美女。
呼延兰绮的美是男女老少咸宜的那种美,由于她家世学历均好,又文雅又活泼,在知识女性中的人缘居然比在男性中还好。形象这么好的知识女性,有聪明的厂家居然想到用她来打广告,先是1935年日本商人龟田高夫在上海市开设的内外棉第二加工厂请她为阴丹士林浅蓝色细布作广告,要把她的形象印制成彩色的洋画广告,以供西北的经销商们用作代言。这事儿被大华纺织知道,决心肥水不流外人田,请她为庆华颜料化学公司与永利化工新合作研制的仿阴丹士林染料作广告,呼延兰绮秀外慧中,她认为学习日本厂商单纯突出纯蓝色旗袍已经不新鲜了,就要求在旗袍外面罩上一件红色毛衣,画家照此作画后,一夜之间贴满长安各布店和百货公司,长安仕女们发现她们心目中的女神原来如此美丽,于是那年秋冬,这成了整个西北知识女性们的统一打扮,而且亦步亦趋的程度到了只有红色毛衣才畅销,蓝色、黄色毛衣卖不出去的地步。今天她正是这身经典打扮,紧身旗袍很好地勾勒出了她那细腰宽肩匀称的身材,高开叉秀出了她那双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腿。
呼延兰绮对石静怡笑了笑:“静怡妹妹嘴巴最甜,难怪石伯父如此疼爱你。”她又转过头来正色道:“苏伯父的问题也是我们新闻界都关心的事儿。侄女我也曾经多方尝试访问军方人员,但都不得要领。可是这周有件事儿很奇怪,平时很多西北陆航的美国飞行教官会聚会在这个酒店,从两周前,他们忽然消失了,其中有几个老美老是围着蕊贝卡她们几个犹太姑娘转的,据她说,他们转场去山西了,真的很奇怪,是不是可能与军事行动有关。”苏汰馀和石凤翔对望了一眼,他对呼延若容说道:“若容兄有个非常聪明的女儿,有机会的话,这两天你我和志学一起去拜访一下聂其杰委员吧,既然华北局势这么严重,我们也许可以讨论下石家庄大兴厂的迁移事务,等我回汉口再开董事会详细讨论,哎,这天下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太平呀。”
他的话被石静怡的惊呼打断了:“兰姐姐,你说的神秘犹太歌女蕊贝卡登台啦。”所有人的注意力登时被犹太女歌手吸引了,此时正是1937年7月7日午夜时分。蕊贝卡唱起了那首往日情怀,引得众人凝神倾听,仿佛已经忘记了刚才令人不安的谈话。而正在这一刻,历史的翻天巨浪正在距离遥远的北平被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