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举目见日,不见洛阳【8000字求追读!求求惹QAQ】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举目见日,不见洛阳【8000字求追读!求求惹QAQ】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举目见日,不见洛阳【8000字求追读!求求惹QAQ】 (第2/2页)

今当听群臣之所言,酌情处置,事毕方归。
  
  荀卿可全程随我身侧,事事提醒,矫朕之过,何如?”
  
  这就是在谈条件了,要朕回去可以,但朕出来一趟,来都来了,也不能白来一趟吧?
  
  荀彧闻听此言,幽幽一叹,虽说曹公奉天子以讨不臣,但天子毕竟是天子。
  
  刘协暂且不想跟他们翻脸,他们又如何敢跟天子翻脸?
  
  更别说眼下群臣在侧,众目睽睽之下,该有的尊重还是得给。
  
  这回天子都允许他贴身相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荀彧身为汉臣,又还能说什么呢?
  
  彧谨再拜,言辞恳切,半是警告,半是恳求。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圣天子口含天宪,莫负臣望。”
  
  天子满意颔首,这才看向刘繇,问之。
  
  “太傅日理万机,却不知此番所来为何?”
  
  刘繇赶忙行礼作揖,“回禀陛下,乃为荆州牧刘表入京受审一事。
  
  大将军袁术,上表称荆州刘表,割据不臣,忍看九州烽火,不知勤王保驾,穷兵黩武,使治下民不聊生,辜负陛下厚恩。
  
  是以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代陛下出手,出兵讨之。
  
  今荆州之地,重归王化,得享太平,此皆仰赖陛下之恩德。
  
  至于这罪臣刘表,毕竟也是大汉宗亲,他不敢越俎代庖,所以送来洛阳,请陛下圣裁。
  
  另外他还称刘表虽然治理地方,营图自保,无甚功绩,但他在中枢,或可用谋机辩,堪当大任。
  
  是以,若陛下不杀刘表,以儆效尤的话,他愿表举刘表为太师,让他戴罪立功,发挥余热。”
  
  刘协:“.”
  
  听闻刘繇这番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自相矛盾的话,刘协都沉默了。
  
  他现在严重怀疑某大将军术的精神状态。
  
  还说什么刘表割据不臣,你这位大将军就差明着造反了,你当朕不知道吗?
  
  居然你还看不下去了,代朕出兵讨之?脸呢?
  
  荆州之地重归王化,得享太平?懂了,你又把荆州吞并了,朕还得谢谢你这位大将军是吧?
  
  还有脸说刘表是大汉宗亲,什么不敢越俎代庖。
  
  你还知道他是大汉宗亲啊!你代朕讨伐荆州的时候,可咋不这么说?
  
  最后,你居然还好意思举荐刘表为太师?见鬼了!不是你刚给他定罪,然后打了一顿吗?
  
  这会刘表又成大汉忠良,可堪重任,担当太师了?
  
  信息量过大,导致刘协默然无语,都不知道对袁术的这封上表说什么好了。
  
  说他大汉忠良吧,他无端矫诏,私自攻伐州郡。
  
  说他僭越不臣吧,他还贴心的不敢越俎代庖杀了刘表,巴巴的把抗曹人才给自己送过来,保举太师。
  
  见天子沉默良久,久久无言,刘繇不由出声提醒。
  
  “陛下,刘表已然入京,此前洛阳城之声势,正是苍生黎庶皆为其忠肝义胆,渴望陛下励精图治,保我家国的心念感染。
  
  万民齐呼悲歌,声闻于天,何等慷慨壮烈。
  
  至于其割据不臣,穷兵黩武等,盖因袁逆为夺其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故此臣等特此前来,请陛下宽宥刘表之罪。”
  
  刘协颔首,他明白刘繇的意思,甭管刘表是怎么来的,犯没犯事。
  
  来了洛阳,就是他们抗曹大业又多一员大将,袁术这是给他们送人才来了。
  
  抛开袁逆妄图称帝的僭越事实不谈,单把刘表送来,保举为太师这件事,对他们帝党可谓是一大助力,妥妥的大汉忠良行径。
  
  没办法,时局艰难,对于政令不出宫门的天子来说,可太需要刘表这样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帮扶。
  
  至于说袁公路这个反贼嘛?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袁术打来了,自有大汉丞相曹公奉诏讨贼,拒敌于外。
  
