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主公,您误会我们了,我们可都是忠良啊!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主公,您误会我们了,我们可都是忠良啊!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主公,您误会我们了,我们可都是忠良啊! (第2/2页)

袁贼令大将邢道荣,率奉天军之死士,驾火船顺流而下,直冲襄阳南门城防。
  
  霎时间,城外水面火光冲天,城防各起大火。
  
  其子袁策、其将周泰,更身先士卒,率精兵重甲,趁乱暗渡,绕至襄阳东、西二门,突然杀出。
  
  我军无大将指挥,因而顾此失彼,阵脚大乱,袁逆十万大军乘势掩杀,城门已不能守。
  
  我军闻袁色变,见敌势凶猛,纷纷弃甲溃逃,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还望主公早做决断。”
  
  群臣趁势再拜!
  
  “望主公早做决断,悔之晚矣!”
  
  “诸公且去,自谋前程富贵。”
  
  刘表之惨然闭上双眸,唉声一叹。
  
  “大汉倾颓至此,天下分崩难宁,僭越狂悖者众矣,以至有篡逆如袁术者!
  
  自袁逆兵出寿春以来,未闻有为讨袁而流血之大汉宗亲,此所以其能自诩忠良,而天子不能举国之力以诸此獠者也。
  
  今叫他为天下共击之,背乱臣贼子之名,自表始也!”
  
  说至最后一句,刘表已满目狰狞,咬牙切齿。
  
  ”诸公皆从贼,独我刘氏,宁死不降!”
  
  是,他是只想明哲保身,是,他可以对董卓、曹操之流把持朝政视而不见。
  
  但那是因为无论这些权臣如何轮转流换,中兴二百年来,这大汉天子始终姓刘。
  
  说实话,如果袁术也是以大将军的身份,在中央朝廷把持朝政,刘表根本懒得去管。
  
  因为大汉二百年来都是这么过来的,袁术也是人,是人就会死。
  
  他再怎么大权在握,执掌朝纲,也不过十几、二十年光景。
  
  而刘氏哪怕一个接一个,只有幼年天子,可数十载后,如袁术、曹操、董卓之流死日,这天下依旧姓刘。
  
  这样的事情二百年来发生的多了,也就不足为奇。
  
  但现在的袁术不一样,他公然违背了大汉中兴两百年来的潜规则!
  
  不在中央,而是以地方之身,携大军之势,驾六马之辇,着五爪之服,口含天宪,矫诏乱命!
  
  袁公路之心,路人皆知!
  
  更何况今时今日,刘表亲身试过了袁术之军力,何等强盛难敌?他是真切感觉到了,刘氏之大汉,有倾覆之危。
  
  就像当初他明知江东猛虎孙坚之名,知道他打遍诸侯难逢敌手。
  
  可当得知他竟敢私窃传国玉玺后,刘表不惜亲启战端也要将之明正典刑,让他万箭穿心的誓言成真。
  
  今时今日!
  
  似袁术这等欺君罔上、横行海内之、败伦乱纪之逆贼!狂贼!国贼!
  
  他刘景升纵死也绝不让他好过!
  
  主要也是在刘表想来,自己就算降了。
  
  满座诸臣都能在袁术麾下再谋富贵,唯独他这等大汉宗亲,纵使不死,圈禁终生也绝跑不了。
  
  甚至不知什么时候,或是毒酒、或是白绫、乃至于让自己猝然“病死”。
  
  这等生死不由人的可悲境地,他堂堂大汉宗亲,一州诸侯,还不如给自己个体面。
  
  届时青史之上,他刘景升之忠义,与这满座降臣形成鲜明对比,必成千古美谈。
  
  他刘景升名称八骏,一代名士,若不留名青史,安受逆贼之辱?
  
  可他这番态度,却急坏了荆州这些群臣。
  
  刘表是名士,他麾下幕僚重臣也多为名士。
  
  就像先前他们一群人言说触死大殿,以证忠烈,成千古美名一样。
  
  他们成美名了,刘表就是恶名。
  
  现在局势倒过来了。
  
  你们不是要投降吗?你们投降好了!
  
  你们都去投降,我这个主公宁死不降,以证忠烈,成就美名。
  
  这可就坏了呀。
  
  刘表成美名了,他们这帮降人就是恶名。
  
  大家伙这会可急坏了,赶忙或抱、或护着相劝,生怕刘表当场死这了,那他们的名声可就臭了。
  
  “主公切莫如此!”
  
  “是啊,是啊,不要意气用事。”
  
  “主公,您真是误会我们太深了。
  
  我等誓与主公共存亡,绝不弃你而去以求富贵。”
  
  “说的对!主公你别急,我们再想想办法,局势不一定就到了这地步。
  
  蒯子柔,你平日里点子最多,快想想主意,不能再这样下去,外面的袁军可就要打进来了!”
  
  被点名的蒯良真是苦笑,他哪里不明白众人的意思。
  
  方才群臣以命死谏,想用名声绑架刘表投降,哪里想到刘表跟他们在荆州斗了这么多年,可太懂他们了。
  
  直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忠烈殉国之名,反向用名声绑架群臣。
  
  这些招数对不在乎名声的人,丝毫作用没有,可偏偏今日之大殿上,从主公到群臣,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名士】!
  
  真名士,自风流,刘表真要这样做了,那在场的名士,有一个算一个,恐怕都得在赔这里跟着殉国,这成什么事了?何至于此啊!
  
  刘表与群臣就搁这僵住了。
  
  就带着这么一帮人,蒯良心累啊!
  
  袁军都要打进来了,还在这里玩名士游戏,荆州上下若此,真教是不败都没天理了。
  
  他一边帮着众人一道劝说刘表冷静,一面趁乱凑近在场唯一一个不是名士,不用顾及名声的家伙。
  
  正是蔡瑁。
  
  耳语谓之曰:
  
  “将军,我且在此拖住主公,今主公与众臣之性命,皆系于你一人之身。
  
  在场只有你能无所顾忌,出迎袁公入城,届时只将殿内之事尽数告知。
  
  我荆州上下非不愿降,实为声名牵累至此。
  
  乞袁公给一两全之法,成全主公与群臣之名声,则荆襄九郡,我等双手奉上。”
  
  蒯良言罢,犹自叮嘱,“话出我口,入得你耳,将军自去办事,事后这些言语,良是不认的。”
  
  蔡瑁:“.”
  
  什么叫在场只有我能无所顾忌,出迎袁公入城?
  
  得,你们都是名士,你们都要脸面,就我蔡瑁,是个不要面皮的是吧?
  
  但转念一想,第一个开城喜迎袁公,怎么说也是大功一件。
  
  说不定在袁营还能借此投名状,混个体面官职与袁公的好映象?
  
  念及此间实际好处,蔡瑁欣然从之!
  
  “子柔兄放心,主动投降这事找我,你可就找对人了。”
  
  对,没错!
  
  蔡某没有面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