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抗战军中马前卒 > 第五章 何意百炼钢

第五章 何意百炼钢

第五章 何意百炼钢 (第1/2页)

俞大维很兴奋:“这次兵工署来西北收获很大呀,兵工原材料方面,酒泉的西北特钢能生产各种合金钢,技术参数都很好,适合作枪炮钢,中央在湘潭筹建的中央钢厂还要好几年才能落实,在中央钢厂投产前,兵工署可以购买西北的枪炮钢,这就改变了华夏国依靠外国提供合金钢的局面。西北各种化工品十分丰富,枪炮用***、炸药也可以提供出来给中央的兵工厂使用。西北的机械加工设备齐全,能力强,比如他们有精密车床、万吨水压机,没有大吨位水压机,连150榴弹炮弹我们都做不了,这下好了,可以委托西北加工。”
  
  徐永昌点了点头:“你这次满载而归,委座一定对你很满意。”俞大维举起酒杯:“这次还是多亏次宸公多方指导,您与刘越石长官曾经并肩战斗,西北各方对您都礼敬有加,卑职们是沾了您的光了。”两人碰杯喝了一大口。俞大维谈兴更佳:“卑职所见之西北,工农业发达,人民富裕有礼,回想民国十七年起,西北曾经连年大旱,几乎酿成***,幸而西北军政公署应付得当。卑职还记得当年有新闻报道,西北依靠海外侨民提供救灾资金,兴修铁路、水利设施,以工代赈,硬是挽救了无数生命,同时为未来的工农业发展打下了基础。次宸公民国十四年曾经与越石公同入秦省,驱逐当时的督军,对西北往事可称熟稔,可否还多请您给卑职讲一讲这刘越石征服西北的传奇?”一边说着,一边又给徐永昌倒满了啤酒。
  
  徐永昌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一边回忆一边以晋省口音的国语缓缓地将往事道来:
  
  “刘越石与西北的缘分,那还是源远流长。这要从民国4年说起。当年的刘越石才十八岁。越石乃上海人士,其母本为盛宣怀家女佣,难产而亡,由其母之闺蜜倪氏抚养成人,这位倪氏就是著名的宋氏三姐妹之母。故此越石也是孙逸仙博士和***委员长的妻弟。
  
  话说越石从晚清年间就惊才羡艳,号称沪上神童,是善财童子那个神童。思想进步,宣统末年,为了报答养父宋嘉树的原因,也不知他用了何种方法,从盛府借出启动资金,发挥财技,上杠杆投资橡胶公司股票,据说获得暴利百万。利用这笔资金,刘越石的养父资助同盟会,购买枪械,民国元年,武昌首义,越石在上海资助陈其美组织敢死队,参与攻打浙江巡抚署,他年方十四,手持双盒子炮,护卫敢死队长蒋常清,冲锋在前,还为蒋志清也就是***挡了一枪,二人从此结为兄弟。
  
  辛亥后,刘越石继续在商界闪光,最著名的就是从民国二年起他利用杠杆资金,从日资手中收购汉冶萍权益,达到1913年基本实控股的目标。欧战爆发后,钢价暴涨均价150美元/吨,越石当时仅仅在汉冶萍的资产就达1500万。
  
  另一方面,国内政局在宋案后迅速败坏。宋教仁被暗杀。越石心灰意冷,二次革命失败后,,越石远走海外,暗中资助中华革命党,民国三年欧战爆发美股停盘主角取道东南亚,联络华侨财团,得到糖业黄家等支持,携资赴美与其兄TV宋(宋子文)筹划构建私募基金,投资美国股市。民国四年年,越石取道日本归国,途中拜见孙逸仙,参加孙逸仙与自己二姐宋庆玲的订婚,得孙逸仙嘱托,于夏季,奔赴华山,与井勿幕、胡景翼、孙岳、邓瑜等聚义,并赠众人配枪,至今老夫尚保有孙岳配枪留作纪念。
  
  民国四年初夏,刘越石自美国国经过日本号称回国度假,却径自来到了华山脚下,天晓得刘越石是如何选择的住在了华山脚下的共园。想那时袁世凯图谋称帝,在全国镇压民党的反抗,可以说与孙逸仙为首的民党势不两立。袁世凯委任陆建章任秦省督军,陆在秦省搜刮民财,镇压持不同政见者,屠杀平民,无恶不作。据报道陆建章最后离任秦督军职务时候,家财装五百多辆大车,价值3000万两白银。故民国四年初夏有西北正义人士井勿幕续桐溪、郭希仁、刘霭如、孙禹行(孙岳)、何遂、胡笠僧(胡景翼)、刘允臣、杨天仁、吴希真、邓瑜、史宗法、冯毓东、张义安、董振五等聚义华山共园,欲共同结盟,反袁倒陆。要说这帮人,都是此后迄今影响华夏国北方政局的大人物,其中胡笠僧和孙禹行分别是国民二军和国民三军之主帅,而邓瑜、史宗法更是现在西北边区和西北边防军的创始人之二。
  