  而想通了这些的他,自然也明白刘繇等人为什么如此急迫的要来找自己了。
  
  因为他们想要的,必是曹营厌弃的。
  
  如果没有自己这个天子出面,袁术的这份诏书直接在尚书台就会被荀彧驳了。
  
  不仅刘表的太师之位遥不可及,甚至说不定还会照着上书里的罪名给刘表定罪。
  
  顶多看在曾经盟友和大汉宗亲的份上,留他一命,但想在洛阳发光发热,基本上是与表无缘了。
  
  刘协略一思量,心中已有定计,无论是刘表大汉宗亲的身份,还是他名称八骏,威震九州的名望。
  
  对洛阳暗中的抗曹大业都举足轻重,不可轻言放弃,何况刘繇等人好不容易,才为自己争取来这次出行的机会,自当好好利用。
  
  于是他即刻下令,“诸公,随朕同迎刘荆州。”
  
  群臣皆称:“善。”
  
  惊见此情此景,董昭忙扯荀彧衣袖,“荀令君,事情有变,可要请曹仁将军带兵过来平乱?”
  
  不想荀彧只看了他一眼,冷声道。
  
  “在场皆大汉忠良,何言平乱?”
  
  董昭讪讪低头,不敢再言。
  
  荀彧言罢,也随行跟上。
  
  先前天子居皇城之内,倒也罢了,眼下既然天子已然和群臣碰头,天日昭昭,众目睽睽,岂能再做得如此过分?
  
  请曹仁带兵过来平乱?平什么乱?当众砍杀朝廷百官,挟持天子吗?
  
  那和李傕、郭汜有什么区别?非要就此把大汉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撕下来?
  
  淮南那个等着称帝的,只怕会拍手称快,然后看他们的笑话。
  
  反正他把刘表这么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累赘送过来,不就是为了让洛阳内斗,损耗曹公实力?
  
  在荀彧想来,只要之后天子还愿意回皇城安生待着,区区一个刘表,还不值得为此大动干戈,和天子撕破脸。
  
  别说刘表能不能当上太师还不一定,便是真当上了又如何?
  
  他要真有那【名称八骏,威震九州】的偌大本事,能在荆州连战连败,溃不成军?
  
  其兵败之快,投降之速,牵累的曹军不得不兵败撤军。
  
  帝党费尽心机拉了这么一个坑货入伙,说不定反而是件好事。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长街之上,囚车缓缓而行,车上老臣声嘶力竭哼着歌谣,嗓音早已沙哑。
  
  他此番作秀,自然不仅仅是心血来潮之下有感而发,乃是昨晚于洛阳城外,一个钟灵敏秀的少年郎所授机要。
  
  也是从那个少年口中,他才知晓今时不同往日,如今洛阳局势,于帝党而言已经恶劣到了何等地步。
  
  早不似当初刘繇赶上那会,黄巾余孽都能身居高位把持朝政的好时候了。
  
  袁术许诺自己的所谓太师之位,根本就是个坑!
  
  正常途径之下,外界消息,根本就送不到天子手中。
  
  而若无天子金口谕命,朝中大小诸事,荀令君一言而决,不趁机给自己定罪都算好的了,又哪来的太师之位?
  
  也是因此才有了今朝入城的一幕,按照那个少年郎所说,就算做到这一步,他此番太师之位是否到手,也只在五五之数。
  
  成也荀彧,败也荀彧,事成事败,汉耶?曹耶?只在荀彧一念之间。
  
  刘表对于这种极度不靠谱的计谋,自然是不满意的,然而他一个身负镣铐,困于囚车里的戴罪之身,也没什么话语权就是了。
  
  那个少年将事情交代了,也不管他答没答应转身就走。
  
  那轻蔑的态度,让刘表甚至感觉对方特地连夜出城一趟,在乎的根本不是自己。
  
  可他不明白,若是不在乎自己,又何必费这么大心力,为自己能否当上太师一事而出谋划策呢?
  
  至于这少年郎的身份,更是令刘表惊疑不定。
  
  【家父杨彪,小子杨修字德祖,拜见刘公。】
  
  便是昨夜见面之时,那个少年为了取信自己所说的第一句话。
  
  大汉九州天下,名列袁氏之下第二门楣,弘农杨氏,太尉之子。
  
  特别是看到杨修和那个负责看押自己,领队而来的袁氏家臣【袁三】相谈甚欢,甚至给了他些银钱,将之买通的时候,刘表的震撼简直无以复加。
  
  真真是天下何人不通袁?
  
  没想到你们杨家也是这样的人!
  
  虽然也可能只是为了来跟自己说话的正常打点。
  
  但作为已经亲身降过袁的刘表,总是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他人通袁的。
  
  毕竟只要大家都通袁,他身上降袁的污点,也就不算什么了。
  
  此时此刻,刘表已经被囚车拉着绕洛阳城游街两圈了,天上烈日炎炎,口中口干舌燥,实在是要喊不动了。
  
  他此刻都不由心生绝望。
  
  从派文聘去攻打庐江,导致黄祖被杀开始,自己就跟走了霉运一样。
  
  从文聘到黄忠、邢道荣,乃至孙权、蔡瑁,就没有一个不坑自己的。
  
  没想到啊!这都降了袁公也一样。
  
  骗鬼的太师之位!
  
