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师定量,弟子执衡
第二百七十七章 老师定量,弟子执衡 (第1/2页)“就是他,使计策命我等拿命来填,听说是个假意投降汉王,心向曹贼的汉奸!”
“这等败坏我汉国的汉奸,就活该他下地狱,若非他故意坑害,我们来的许多弟兄,根本就不用死的。”
“幸好汉王来了,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阴谋,若非汉王,我等险为他所害,还不自知。”
“汉奸的心都脏,都坏,幸好我等头上有黄天,汉王来了,就是黄天大老爷来了,再不使我等信徒被欺凌。”
“没错,汉王给出的计策与十六字方针,咱们乡亲们都记下来了。
下回再有敌来犯,也不用再上战场和那些汉廷蛾贼厮杀,只消动员乡亲们一道挖深沟,建高垒,耗死这些蛾贼,就是在为黄天太平出力。”
“说的是,咱们今后就按汉王教的来,定教这些伪朝反贼,有来无回!”
行刑台上,被绑着行刑的毛玠,耳闻这一声声:“汉奸!”;“汉廷蛾贼!”;“伪朝反贼”之语,只觉悲从中来。
“汉统失辉,人间无道,使妖邪坐宝刹,鬼祟立金銮。
这世间黑白颠倒,正邪不分,人心沦丧,有至于斯。”
千刀万剐,血流不止,毛玠的脸色早因痛苦而扭曲,仰天悲呼。
“玠今死日,以馈曹公知遇之恩,魂归九泉,唯咒袁贼不得好死!!!”
凄厉一声嘶嚎,他的瞳孔已几近涣散,只口中喃喃。
“我在下面等着你!
欺君罔上,大逆不道,篡逆称朕,祸乱天下。
袁贼!反贼!你的下场会比我更惨,我在下面等.等着”
随着身上的血肉被一片片活剐,毛玠声音越来越低,终是脖子一歪,再无声息。
如此一幕只把边上同样被缚的杨奉看的肝胆俱裂,真正的恐惧与绝望不是砍头刀下来那会。
而是刀还没下来呢,先看了场同伴是怎么死的。
“袁公!汉王!奉冤枉啊!
此.此毛玠之计也!”
然而在群情激奋的百姓面前,他自然难有生路,回应他的只是一颗颗被砸来的石子与污泥。
在这些坑害大家伙的罪魁祸首,在万民面前惨无人道的折磨至死后,万民无不归心,高呼:黄天大老爷!
其后,袁术在将士们战死掩埋之地,设为了八公山上的英烈园分园,以祭祀黄天的礼仪,祭祀了英灵。
命众人携死难者衣冠,与他一同:回家。
至此,军民无不落泪,感怀于此,而自发跟随在汉王的旗帜之后,同归淮南。
至于这其中军民吃住如何安排,秩序如何维护,等等一系列麻烦琐事,则都被袁术以考校学生作业的名义,将之安排给了孔明与庞统。
庞统对此显然十分兴奋,他拉过孔明,谓之曰:
“此你我彰显能力,以立功业之时!
这段时日,统常听众人言,于袁营之中想要有所作为,必得互相拉持。
袁营中人,金银不能动其心,富贵不能改其志,美色不能乱其神。
唯有这拉一把的功劳,才是此地唯一流通之物!
今你我当拉众人入伙相帮,以成此间功业。”
孔明:“.”
于是乎在庞统的调度下,邢道荣等派兵维持秩序的派兵,蔡瑁等调船增加运力的调船,袁营上下积极办事,忙的不亦乐乎。
这等掌权者不贪财,为官者不享富,上位者不好美色,所有人忙前忙后,追逐【大中小功】的一幕,看的孔明默然无声,心中之复杂一时竟难以言说。
恰在此时,袁术不知何时至他背后,缓步而来,谓之曰:
“孔明以为如何?”
孔明叹服,“老师此制,神乎其神。”
“此名之为:量化。
士农工商,凡为国家出力,皆有其功,分其利弊,以定大小。
金银?富贵?美色?乃至于官位,名声。
凡人之所欲,若都可以此功兑得,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好坏功过,皆以量计。
昔秦皇为世间之物定量衡,朕当为天下人心定度量!
此老子名之曰:道;孔子兴之曰:礼;墨子倡之曰:爱;韩非宣之曰:法!
此为人心量衡之标尺,若掌此宝,太平不难。
不过眼下,此制止于雏形,仅试用于众将之间,若需完善,非孔明不可为也!
然,人非圣贤,皆有私心。
朕有生之年,可持此衡,以功为名,称量天下。
朕死之日,非孔明执公,孰以继之?”
他说着将手中那柄为人师表的戒尺,递予孔明,叹之曰:
“孔明,汝可愿为天下苍生执衡,开黄天太平!”
孔明默然良久。
他看着眼前将近二十万的军民,在庞统的调度下井井有条。
那些在汉廷时大多欺压百姓的官员,此时却亲力亲为为了百姓的归途奔忙;
那些在其他诸侯麾下,烧杀抢掠的士卒,在淮南甚至会搀扶老奶奶过小道,从未有过的军民一家亲。
这一切皆是因为【功】,从此之后道德准则,行为好坏,都会被量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功】。
做的好,就奖励功,做的不好,就罚为过。
孔明不清楚汉王所设想的制度推行,能维持多久,但至少若果如汉王所言,则在他有生之年,天下百姓的日子确实会太平许多,而他所治之地,也会因所有人积极求功,而欣欣向荣。
很快,他又想到了袁公曾在军中推行的军功爵,想到了他在江淮奖励耕战,奖励工匠发明,以及袁营之中的功劳簿,义子簿体系。
显然,汉王这是准备借着淮南称王之机,将一切都统合为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他要量化一国!
然而这其中如何监察,如何计量,如何推行等等,其中问题艰难数不胜数。
而这显然也是汉王会找到自己的原因。
看着眼前递来的戒尺,孔明犹豫片刻,终究叹了口气。
他本来是卧龙岗散淡的人,谁曾想要凭阴阳如反掌以定乾坤?
他发现淮南这片土地上,好像真有点醉人,怎么清醒如他,也会去相信这场名为黄天太平的大梦了呢?
他执礼恭敬接过戒尺,答之曰:
“老师定量,弟子执衡。
不负初心,万世太平。”
“大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