  老夫当年未曾参与华山之盟,据老夫友好续西峰、孙禹行日后之言,当日刘越石身骑一驴,带领随从数人,携行李数箱,在晚霞照耀下西行而入园。刘越石身穿白色西服套装,头戴遮阳帽,大呼曰:学生刘某奉中山先生手书,特来拜谒井文渊老师、续西峰先生。
  
  西峰等闻声而出,刘越石果然取出孙逸仙手书相示,书中盛赞西峰“吾兄好义,努力不懈,尤为忠诚”。又云:“笠僧小友别来无恙乎?吾尝以秦省革命相托付,今为笠僧特遣吾弟越石相助,汝二人可肝胆相照,共谋西北革命大计。”
  
  原来胡笠僧在民国元年秋,同张义安、冯毓东东渡日本,进振武预备学堂学习军事。经于右仁(伯徇)、井勿幕(井文渊)的介绍,胡笠僧(景翼)有幸进入孙逸仙先生在日本举办的“浩然庐学社”学习,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中山先生。这成了胡笠僧革命生涯中又一个新的转折点。当时年仅二十岁的少年胡笠僧对孙中山先生说:“来日我一定要打进北京城,请先生主持大计。”中山先生和胡笠僧都没有忘记当年之言,后来民国二十三年胡笠僧果然履约,推翻了曹锟政府,邀请孙逸仙北上主持国务。也是一段美谈。只可惜天不假年,孙先生第二年便病逝于北平,而胡笠僧闻讯也悲伤过度,在开封病逝。二位哲人已远,他们所为之奋斗的民国现在还在风雨飘摇中。”
  
  说到这里,徐永昌回想先贤,有些黯然神伤,俞大维回想这段惊涛裂岸的历史和这二位献身国民革命的老少英雄,不禁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端起啤酒杯狠狠地喝了一大口道:“听次公言及此处,真可以浮一大白,胡笠僧真英雄也。”徐永昌也喝了一口,继续道:“井勿幕、续西峰都是辛亥元老,老同盟会员,得中山先生手书,方知来者刘越石是孙逸仙之姻亲,常年辅助孙先生,尤其仗义疏财,为民党贡献不小,此次来西北,正可以相助筹划中的反袁倒陆起义。众人如欲起兵,那是必须找赞助的,俗话说无粮不聚兵。可惜搞革命的缺的就是钱,不是穷得没办法了谁革命啊?那时候井勿幕、续西峰还算好,薄有家产,虽然不够聚兵的,个人生活还可以支撑。可是邓瑜、史宗法这些人就非常苦逼的了。那刘越石听闻众人的计划后,二话不说,打开随身皮箱,拿出厚厚一叠银票,以手掌量厚薄,取出三分之二相赠。越石道:此来西北本为寻找地方开发马场,引进俄罗斯重驮马改进我国马种,也是为了未来国防所需马政作准备。既然各位有革命资金之需要,这些钱你们先拿着用,待我搞定马场之事,再返回上海调动资金为大家后备。孙禹行后来多次绘声绘色地告诉我,刘越石又打开随带的木箱,里面居然有几支毛瑟****,居然是大镜面匣子。上刻弟刘越石敬赠。随即以枪相赠胡笠僧、孙禹行、邓瑜、史宗法等武将,各人身为军人,哪里有不爱枪的?均大喜过望,由刘越石倡议后,众人结拜为兄弟,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俞大维咋舌道:“这刘越石好漂亮的手段,文人求财革命,武将需枪保命,爱财的送钱,要命的送枪。然后占据民党西北委员会的大义,把自己塑造成西北国民革命的开创者;同时认了未来国民军两个军长为大哥,收获满满。”徐永昌笑得像个老狐狸:“难怪委座这么看中你,你能一眼看透刘越石结交文武人物之手段,也算小辈里的能人了。”俞大维急忙道:“都是委座的栽培、次公的提点。”徐永昌意味深长地说:“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把握。刘越石从此俨然成为西北革命军的财神爷和总后台。后来曾经多次以资金、武器援助西北革命军,还曾经搭救胡笠僧等人,胡、孙二位大佬简直视刘越石如救星福星。众人大喜,刘越石又建议以民党西北委员会名义作誓约,歃血为盟,共同投身西北国民革命,此志终身不渝。盟约之人以年齿排列,刘越石赫然在队尾,然而刘越石却因为有赞助之大功,算作民党西北委员会之常务委员,故民党西北之人皆尊称刘委员。”俞大维恍然大悟:“难怪曾经听吾党元老于伯循曰,刘越石是年轻的老革命呢。原来论起民党的西北革命,刘越石真正是元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