  从袁术、到杨修,你们就没一个靠点谱的吗?
  
  早知道当初还不如求袁公通融通融,放自个去黄金台享福得了。
  
  然而也就在此时,刘表愕然的发现,周围百姓纷纷跪迎。
  
  净水铺街,黄土垫道!
  
  正是天子亲临!
  
  当看见那名龙章绣服,领一众群臣来迎的少年天子。
  
  刘表老泪纵横,倾尽全力,仰天悲呼。
  
  “君子万年,保其家邦。
  
  老臣临死,得见天子圣颜,死而无憾。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叔与朕才相见,何言死乎?”
  
  刘协急忙命人将刘表自囚车中解救出来,看着他眉眼带笑,吩咐侍臣宣诏。
  
  【“朕闻乾坤神器,赖元辅以安社稷;帝王御宇,仰高德以镇家邦。
  
  昔者伊尹辅商,吕尚佐周,皆以匡国治世,光昭史册。
  
  今有镇南将军、荆州牧刘表,字景升,蒙袁贼兵威,殊死相争,受游街之辱,犹念汉祚。
  
  汉室苗裔,世笃忠贞,公承累世之沐光,称八骏之贤名。
  
  少习文武,常怀济世,处荆襄之地,而忧庙堂,揽中枢之政,则忧黎元。
  
  朕德薄幼冲,多遭蒙难,赖公等藩屏,得安宗庙。
  
  夫太师之位,上公之尊,掌邦典,统百官,非卿为之,孰能当之?
  
  当此国祚艰难,汉室倾颓之际,今特策命表为太师,持节钺,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增封食邑万户,赐帛五千匹,奴婢百人,以彰公藩屏之功,慰海内之望。
  
  望卿勉励,勿负朕望。”】
  
  “臣刘表顿首再拜,戴罪之臣,安敢受此殊荣,死罪死罪!
  
  臣本汉室疏宗,资质驽钝,少无经天纬地之才,长无匡国济世之能。
  
  幸赖先帝遗泽,陛下圣明,得牧荆州,镇守一方。
  
  受命以来,夙兴夜寐,惟恐托付不效,以伤陛下之明。
  
  奈何臣兢兢业业,士民殷富,终不敌强邻环伺,虽拼尽全力,未能战胜,以失治下之民。
  
  国祚维艰,臣未能勤王保驾,牧守一方,臣未能保境安民。
  
  戴罪之身,已怀愧疚,今陛下不责臣之罪,反擢以太师之位,臣何人斯?敢配此殊荣?
  
  臣惶怖流汗,俯伏地上,不敢仰视。”
  
  刘表匍匐地上,惶恐不起。
  
  刘协亲自将之扶起,掩面而泣,“今国祚艰难,汉室倾颓,就连皇叔也要弃朕而去,不肯相助吗?”
  
  刘表同感涕零,推辞不过,只得再拜谢恩。
  
  “得蒙陛下厚恩,忝居太师之位,臣庶竭驽钝,难报万一,唯鞠躬尽瘁,死国而已。
  
  诚惶诚恐,不负陛下之望。
  
  万岁万岁万万岁!”
  
  边上荀彧只冷眼看着这君臣相得的一幕,不以为意。
  
  诸公,时代变了。
  
  当今之权力机要,皆在各家诸侯之幕府,昔日大汉之官爵,天下孰人不自领?
  
  太师、太傅,早已是过去式了,天子尚在掌中,又况太师乎?
  
  与此同时,街边一座酒楼雅座,少年郎同样冷眼旁观。
  
  “刘表不重要,太师也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你。
  
  荀令君,身为曹臣,你对天子未免也太纵容了些。
  
  汉耶?曹耶?一念之间。”
  
  时隔两个半月,终于又拿到了一天推荐,今日八千,码了整整一天,拼尽全力,无法战胜QAQ
  
  含泪加更,终于有一点点脸求追读了。
  
  因为本书上架之后第一次推荐的效果不好,已经被推荐放弃了,到今天才有第二次。
  
  但无论如何,至少我还没放弃,大家也没放弃。
  
  看到不少大家的催更,我也想多更,但写的没别人快,也没别人好,更恐托付不效,写出不好的内容。
  
  诚惶诚恐,伏惟坚持。
  
  自开书以来,日更4000+,无一天之请假,无一日之断更,往日如此,来日皆然。
  
  相信本书,相信大家,往日不可追,来日继续加油!
  
  求求追读吧,不要又被推荐位抛弃呀QAQ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