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再探粮仓
第237章 再探粮仓 (第1/2页)礁石县,南街王铁柱家。
天刚蒙蒙亮,王铁柱家的土坯房外就围了不少人。
“老王哥,狗剩,快说说,郡城到底啥样啊?”
“是啊是啊,告示上说的那些,是不是真的?”
王铁柱坐在门槛上,手里端着王狗剩倒的热茶,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神采。
他先是清了清嗓子,然后慢悠悠地开口:“啥样?这么说吧,跟咱们礁石县,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青麟郡的见闻。从高大坚固的城墙,到宽敞平整的街道,再到街上百姓脸上带着的笑容。
“俺们亲眼看见,那城里干干净净的,一点垃圾都没有!街上都是做买卖的,热闹得很!”
“还有那田里,水渠修得整整齐齐的,水车哗啦啦地转,那稻子长得哟,一人多高!听那边的老农说,一亩地能收几百斤!几百斤啊!俺这辈子都没听过!”
旁边,王狗剩更是激动地插话:“爹说得没错!俺还去看了他们的学堂,好多娃子在里面读书,有男娃也有女娃!先生穿着干净的长衫,讲得可好了!”
“还有工坊!打铁的叮叮当当响,做木头的刨花飞,那些工匠都精神头十足的!”
“俺还看到了女子营的兵爷!穿着一样的衣裳,走起路来咔咔响,比男兵还威风!个个都是好样的!”
围观的邻居们听得目瞪口呆。
“真……真的有这么好的地方?”一个妇人颤声问道。
“真的!”王狗剩用力点头,“俺们亲眼所见!林大人不是骗咱们的!他在青麟郡就是这么做的!他说,咱们礁石县,以后也能变成那样!”
王铁柱看着儿子,心里一阵熨帖。他清了清嗓子,语气更加坚定:“狗剩说得没错!俺们都去看了!眼见为实!跟着林大人,咱们礁石县,真的有盼头了!”
他的话,如同在人群中投下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涟漪。
“老王头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
“俺明天就去以工代赈那儿报名!”
“我也去!听说干活真给饭,还给钱!”
“那种子……要不俺也去领点试试?”
消息如同野火燎原,迅速在整个礁石县传播开来。
原本还有一些迟疑的百姓,再也按捺不住了。
县衙门口,以工代赈的登记处、种子发放处、县学报名处,全都排起了长队。
人们脸上不再是麻木和怀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宋清和站在县衙门口,看着眼前人头攒动的景象,看着百姓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的热情,眼眶有些湿润。
礁石县的新政令,前所未有的畅通!他布置下去的各项措施,都有了实实在在的反馈。
百姓们不再躲避官府的人,甚至会主动上前询问、寻求帮助。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
回到书房,宋清和看着堆在桌上的账册和报表,眉头渐渐拧紧。
以工代赈全面铺开,每天消耗的米粮、肉类,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虽然有青龙峡缴获的一部分补充,但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用不了多久,库存就会见底。
他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看着账本上不断减少的数字,脸上露出了忧虑的神色。
“吱呀——”
书房的门被推开了。
宋清和抬头,看到林萧走了进来。他穿着一身常服,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看起来心情不错。
“大人。”宋清和连忙起身行礼。
林萧摆了摆手,走到桌边,目光扫过那些账册:“怎么了?”
宋清和叹了口气,指着账本:“大人,大喜!礁石县的民心,算是彻底归附了!以工代赈、良种发放、县学开办,百姓们反响热烈,都愿意跟着咱们干!”
他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色,接着又转为担忧:“只是……大人,这些措施,消耗实在太大。特别是以工代赈每日所需的米粮肉菜,还有良种的成本……咱们的库存,怕是支撑不了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